文/陳文偉
深圳市政府在日前發佈《關於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當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四方面共18條措施。其實類似的政策,在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不斷出臺而且逐步優化。特區政府早前一項民調發現,只有四成人有興趣到內地大灣區工作生活。筆者認為要鼓勵更多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生活,應釋除市民的擔憂,在住房、教育、醫療及交通施行更便利的措施。
房屋方面,根據有關政策已取消香港人在大灣區「限購」的問題,香港人在購房時無需要提供戶籍或社保年期證證明,便可以「首置」。唯首付卻高達百分之三十,雖然內地樓價普遍低於香港,但首付三成的比率卻會減低香港人到內地置業的吸引力。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和內地各城市政府應更多合作,從租用「人才公寓」方式(現時需通過企業及其可用名額申請),到減低首付成數,研究進一步減輕住房方面的支出。
醫療方面,參照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模式,增加香港與內地合作營運醫院的數目,不單容許使用香港藥物名冊的藥物、儀器,更應引進香港醫療技術及系統,容許香港人在內地享受香港的醫療福利制度,首先在深圳及廣州落地,再逐步推廣至其他城市,讓內地生活的香港市民也能夠在當地得到香港醫療系統的保障。
教育方面,現行各城市的優惠政策著眼於容許香港學生到內地就讀中小學的入學要求與內地學生劃一。香港家長普遍會認為香港中小學的基礎教育比內地更好;但內地學生的中文及數學水平,一直比香港學生高。筆者認為可以開辦更多像「培僑書院深圳龍華信義學校」,以內地、香港雙軌課程制模式,或更能吸引香港家長,容許學生在內地也可以學到香港中小學課程,學生在升讀大學時既可報考香港的大學,同時也可報讀內地大學,體現更大的彈性及優勢。
交通方面,儘早實施深圳灣口岸24小時通關服務,方便港人分別在皇崗口岸、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全天候進出廣東省地區。減少經常以高鐵通勤人士的車費,例如點對點優惠票。而在同時可考慮開放香港私家車往來廣東省牌照政策,容許在大灣區內創業就業的香港市民申請「中港車牌」,方便相關港人能夠使用自駕的方法,更方便快捷往來大灣區。
大灣區發展既是國家發展策略,更關乎香港青年的未來發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更要加快腳步拆牆鬆綁,借用鄧小平當年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也適用於未來香港融合大灣區發展的趨勢。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菁英會理事、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