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壯肌肉,蛋白質是關鍵
文/簡志義
想變得強壯,想要塑造魅力的身材,有賴於人體的體重和肌肉。據記載,人類始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已開始肌肉力量訓練,並一直在探尋肌肉的秘密。
人體的三大營養素
人體的三大營養素就是蛋白質、脂質、醣類,為人體產生能量,使身體強壯、培育肌肉,長出脂肪,讓人體健全的成長,這三種營養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蛋白質被攝取進入人體內,全部都用於製造人類身體的材料,而與之相反的,在體內囤積作用很強的,則是脂質。脂質很難在運動時轉變成能量排出,只會留在體內,不應該過度攝取。醣類會成為運動時的能量,然而,若在不需要的時機攝取,吸收進體內的醣類未能直接成為身體的材料,如肌肉及骨骼、皮膚等,就會變成體脂肪囤積。假設人體是輛車,醣類的功用就如同汽油,肌肉就像是引擎。
建造肌肉的關鍵是蛋白質
肌肉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我們在站立和工作外,連心跳和呼吸都是由肌肉完成的,當肌肉處於活動狀態,就會激活代謝,並燃燒掉多餘的脂肪,使身體變得健康且有精神。
建造肌肉的關鍵是蛋白質,特別是在運動的過程中,若沒有充足的蛋白質來源,我們的肌肉纖維容易在運動的過程中分解,身體也很難去修復並重建肌肉組織,因此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對肌肉至關重要。肌肉就像協助你體內燃燒熱量的鍋爐,人體結構中肌肉的比例越高,就能燃燒越多的熱量,基礎代謝率也會比較高。
人體會利用特定氨基酸去合成所需蛋白質,但劇烈活動可能會降低營養素供應給肌肉組織,阻礙肌肉的修復及重建。因此運動或健身前後,要補充修補及再造肌肉組織的高蛋低脂營養補充品,一般採用乳清蛋白及支鏈氨基酸,以提升運動後蛋白質的吸收及利用效率,預防肌肉在運動過後的分解和流失。
乳清蛋白和支鏈氨基酸可修復並重建肌肉組織
乳清蛋白是從牛奶中提取,除去較難消化的酪蛋白後而成的濃縮蛋白質。乳清蛋白裡幾乎沒有脂肪和乳糖,經處理後的蛋白質含量有些高達90%-95%,稱之為優質乳清蛋白,較適合乳糖不耐症的人食用,在身體鍛煉運動的過程中,最適宜作為修復並重建瘦肌肉組織。
支鏈氨基酸包括白氨酸、纈氨酸及異白氨酸,是肌肉中最主要的氨基酸成分,能防止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分解流失。其中白氨酸尤其重要,白氨酸能增進蛋白質的生成和減少蛋白質被分解,再配合適量的L-麸氨酸,能提供肌肉重建、產能和修復時的必須原料。
當運動過後,肌肉會產生些微的拉扯或損傷,此時身體會增加對於蛋白質的需要量,因此,在健身或運動過後食用油脂蛋白營養素,可以獲得更多益處,肌肉能利用這些營養素進行修復、重建並助生長。
增加肌肉量可保護骨骼、延緩衰老
保護骨骼 我們的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的,起到保護的作用。當人體受到外力的衝擊時,富有彈性的肌肉會保護骨骼免受傷害。
促進血液循環 肌肉被稱為人體內的第二心臟。因為心臟收縮將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我們的肌肉越發達,它的收縮就會越有力,會更好的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
提高基礎代謝 變成“易瘦”體質 不僅不易發胖,減脂的效果也會更好。
延緩衰老 肌肉增加,輸送身體營養物質能力增加,活化身體機能,人就不易變老。
保持體型 肌肉除了可以讓我們的外形更有型,同時身體線條更流暢,皮膚也會更緊緻,更顯年輕活力。
每日應攝取多少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量,以一般的情況來說,每公斤體重約需要2公克的蛋白質。但也應依個人情況而定,例如在培養肌肉的頂尖運動和健美選手,按每公斤2公克攝取,可能導致肌肉停止增長。
順帶一提,100公克不帶皮的雞胸肉中,約含25公克的蛋白質,因此就算放在一天三餐的一般飲食之中,也絕對不會有攝取過量的問題。
增肌應選擇低GI(血糖指數)的食品
平日我們攝取碳水化合物(醣類)後,血液中的糖含量「血糖值」就會上升,此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將醣類送往細胞,血糖值就會下降。然而除搬運醣類之外,胰島素其實還有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使醣類最後也會變成脂肪。因此要打造精壯肌肉體型,必須攝取低GI值食品,減少進食粉、麵、飯等醣類食物,不要讓血糖值上升,令胰島素大量產生,讓人感覺肚子餓,想要吃東西而形成肥胖身體。
話雖如此,但在運動後,會使肌肉陷入醣類不足的狀態。此時,為了迅速補充養份,就算刻意選擇GI值高的食品也無妨。
知識鏈接:高、中、低GI值的食物有哪些?
高:精白米、吐司麵包、烏龍麵、馬鈴薯、紅豆沙、胡蘿蔔、玉米等
中:意大利麵、精白米稀飯、冰淇淋、南瓜、栗子、鳳梨、葡萄乾等、
低:五穀米、燕麥片、蕎麥、裸麥麵包、脫脂牛奶、雞蛋、地瓜、白蘿蔔、蘋果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1年春季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