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jpg](https://res.bau.com.hk/history/html/htmlpic/YV8xMV9jYWQ1M2E5YTQ5M2U0MmY2OGIyZDAyNDkwNjA1Zjc1ZQ==.jpg)
上周的港股出現「兩頭高中間低」的市況,恒指於周一最高升上29,319點,周三最低跌落28,506點,周五升上全日高位29,078點收市,比前周升109點。整體的大勢為,恒指於三月尾跌落27,505點後,出現微弱的反彈,預料今周將出現反彈的高點,後者難越29,550點。
大市於今年一月開始抽升上27,400點,進行一輪大派發。市場解讀的原因為,今年疫情將受控,經濟可急速復甦,於是各類股份紛紛彈升,此正反映股市走在經濟前頭六至九個月的原理。
換言之,股價已率先反映各行業盈利回復增長的事實,需待首季及次季的業績公布後,看看實際的盈利情況,大市才會有新的上升動力。港股每年的「五窮六絕」(大市顯著挫落)市況源於此。今年走不出此一窠臼,四月出現跌後的微弱反彈,預料五月將回復跌勢,再向下尋底。
慎防大戶抽高累積淡倉
今周恒指的高低點料處於29,600至28,600點的區間內。四月期指於今周四作最後結算,好淡會劇烈暗鬥。表面上好友會勝一仗,慎防大戶是略抽高,建立五月的淡倉,參與者勿站錯邊。
醒目的資金於首季回吐後,泊入高息股,作好防風措施。另一方面,一些較落後的三線股,近期也紛紛炒上,亦為大市行將作較深度調整前常見的現象。
中西的爭拗毫無降溫的跡象,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隨時會受制裁,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祭出「國家安全」為理由,可任意制裁華資企業,蓋在今日的複雜經濟結構下,差不多任何行業或多或少都涉及國安。中資企業於是急於另找上市的地方,香港市場大大得益。香港確是福地,港人應珍惜此獨特的「一國兩制」所衍生的機會,盡快切實執行國安法及完成選舉法的本地立法。
業績良好科技股候低撈
各類股份繼續作個別發展,那些早前已見頂的股份如科技股在相對低位持續上落。一個推算終極低位的方法為,由頂價下跌35%左右,應接近底部,屆時可放心吸入。業績良好的科技股可能無需跌得如此深才見底,然而亦不會由此再展升浪,大戶需時收集。
那些早前被踩扁,較遲回升的股份如銀行、金融、地產及電訊股,近期續於相對高位上落。由於市內股份處於不同的周期,令到恒指的升跌幅度收窄,才會出現近月的怪異走勢,令到走勢派不知所措。
超級大戶利用股票及期市兩邊操作, 期指市場升跌1,000點,彈指間完成,每張合約已涉及五萬元的輸贏,非常和味。世間各路資金在港市搵食,香港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各取所需,多方面都有興趣維持目前的局面,鬥而不破,十分微妙。我輩小戶要學懂如何生存,如能賺點錢更佳。
目前的大局,希望各方珍惜,不要因政見不同而走極端,特區政府縱然有種種缺點,但在維持治安、救急扶危及很多公共服務方面,遠勝他國。切勿身在福中不知福,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著有《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