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與幾位大學生細談,再說「一國兩制」。1842年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香港島被割讓;1860年,經第二次的鴉片戰爭,中英北京條約簽訂,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又被割讓;1898年,列強不用開戰,只由美國主持割分大局,說是「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列強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圈定租界。英國取得長江流域巨幅地段外,再從《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法律」條文下,取得九龍界限街以北連同整個新界租借權,為期竟達99年,此即「九七回歸」前的整段香港被侵略的概述。
儘管於1942年,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蔣介石曾向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式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要求九龍租借地與其他租界一併歸還中國,但卻遭英方斷然拒絕,整個香港、九龍、新界都不在歸還之列!弱國外交難展。
昔「一國」教育不上心積非成是
歷史飛速,終至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中國政府正式全面收回整個香港,鑒於照顧港英管治150多年沿用的政治、法律、文化等生活模式,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構想,香港的生活方式一概不變,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除國防駐軍與外交事務外,香港實行高度自治,同時鄧小平高瞻遠矚指出「以愛國者為主體治港」,並謂只要認同「一國兩制」和維護香港穩定繁榮的人才,亦可加入管治香港行列。既照顧歷史,亦放眼未來,這確是鄧小平先生構建「一國兩制」的睿智所在。
教育政策的設定與措施落實,既要回應世局不斷的「變」,亦要確保持守「常」情、「常」理,即善良、守法、盡責、仁愛、愛國家、愛民族等正面、正常的健康價值,以支撐「變」局,免得教育愈變愈壞,而是務必要愈變愈好。基本法的第一條及第十二條清楚指出,「一國」在前,「兩制」隨後,相伴而行。但過去一段長時期,香港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界,「一國」的教育並不上心,「兩制」卻按己意演繹,搓圓按扁,與「一國」脫軌,積非成是。
今國安價值教育須深入開展
更重要的一點,亦是香港市民未能洞察的一點,就是以美英為首的外部勢力以及反中亂港勢力,相互勾連。「九七回歸」前後,藉「兩制」之罅隙,見縫就插,步步進逼,軟硬兼施,擴大力量,不斷破壞「兩制」的最重要前設——國家的安全。由2003年反國家安全23條的立法,到2012年反「國民教育」,掃落直至2019年修例風波,違法及暴力行動,是愈演愈烈。社會受害甚深,學界亦不能倖免,在歷次動亂中,教師及學生的參與,竟然屬主要的群體,泥足步步加深。直至中央政府斷然出手撥亂反正,全國人大通過國安法在香港落實,香港局面才能穩定下來。
百年中國,艱苦奮進,全民拚搏,今天國家的科研、經濟、軍事、教育文化綜合力量,已正式進入世界前列,對外實踐大國應有的承擔,對內為14億人口創建進入全民小康的局面,驗證國家好,香港好的「一國兩制」必然更能行穩致遠。
總結歷史經驗,香港今天啟航,香港教育的未來規劃,必須要先服膺「一國」的大局,以戰略性思維作考慮,半點不能鬆懈,防微杜漸,再不能重蹈覆轍。香港回歸已超越23年,隨着香港國安法落實,香港由亂及治,社會得以重返正軌。瞻前亦顧後,「一國兩制」下的教育,必須要重新規劃,國史、國情、國學乃至國安的價值教育,必須逐層深入開展,這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區教育最根本着眼之處!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