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日前單方面決定,將福島的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引發全球質疑和反對,身處香港的我們,將會深受日本此舉的直接危害。對於日本這種罔顧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利益的行為,必須予以制止!
香港是日本水產主要出口地
香港是日本食品的主要出口市場,2020年大約佔日本農林水產出口的22.3%,比出口到美國銷量還要高。因此日本食品安全是一個必須認真看待的問題,特區政府立場應該要站得穩固,向日本政府傾倒核廢水的行動提出強硬反對,要主動出擊,配合中央政府,謀求一切手段阻止核廢水入海。
2011年的日本地震海嘯災難讓福島核電站三個反應堆熔毀。為冷卻反應堆,必須持續用冷水降溫,使用後的冷卻水被抽出進行處理後,一部分回收繼續作為冷卻用途,剩餘的廢水被儲存在1,000多個儲水槽中,至今已10年。截至今年3月,加上地下水和雨水的不斷匯入,該核電站內已產生125萬噸核廢水,而且每天還以140噸的速度增加。日本不僅不妥善解決問題,反而一意孤行將核廢水直接排放太平洋。這絕不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雖然日方聲稱經過濾和稀釋後可保安全,但核廢水危害人類及環境健康不容置疑,有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於2012年研究福島核污水排放太平洋後擴散情況,發現只要3年便影響大片海洋!而且,日本計劃未來30-40年將核廢水分階段排入海洋,也就是說,未來至少50年,大海都在消化這些核廢水!
其實,核廢水完全可以不排入海中,東京電力公司此前提出的處理方式還包括添購更多儲存槽,或將污水排入地底深處。只不過排入海中是「成本最低」的方式,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不是因為空間不夠,而是不願承擔維護成本,這是真正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福島的核廢水中含有無法處理的「氚」,氚是帶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不僅沿海居民會直接受到傷害,海洋環境和生物亦會遭到污染,可能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
尤其香港是日本農林水產品最大出口目的地,2020年香港進口逾153億港元的日本農林水產,佔日本農林水產出口22.3%。其中,26.7%是水產,核廢水入海後,未來將直接影響香港市民的餐桌,損害市民的健康,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污染程度被刻意低估
匪夷所思的是,日本竟然還惡人先告狀,日前公開點名稱,全球多地都將含有氚的核廢水排入大海,包括法國、韓國和台灣等,甚至還提到大亞灣核電站。但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言,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最高等級的核事故,其中所產生的廢水與正常運行的核電站廢水完全是兩回事,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香港核電投資公司(HKNIC)數據顯示,從過去大亞灣附近海域抽取的水樣本中顯示,氚的濃度平均約為每公升5 Bq,相對世界衞生組織就食水所定的攝取上限每公升10,000 Bq,濃度水平極其輕微。
更何況,雖然日本排放污水前經過處理,但不少專家都表示,日本很難將許多放射性元素如碘、釕、銠、碲、鈷和鍶減少到「無法檢測」的程度。這些元素會在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中積累,影響深遠。
諷刺的是,美國國務院4月12日發聲明支持日本的決定,並表示該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國務卿布林肯更對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方面「顯而易見的努力」表示感謝。這樣是非不分的表態令人不齒!但美國在「感謝」的同時,行動上又十分「誠實」,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更新99-33進口警示,以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為由,禁止一系列日本食品進入美國。
美國不斷搞雙重標準,充分顯示了其虛偽本質,這種不在乎世界人民的健康,只在乎自己的政治利益的行為,必須予以譴責。
目前,中國已經警告日本,不要在未與國際社會進一步協商之前作出任何決定,並將「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韓國政府已經積極考慮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香港也完全有必要重新檢視禁止入口名單,觀察日本食品輻射情況,不讓任何受核污染的食品進入香港。
香港工聯會等多個團體對日本核廢水直排入海表示關切擔憂,香港政研會也已經去信國際原子能機構及綠色和平總部投訴日本政府,地球村的村民必須攜手阻止日本政府傾倒核廢水。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要對日本的做法表達強硬立場,不能任由日本做出傷害香港市民健康的行為,香港應該主動出擊,配合中央政府,反擊日本傾倒核廢水的行為。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