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理論叫「增強迴路」。原理很簡單,先形成一個閉環,在推動力的作用下,閉環開始進行能量傳輸,一圈一圈增強,「果」再反過來增強「因」,循環強化,形成迴路。
舉例而言,有兩個班級。其中一名老師以身作則並以愛影響學生,班上好學生越趨增加,循環往復,整個班級正能量越來越多,這就是正向強化。相反,另一班的老師處處針對成績差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被好學生排擠孤立,越遭區別對待,學生逆反心理越嚴重,師生關係越來越差,惡性循環形成負向強化。
至今香港疫苗接種率僅不足兩成。當局應利用正向「增強迴路」效應,透過「三步曲」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增強信心、解決問題、創造誘因。
直面疑慮 曉之以理
「58歲女子死亡,死前18天曾接種復必泰疫苗」、「62歲男子呼吸困難去世,去世前25日曾接種科興疫苗」、「中年男及六旬婦同日倒斃家中,死前接種新冠疫苗」……這些是香港近日常見的新聞標題,儘管當局與專家不斷強調,暫無證據顯示死亡與疫苗直接相關,但不少人仍對疫苗存疑。如果死者死前不接種疫苗,是否就不會死?為何疫苗嚴重不良反應的個案間,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在捲入「疫苗政治漩渦」的當下,單靠重複呼籲「不應危言聳聽」、「疫苗可靠安全」是不夠的,這非但難以消除固執偏見與誤解,更容易弄巧成拙。
要增強市民對接種疫苗的信心,當局需直面市民疑慮,加強科普與解說,曉之以理。例如政府數據顯示,香港每日平均約140人去世,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及糖尿病而去世的平均人數,分別為10.2人、8.1人、1.4人。多名專家都指出,疫苗接種計劃開始至今,香港每日死亡率並無明顯增加,顯示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並無直接關係。
清晰指引 提供方案
特區政府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有限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有員工擔心不打疫苗會被辭退,有僱主憂慮難以勸服員工打針。當局要求不適合打針的顧客和員工要先取得醫生證明,更令醫生難下判斷。
當局應諒解業界,提供切實解決方案。例如,為醫生列出清晰指引,如有血壓、血糖、嚴重藥物過敏等指標與病史的人士不適宜接種疫苗。又譬如,透過機制處理僱員因健康理由不打疫苗而受到差別待遇的問題等。
破格思維 增強迴路
除了恢復本地經濟活動外,市民最關心的,是香港何時能通關,尤其是與內地通關。但通關不通關,需兩地政府共同商討,牽涉到國家或地區間的互認共識。
筆者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創造接種疫苗的誘因,例如設計好兩套「國際國內疫苗通行證」方案,一套針對與內地互認的機制,另一套則針對海外「旅遊氣泡」的方案,以接種疫苗為前提,訂立包括抗體和免檢疫條件等標準,透過協同效應推動重啟兩地往來。
社會需要一種外部衝擊、破格思維,以增強迴路,打破既有思考框框。鼓勵接種疫苗是如此,當局推行政策和進行宣傳更是如此。至於迴路的增強,是正向強化,還是負向強化,則考驗當局的行動與判斷智慧。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港區全國青聯委員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