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科技局近年努力推進創科,包括鼓勵政府部門多採用創科方案、推動再工業化、提升中、小學的STEM教育水平,投放更多基礎及應用資源去支持科研等。據悉政府於過去三年付出超過一千億港元,落實多個創科項目,目標之一是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這已成為政府重點政策之一。然而,香港中、小學的STEM教育推廣,與大灣區的香港人才發展似乎互不銜接,若這情況未能盡早改善,香港年輕人未來在大灣區創業、就業的機會便會大打折扣。
政府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五億元,推出「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畫,向每所資助中學三年提供一百萬元,讓它們自行購置所需的IT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等(簡稱ABCD技術)嶄新IT的認識。據了解,雖然計畫推出至今反應熱烈,但參與的學校大部分都會跟隨本地IT市場的潮流,偏向採用微軟、谷歌、蘋果、IBM、亞馬遜、三星等外國硬件及軟件科技。這現象無疑會窒礙香港熱愛IT的年輕人往大灣區發展的意欲,對香港市場拓展百害而無一利,並非好事。
有中學IT老師指出,在本地教育科技市場上,上述主流產品或服務以外的選擇並不多。再者,一般老師對大灣區年輕人發展的機遇及需求了解不深,因此不少老師便選擇捨難取易,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隨波逐流。內地普遍使用的科技(例騰訊、阿里巴巴、華為等產品)在香港學校的使用率偏低,在現階段這是不變的事實。因此,在商言商,在缺乏生意誘因之下,內地科技公司減少投資香港科技教育市場是可以理解的。但筆者認為它們太短視了,應該把生意目光放長遠一點,瞄準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目標,透過科創建設促進香港融入大灣區,而過程中必然會為公司帶來不少商機。
以筆者求學時的經歷為例,四十多年前,筆者本科修讀電子工程學,課程中學習了包括Unix操作系統、Sun工作站、C編程語言、「英特爾」中心處理器、「甲骨文」數據庫等電腦科技,畢業之後這些科技便成為筆者的「搵食」工具,而且使用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深。由此可見,該些公司主動「先入為主」的教育市場策略非常奏效,為公司未來(學生畢業後)創造了不少商機。從經驗所談,筆者建議內地IT公司拋開短視的商業政策,仿效上述做法。如這樣做,公司更可以收一石二鳥之效,一方面可以貢獻國家配合十四五規劃發展,另一方面在生意上「放長線釣大魚」從中獲益。
從整體STEM教學考慮,科技培訓只是橫向教育,並不夠全面,要與縱向非形式化的體驗教育配合。就推動大灣區青年人發展,內地科技公司的參與更加重要。它們可以安排大灣區的工廠訪問、假期實習、科創比賽等活動,讓老師與學生參加,加強他們對大灣區科創文化的認識。這些安排的目的是準備好學生的未來就業、創業能力,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們就大灣區社會的需求,設計學生所需的IT課程和設施。
隨着去年學校對「中學IT創新實驗室」項目的反應積極,政府本年度再撥款兩億多元把計畫延伸至小學。政府在未來三年將會向每所資助小學提供最高四十萬元資助,推動「奇趣IT識多啲」計畫,通過課外活動加強小學生對IT的興趣、認識及應用。筆者對政府大力推動中、小學IT課外增潤計畫予以肯定,希望企業可以多為學生未來融入大灣區考慮,與校方緊密合作,提供橫向和縱向的科創教育配套。
近期教育局正在忙於重新編寫中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原通識科)課程,筆者認為除了透過傳統的中國歷史、文化、時事等議題教導學生了解國家之外,也可考慮加入更多中國科技元素,讓學生認識國家的先進科技及所創造的成就,增加他們對投身大灣區科創產業的興趣和動力。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外務)副院長
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