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藥:世界屋脊的靈丹妙藥
文 | 洪洋
圖片提供 | 唐召明
藏醫藥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亦被常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本刊記者在西藏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訪問了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先生,其間獲知了藏醫藥的悠久歷史文化和發展狀況。
承傳歷史文化 造福今日眾生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藏醫藥的特色。
仲格嘉院長:北京的西藏醫院自1992年建立,到明年整30年歷史,藏醫藥最高的學府是藏醫藥大學,是個獨立的大學,在青海大學也有藏醫專業。
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接受本刊記者採訪
從3800年開始的藏醫,第一節課是醫德,而不是醫理,首先要有醫德,其次才是技術方面。藏醫不同於西醫的分科,藏醫和中醫一樣是辨證施治的綜合醫學,比如針對糖尿病,要根據不同年齡、性別、身體狀態等分別施治。一些寺院的學院也會有醫學系,出家的僧人中有一部分學醫,也要有考核。對於學醫的僧人和藏醫入學的要求一樣,要有慈悲心和人品的評價,以及對內在智慧和開悟力的評判。
藏醫的特長是三個:第一是心腦血管疾病,第二是腸胃系統疾病,第三是治療風濕等病症的藥浴。來自青藏高原的藏藥的藥物,治療低海拔人群的效果更好,因為內地人對藏區放養的牛羊等物接觸的少,身體的各項技能比起藏區的人們要「嬌氣」一些,所以用治療藏區人們疾病的藏藥的作用更大一些,在世界領域,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瑞士、德國等很多國家都很崇尚藏醫藥,同時他們更崇尚藏醫藥的「德文化」。
西藏昌都地區利民藏藥廠工人正在生產藏藥(唐召明1998年攝)
記者:人們認為紅景天、冬蟲夏草、麝香和寺廟發放的甘露丸等高原地區的藥物是好藥,請您談一下這些用品的作用。
仲格嘉院長:紅景天這種藥物肯定有一定的藥效,但並非有那麼奇妙的效果,這種藥本身的作用是治療感冒,用於呼吸系統。紅景天的熱度更多的是心理作用,也有更多的市場原因,起到安慰劑的作用。
冬蟲夏草的確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已經經歷過多年的檢測,在一些方劑中有比較大的作用,但是無限放大其神奇的作用,則屬於商家炒作。
麝香可以止痛消炎,如牙疼,效果很神奇,但是也會讓有些人過敏,一般和其他藥物一起用,但是藏藥以前常用的麝香、犀牛角、熊膽等屬於國家保護範圍,目前比較少見了。
寺廟的甘露丸也有吉祥的作用,本身在製作的過程中應有嚴謹的依規,甘露水更多是吉祥的心理訴求,食用甘露丸前應獲知是如何做的、誰做的。「甘露」的含義很多,有修行的人一般都在寺院裡面實施發送甘露丸等法事,如果進入市場,則不大好。
另外,藏醫藥認為好藥的標凖是「對症」,並非貴的就是好藥,也許很便宜的藥物就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比如藏藥中治療心腦血管病症的「珍珠丸」(音)。
藏醫藥對於車禍等病症不擅長,但是對於預防和康復有著很好的作用,有很多案例表明,藏醫藥對於一些非急症病人有很好的療效。
現任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在北京藏醫院所舉行的中國民族醫藥研討會上,介紹藏醫學對免疫病所具有的獨特療效(唐召明2009年5月15日攝)
記者:請您談一下藏醫藥未來的發展。
仲格嘉院長:習近平總書記很重視傳統醫學包括藏醫藥的發展,藏醫藥在國家中醫藥法的支持下,應該有很好的發展,尤其新冠疫情的出現,讓人們發現了中醫、藏醫等傳統醫學的巨大作用。
資料顯示,我國政府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藏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西藏自治區的強巴赤列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北京藏醫院老藏醫向年輕藏醫在講解被譽為藏醫藥學術權威工具書的《四部醫典》內容(唐召明2003年7月2日攝)
歷史悠久的藏藥
仲格嘉為記者展示的史料記載:公元前200多年,吐蕃之祖先聶赤贊布提出六個疑點,一位叫孜拉嘎瑪躍德的人回答了其中之一,曰:有毒就有藥,說明了毒可成藥、以毒攻毒的醫理。
從公元7世紀到17世紀,藏醫的醫藥理論和醫療實踐相結合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此時松贊干布基本統一了西藏高原,同唐朝聯姻修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當時有漢地的摩訶弟瓦和尚及西藏的大譯師達磨郭卡把文成公主攜帶的《醫法大論》譯成藏文並予以厘定,這是藏文譯成的第一部漢醫醫典,及至翻譯了《月王藥診》(亦澤《醫法月王論》),出版了《四部醫典》等舉世聞名的藏醫典籍。
五世達賴喇嘛非常重視藏醫事業的發展,曾創建了哲蚌寺索日卓翩林、日喀則索日常松堆白林、布達拉宮拉旺角、桑普尼瑪塘等藏醫學校。五世達賴喇嘛的第司桑結嘉措,完成《四部醫典釋論 · 藍琉璃》等多部著作。
著名藏医大师措如次郎教授在北京藏医院为患者切脉诊治疾病(唐召明2003年7月15日摄)
1916年,在十三世達賴喇嘛指示下成立了拉薩醫算院,任命欽饒羅布大師為院長。欽饒羅布廣招弟子,傳播醫理。先後有來自藏區各寺廟、各軍營、咒師傳承以及青海、康區等地學員,還有來自不丹、錫金、拉達克等國家和地區的學員,其親傳弟子多達千餘名。1959年原拉薩醫算院正式改為西藏藏醫院,任命77歲高齡的欽饒羅布大師為藏醫院院長。
3000餘年以來,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在與自然和各種疾病進行鬥爭中,積累了治療各種疾病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醫藥學體系,湧現了許多醫學賢聖,造詣深厚。直至2006年藏醫藥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7月8日,青海成功研製出六種藏藥標准品,當之無愧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靈丹妙藥。
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藏醫院聯合開診儀式在北京藏醫院舉行開診儀式(唐召明2003年7月2日攝)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1年夏季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