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這句講話,擲地有聲、意義深遠。
“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這是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向世界展示大國擔當、履行大國責任的又一切實承諾。自此,中國不僅將加快推動自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高質量發展,也將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北京 袁明朗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開啟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同、唯一的家園。18世紀中葉,工業文明帶來了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劇烈變革,使得人類在短短二百多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只不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當自然資源被過度攫取、地球生態平衡遭到持續破壞,人與自然的深層次矛盾也開始逐漸顯現: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生物多樣性喪失、空氣水源污染嚴重、荒漠化加劇……去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更讓人類猛然反思:自然的報復無聲無息卻又是一股強大的不可抗力,“無力”的我們終將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買單。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沒有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智慧,使得中國人素來崇尚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生態文明”被歷史性地莊嚴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根本大法角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體系。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習主席的這一系列論述深刻蘊含著“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發展史觀,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文明與自然關係對立統一的發展規律,為新時代推動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
放眼國際,中國也一直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尤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這一人類最緊迫的發展議題上,從1992年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1998年簽署《京都議定書》,再到2016年加入《巴黎協定》,中國始終不遺餘力、主動擔當、堅定踐行。
2020年,在全球疫情肆虐、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至暗時刻,中國發出了正能量強音,首次對外宣布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舉措,正式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是挑戰也是機遇
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它們與應對氣候變化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一些大氣中的氣體具有吸收和釋放紅外線熱輻射的能力,能夠使大氣變得更溫暖、產生“溫室效應”,因此被稱作“溫室氣體”。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FCs)等等,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多。
所謂“碳達峰”,即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在某一個時期達到歷史最高峰值,隨後經過平台期進入逐步下降階段。這個峰值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性拐點。“碳中和”指的是,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同時採用碳捕獲、碳封存等方式進行碳移除,來抵消人為產生的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淨排放等於零。
目前來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控制和緩解地球“溫室效應”的最直接途徑。而“碳達峰”和“碳中和”既是一種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又是一項綠色減排的評估指標。
中國此番作出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承諾,並非“一拍腦門兒”的決定,因為這是一個異常艱巨的任務和大考。對中國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如期履約意味著我們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還要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相較已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發達國家,中國實現這一目標願景的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項巨大挑戰的背後也同時蘊藏著新的機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本就是中國經濟由過去的粗放型、高消耗增長向綠色節約型增長轉變的內在要求,不僅不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可以在此過程中激發制度和政策的創新潛力、活力,從而進一步催生新動能、新技術和新業態。
對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始終強調“言必行、行必果”,將腳踏實地落實,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不僅如此,2020年12月,習近平主席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一系列新舉措: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中國如此雄心果敢地承諾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不斷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力度的“底氣”從何而來?
事實上,中國早從“十二五”時期起就啟動了通過控制二氧化碳強度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並且把碳強度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近年來,中國又持續採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增加碳匯、建設碳市場等一系列舉措,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從2005年到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48.4%,非化石能源佔比由7.4%提高到15.9%,大幅超額完成此前提出的2020年氣候承諾目標。當然,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碳排放量還會有所增長,但多年的努力已經顯著扭轉了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已經被列入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2035年遠景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這一系列“抓鐵有痕的勁頭”,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同時預示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即將在中國展開。
地球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家園,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圖為2009年12月1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一名與會人員站在地球模型前(圖:新華社)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有決心、更有信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隨之步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現在距離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僅剩不到十年的時間,所以“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
當前,在對照新目標新願景和新要求的同時,應當正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尤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仍比較突出,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是薄弱的,主要體現在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貨物運輸倚賴於公路等等。換言之,中國推進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源性、結構性和趨勢性壓力依然存在。
因此,在立足國情和實際能力的基礎上,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秉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關鍵在於要從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國際合作等多方面入手,一起為降碳減排努力!
一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能,同時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二是在一些重點行業領域推進減污降碳、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比如在工業領域推進綠色製造、建築領域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等等。
三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推廣應用,對一些有重大影響的技術還要進行超前部署,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以期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四是加快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完善有利於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價格、金融、土地、政府採購等政策,積極發展綠色金融。2011年以來,已有七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餘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下一步還要擴大參與的行業範圍和交易主體範圍,使碳市場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實現統一持續發展。
五是提升全民低碳意識,從個人著手、從我做起,倡導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加大植樹造林,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六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面有效持續實施,繼續為構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世界各國攜手建立綠色低碳清潔美麗的世界,保護好人類共同的星球。
去年以來,中國已經迅速啟動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相關工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生態環境部正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今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也已成功啟動。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既有長期戰略目標的雄心壯志,也有實事求是的政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歷來重信守諾的中國,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承諾目標扎實邁進。“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中國有決心,更有信心!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6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邸倩、李博揚
監製:姚潤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這句講話,擲地有聲、意義深遠。
“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這是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向世界展示大國擔當、履行大國責任的又一切實承諾。自此,中國不僅將加快推動自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高質量發展,也將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北京 袁明朗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開啟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同、唯一的家園。18世紀中葉,工業文明帶來了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劇烈變革,使得人類在短短二百多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只不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當自然資源被過度攫取、地球生態平衡遭到持續破壞,人與自然的深層次矛盾也開始逐漸顯現: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生物多樣性喪失、空氣水源污染嚴重、荒漠化加劇……去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更讓人類猛然反思:自然的報復無聲無息卻又是一股強大的不可抗力,“無力”的我們終將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買單。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沒有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智慧,使得中國人素來崇尚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生態文明”被歷史性地莊嚴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根本大法角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體系。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習主席的這一系列論述深刻蘊含著“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發展史觀,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文明與自然關係對立統一的發展規律,為新時代推動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
放眼國際,中國也一直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尤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這一人類最緊迫的發展議題上,從1992年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1998年簽署《京都議定書》,再到2016年加入《巴黎協定》,中國始終不遺餘力、主動擔當、堅定踐行。
2020年,在全球疫情肆虐、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至暗時刻,中國發出了正能量強音,首次對外宣布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舉措,正式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是挑戰也是機遇
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它們與應對氣候變化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一些大氣中的氣體具有吸收和釋放紅外線熱輻射的能力,能夠使大氣變得更溫暖、產生“溫室效應”,因此被稱作“溫室氣體”。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FCs)等等,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多。
所謂“碳達峰”,即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在某一個時期達到歷史最高峰值,隨後經過平台期進入逐步下降階段。這個峰值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性拐點。“碳中和”指的是,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同時採用碳捕獲、碳封存等方式進行碳移除,來抵消人為產生的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淨排放等於零。
目前來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控制和緩解地球“溫室效應”的最直接途徑。而“碳達峰”和“碳中和”既是一種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又是一項綠色減排的評估指標。
中國此番作出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承諾,並非“一拍腦門兒”的決定,因為這是一個異常艱巨的任務和大考。對中國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如期履約意味著我們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還要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相較已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發達國家,中國實現這一目標願景的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項巨大挑戰的背後也同時蘊藏著新的機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本就是中國經濟由過去的粗放型、高消耗增長向綠色節約型增長轉變的內在要求,不僅不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可以在此過程中激發制度和政策的創新潛力、活力,從而進一步催生新動能、新技術和新業態。
對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始終強調“言必行、行必果”,將腳踏實地落實,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不僅如此,2020年12月,習近平主席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一系列新舉措: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中國如此雄心果敢地承諾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不斷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力度的“底氣”從何而來?
事實上,中國早從“十二五”時期起就啟動了通過控制二氧化碳強度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並且把碳強度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近年來,中國又持續採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增加碳匯、建設碳市場等一系列舉措,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從2005年到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48.4%,非化石能源佔比由7.4%提高到15.9%,大幅超額完成此前提出的2020年氣候承諾目標。當然,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碳排放量還會有所增長,但多年的努力已經顯著扭轉了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已經被列入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2035年遠景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這一系列“抓鐵有痕的勁頭”,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同時預示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即將在中國展開。
地球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家園,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圖為2009年12月1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一名與會人員站在地球模型前(圖:新華社)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有決心、更有信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隨之步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現在距離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僅剩不到十年的時間,所以“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
當前,在對照新目標新願景和新要求的同時,應當正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尤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仍比較突出,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是薄弱的,主要體現在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貨物運輸倚賴於公路等等。換言之,中國推進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源性、結構性和趨勢性壓力依然存在。
因此,在立足國情和實際能力的基礎上,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秉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關鍵在於要從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國際合作等多方面入手,一起為降碳減排努力!
一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能,同時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二是在一些重點行業領域推進減污降碳、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比如在工業領域推進綠色製造、建築領域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等等。
三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推廣應用,對一些有重大影響的技術還要進行超前部署,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以期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四是加快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完善有利於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價格、金融、土地、政府採購等政策,積極發展綠色金融。2011年以來,已有七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餘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下一步還要擴大參與的行業範圍和交易主體範圍,使碳市場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實現統一持續發展。
五是提升全民低碳意識,從個人著手、從我做起,倡導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加大植樹造林,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六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面有效持續實施,繼續為構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世界各國攜手建立綠色低碳清潔美麗的世界,保護好人類共同的星球。
去年以來,中國已經迅速啟動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相關工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生態環境部正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今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也已成功啟動。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既有長期戰略目標的雄心壯志,也有實事求是的政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歷來重信守諾的中國,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承諾目標扎實邁進。“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中國有決心,更有信心!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6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邸倩、李博揚
監製:姚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