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至26日,吳曉青在湖南省、重慶市開展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主題教育宣講
2021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坐標中,注定將書寫特殊而重要的一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中國民主建國會為始終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都作出重要貢獻而驕傲,更為在新的征途中,進一步發揮特色優勢,勇擔參政黨責任和使命,推進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而倍感自豪、信心滿滿。
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是民建正確的歷史選擇
抗戰勝利後,基於對時局的認識判斷和對歷史的反思,以黃炎培、胡厥文為代表的一批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和進步知識分子深入思考國家前途和民族工商界命運,開始醞釀成立政治團體。就在此時,黃炎培訪問延安,親眼目睹了中國共產黨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區的成就,接觸和認識了大部分中共中央領導人和高級將領,並與毛澤東多次促膝長談。一次談話中,黃炎培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延安之行的見聞,特別是歷史周期率的談話,使黃炎培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的光明前途有了新的信心,為籌組和發起民建奠定了思想基礎。1945年12月16日,經過充分醞釀和精心籌備,民主建國會在重慶成立。
民建一經成立,就積極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在經歷“滄白堂事件”“陪都血案”“下關事件”的鬥爭洗禮後,民建逐漸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能拯救中國。1948年,民建積極響應中共中央“五一口號”,明確作出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抉擇,堅定走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道路。
70餘年來,民建始終牢記合作初心,風雨如磐,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建立了歷史的功勳。同時,民建也發展成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會員人數從當初發起時的10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21萬餘人。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民建先賢胡厥文在年近九十時感慨:“以親身備嘗的酸甜苦辣算出來的對比賬,使我得出了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中國的一切事業必須靠共產黨領導。”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在回答海外朋友關於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時曾說:“我們中國的政黨制度是‘大合唱’,雖然一個是執政黨、八個是參政黨,但是我們整體是和諧的,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既然是大合唱,當然要有指揮,這個指揮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勝任。” 回顧民建的發展歷程,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民建在重要歷史節點作出的正確抉擇;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不斷成長進步、有所作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民建凝聚和捍衛的最大政治共識。
民建是中國共產黨
風雨同舟的摯友、肝膽相照的諍友
在我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而是參政黨。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與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是親密友黨關係,不是勢不兩立,而是和而不同;不是彼此競爭,而是互利共贏;不是臨時聯合,而是穩定參與;不是此消彼長,而是相輔相成。這樣一種同向發力、合力共生的“新型政黨制度”,有效避免落入西方黨派之間利益爭奪的窠臼,在中國治理實踐中展現出巨大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厚植於中國土壤的多黨合作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民建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長為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征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中國成立前後,民建積極參與籌備新政協會議和籌備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參加人民政權建設和人民政協工作,組織會員並帶動所聯繫的工商業者愛國守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為建立新中國、捍衛新生人民政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民建發揮特長,在興辦企業、安置待業青年就業、經濟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對外經貿聯絡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並就改革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得到重視和採納。“五老火鍋宴”、推動多黨合作入憲、風險投資“一號提案”、新中國成立後內地工商界第一次組團訪問香港等留下一段段佳話。
受中共中央委托,4月12日至15日,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帶隊就“形成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重點專題赴湖北調研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向著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繼續邁進,民建的履職舞台更加寬廣、責任更加重大。近些年來,民建進一步把密切聯繫經濟界的特色轉化為履行職能的優勢,圍繞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很多意見建議受到中共中央重視,被國務院有關部門採納;在定點幫扶貴州黔西和河北豐寧,對口廣西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中盡銳出戰,作出突出貢獻;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為載體,開展社會服務;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捐款8億多元(人民幣,下同),捐獻物資價值超過10億元……
這些成績彰顯了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摯友、肝膽相照的諍友的責任與擔當,更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
更加自覺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十四五”時期作出新作為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五年,對於推動我國經濟邁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確保2035年遠景目標順利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民建將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握時代脈搏,與中國共產黨砥礪同行,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重點圍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建言踐行,為促進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日,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率調研組赴湖北和四川就“形成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重點考察調研是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的重要活動,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是多黨合作的一張亮麗名片。民建將充分梳理吸收此次重點考察調研的成果,找準“形成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堵點、斷點、難點,通過調研報告和專項建議的形式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言資政,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貢獻。
編輯:趙欣
校對:邸倩
監製: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