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曲文化節”在澳門舉行。圖為當日,廣州粵劇院演員演出《斬經堂》。(新華社圖片)
中華基因和嶺南文化是灣區契合點
包括港澳在內的11個灣區城市皆享有共同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而嶺南風情、海洋情結及傳統民俗又是灣區城市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及普世信仰的文化源泉。港人喜歡在廣州逛街,在粵語環境下感受市井生活,尋找心靈慰藉,聽粵劇,喝早茶,去粵東品潮汕美食,拜謁歷史遺跡,走進傳統圍屋,體驗客家文化。
40年前深圳是小漁村,百餘年前香港亦然。香港漁村由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及262個大小離島組成。北接深圳、南臨珠海萬山群島、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奪取嶺南,歸屬番禺縣轄管。香港和內地同宗同族,一脈相承,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同質同源,不管是打漁農耕,還是祭祀聊天,彼此享有不可分割的魚水情緣。
香港遭遇百年殖民,中華基因依舊蓬勃盎然。雖經歷西方文化洗禮和政治風波蕩滌,多數港人依舊認祖歸宗,迷途知返,參與民族復興大業,促進國家快速發展。香港文化底蘊深厚,文藝市場繁榮多元,在安徽水災及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中,明星藝人群雄備至,示範效應凸顯。如今灣區起航揚帆,百花齊放譜寫新篇章。
文化藝術源於社會經濟又助推其發展
隨着對物質需求的提高,人們對其審美品質和精神內涵需求亦同步提升。商品文化屬性和文化商業發展漸成亮點,文化與商業日月同輝交相映襯順理成章。文化藝術是以人為中心,因此需要與社會經濟發展同頻共振,與大灣區經濟地位相形而言,文化地位尚待提質增量和協同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9日在清華大學考察指出,藝術與科技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讓藝術元素和藝術成果服務社會經濟及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以美為媒,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國際交流。
早在中世紀後期,歐洲民族意識覺醒,經濟振興與民族統一願望難以局限。城市經濟的繁榮造就了富豪,同時亦召喚不同階層創新冒險,突破思想禁錮,跨越階層羈絆。高雅博學和多才多藝人士脫穎而出,學術卓越,科技為先,激發了社會創新力,亦成就了藝術高端與精湛。文藝三傑的但丁、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名聲鵲起,連同“神曲”和“十日談”等鴻篇巨製由地中海快速傳播到大西洋沿岸,令15世紀歐洲遠航成為可能,提升歐洲文明的同時,推進了社會發展。
在宋朝,自然經濟為主的三百年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商品經濟發展為宋詞初露端倪提供了物質內涵。作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宋詞源於經濟生活又反向推動時代發展。不僅記錄歷史、抒發情懷、描述物質富庶,其藝術魅力成為激發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動力之源。文化藝術之於科學、經濟、乃至體制機制的正向影響,皆充分體現於社會轉型和經濟騰飛關鍵節點。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脈,文化是靈魂,已成哲學經典。
灣區硬軟聯通離不開文化深層鋪墊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高級公路及豪華碼頭等海陸空交通網絡和水陸口岸的硬聯通已經顯現,但體制的硬性和機制的阻滯急需文化軟實力強勢參與並化淤活血,打通脈管。通過人文精神和藝術感召強化行業協會、增加服務效能及工商企業界緊迫感、使命感和時代感,攜手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促進人文交流、完善生態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第一灣。
灣區建設優先發展民生工程,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多元文化碰撞,實現城市群智能化智慧化多維發展。高鐵、碼頭和摩天大廈的城市構建當以人文元素為底色,和諧共存為基調,民族復興為信念。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以來,灣區城市分別以不同視角和產業特點定位自身優勢空間,從而實現錯位發展。其功能和亮點以多元文化藝術形式得到推廣和宣傳,在政策制定和城際協調方面逐步向灣區核心引擎主動靠近並軟硬有機關聯。
硬功夫重要,軟實力亦然。不管以明德引領時尚,還是以藝術熏陶市場,文化藝術黏合功能和助力作用很難視而不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姚玨說,推進灣區建設,文化領域走在前。她建議三地共建文藝發展委員會,以文化共融引導港澳青年參與國家發展;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梁華提出,為加強大灣區文藝界合作、探索9加2文藝交流機制,6月將與中國文聯和廣東文聯聯袂舉辦“濠江之春”文藝交流匯演;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戴培仁先生亦認為,粵港澳三地可以通過定期舉行文藝研討和匯演及灣區青少年常態化藝術參展,發揮藝術的潛移默化功能,促進港澳年輕人對灣區認知和國家認同感。
文化藝術是產業導向又是時代召喚
大灣區文藝創新協同發展需要凝聚文化共識、增進文化認同、提升文化向心力,強化文化走出去載體功能和發展標杆。通過戲劇、電影、廣電和MV,時代脈動和社會節律均可以文化平台諦聽和彰顯。講述灣區故事、塑形人文經典、傳播弘揚中國自信、回應時代召喚。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北京詞作家李維福、劉斌、青年作曲家舒一夫及歌唱演員劉媛媛近期共同演繹“旗幟領航跨百年”。此歌既出便風靡華夏,依如改革初期“八十年代新一輩”、“春天的故事”及“我們的生活比蜜甜”,感召和激勵國人憧憬明天。
粵港澳大灣區既是經濟概念,又是文化概念。作為灣區城市融通黏合劑,灣區文化在交流互動中亟待尋求最大公約數,而文化共鳴則是灣區城市合作動力之源。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政協文教衛體原主委楊興鋒認為,“孫中山文化”紐帶作用及在大灣區兩制之下具有無可非議的高度認同。挖掘中山文化或成為深度融合灣區城市的重要元素。他甚至建議成立大灣區孫中山文化交流中心並申請國家重大社科課題以統籌和協調灣區多維深度融合與全面發展。
文化藝術既是召喚又是產業標杆。2009年,粵港澳三地曾聯合申報“粵劇”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2014年粵港澳文化合作第15次會議上,三地又簽署“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發展規劃”。2018年,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國家文旅部與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了首屆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並對三地文化合作前景充滿期盼。
日前,應內地作曲家舒一夫之約,筆者亦索性賦歌一首,唱響“中國第一灣”,以表達並呼喚大家的愛國之心和灣區之戀:
獅子山是你脊樑/梧桐山是你臂膀/珠江是你的乳汁/濠江流淌着希望。
你是科技的搖籃/你是創新的源泉/你是歷史的期盼/你是時代的召喚。
偉人曾在此劃圈/領袖又指點江山/粵港澳共創未來/一國兩制新實踐。
京港高鐵貫嶺南/座座橋樑架海灣/這裏正熱火朝天/書寫着復興詩篇。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安徽)中心及希臘國家行政中心亞洲事務顧問、英國劍橋智庫創辦人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