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競成
近日,美國政府宣佈對7名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實施制裁,稱中國官員正「有系統地破壞相關民主」。美國財政部還向在港的美國企業發出警告,訛稱「在香港經營的風險越來越大」,形同恐嚇。
說實話,社會各界對於美國的無理制裁早已不感到陌生,甚至經已「無感」了。自2020年8月起至今,美國已經先後多次以香港事務為藉口,制裁了42名兩地官員,但是像拘捕黎智英、起訴反對派違法「初選」、凍結蘋果日報資產等《香港國安法》實施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卻無一不是發生在這些制裁措施後。事實證明,制裁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實施《香港國安法》的決心沒有絲毫影響。西方國家的制裁越多,越能說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措施有效地打中了外部勢力的痛點。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警告發出後兩日,香港美國商會就發表聲明,列舉了香港在多方面的優勢,包括香港擁有亞洲國家中一套最好的基礎建設,有被國際社會認可的商業法律制度,金融市場在世界排名在首五名之內,其相信香港具有關鍵的國際商業樞紐功能等,重重地「打臉」了美國政府的恐嚇。過去一年,香港金融系統保持穩定,聯繫匯率制度運作如常,港元市場去年錄得資金淨流入,銀行體系總結餘顯著增加。資本市場方面,2020年本港新股集資總額達4000億港元,較2019年上升27%,而今年前5個月的集資總額已超過1800億港元,反映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很有信心,所謂「在香港經營的風險越來越大」的說辭純屬無稽之談。
香港中聯辦在譴責美國制裁的聲明中表示:制裁「除了更加激起我們對美國政客的蔑視、更加激發我們為國家利益而戰的堅強意志外,毫無其他意義」。《香港國安法》有力保護了香港的安全、安定、安寧,推動香港社會由亂到治、重回正軌,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美國制裁既無用、也無理,中方定會對美方制裁採取堅決的,有理有節的反制。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會長
編輯:張桔馨
審稿: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