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璀璨歷史長河之中,各族兒女以勤勞和智慧創造並傳承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2021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並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是時隔7年後,站在重大歷史節點上,中國再次公布新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具有特殊的意義。展望神州大地,柳州螺螄粉、香港天后誕、潮州珠繡、維吾爾族曲棍球、澳門土生葡人美食……一項項已融入各民族各地區老百姓生活的非遺瑰寶被“活化”照亮,綻放出歷久彌新的迷人光彩。
香港大坑本來是一個客家村,據傳於1880年,大坑曾發生瘟疫,為消災滅瘟,村民紮作一條龍,上面插滿香枝,在中秋前後,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個晚上,舞動着火龍繞村遊行,沿途燃放爆竹,之後瘟疫果然停止。此後,村民每年都進行三天的舞火龍活動,以保大坑合境平安。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圖為大坑舞火龍(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5個港澳項目列入最新非遺名錄
俗語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隨手翻閱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發現非遺是這般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包公故事是非遺,太極拳是非遺,沙縣小吃是非遺,香港的大坑舞火龍也是非遺……這樣看來,要準確定義非遺是什麼似乎有些難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界定為: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具體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點。正是在歷史的傳承之中,各種非遺項目經過代際互動不斷地再創造,流淌著帶有強烈地域和民族屬性的精神血脈,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予以確認,並集中有限資源進行重點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之一。中國先後於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為了對傳承於不同區域或不同社區、群體持有的同一項非遺項目進行確認和保護,從第二批國家級項目名錄開始,又設立了擴展項目名錄。2019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啟動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經認真遴選,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共推薦申報項目943項。2020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組建了評審委員會,並隨機抽取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了10個非遺門類和一個飲食類共11個評審專家小組,按照程序對申報項目進行認真評審。評審的基本原則是,要將有利於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於促進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列入名錄,充分發揮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導向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評審工作曾兩度推遲。最終在評審原則的正確指導和社會共同監督下,2021年5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經國務院批准公布。此次共公布國家級非遺項目325項,涉及46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包括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85項,以及對前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140項擴展項目。其中,香港特區申報的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香港天后誕,澳門特區申報的土生土語話劇、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和澳門土地信俗,共5個港澳項目列入名錄。香港天后誕和中式長衫製作技藝是香港本地極具代表性的民俗技藝,具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此前,香港已有10個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包括粵劇、涼茶、古琴藝術、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粵劇是以粵語演唱和念白的戲曲,流行於粵方言區,通過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段,配合化妝、服飾、道具和鑼鼓等演繹故事情節,其表現形式糅合了文學、戲劇、曲藝、舞蹈及武打,唱腔、行當、化妝、身段及曲譜等都蘊含豐富的藝術價值。除表演藝術外,粵劇作為地方酬神、打醮等宗教活動的“神功戲”,兼具社會及文化價值。粵劇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並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為香港小演員表演粵劇(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中國特色非遺保護制度基本建立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中華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的鮮活體現,也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綿延不絕的生動見證。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雖然“非遺”這一概念近二十年間才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但自覺保護文化遺產的深厚傳統自古有之。新中國成立後,大量學術機構和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基層,對千百年來各民族勞動人民創造的、流傳在民間的傳統民俗、文藝開展了系統搜集、整理和研究。2001年5月,以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為開端,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自此啟幕,此前長期進行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工作被整體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於當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文化領域的第二部法律。該法的起草制定工作前後歷時十餘載,奠定了中國科學性、規範性和持久性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礎,開啟了中國依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篇章。“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了解潮州傳統技藝傳承情況時這樣論述道。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在出席國事活動和赴地方調研期間,多次考察非遺項目、慰問非遺傳承人。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勉勵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在四川戰旗村“唐昌布鞋”展示台前,村民熱情地拿起一雙布鞋想送給他,習近平總書記笑著說,“我花錢買一雙!”;在內蒙古赤峰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並指出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現如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基本建立,社會廣泛參與、人人保護傳承的生動局面初步形成。中國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逐漸完善,一大批珍貴、瀕危和具有重大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了及時有效保護。截至目前,國家、省、市、縣四級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認定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3,068名。中國非遺保護傳承能力顯著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後,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非遺保護投入力度,用於非遺保護的資金從2011年的4.1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08億元,累計達到77.66億元。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曲藝傳承發展計劃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深入實施,推動非遺活態傳承。為了強化對非遺及其孕育發展環境進行區域性整體保護,還先後設立了23個國家級、197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與此同時,中國在非遺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04年,中國宣布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世界上第六個加入該公約的國家。加入公約後,中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積極參與、倡導、推動雙邊和多邊的國際非遺交流合作,為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中國色彩”。截至目前,中國共有包括昆曲、中醫針灸、太極拳在內的共42項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數量居世界第一,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創新創造活力。紮作是以簡單的材料如竹篾、紗紙、色紙、絹布等,運用紮作技巧和繪畫筆功製作而成。紮作在傳統節日慶典和民間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常見的製成品包括花炮、大士王、花燈、龍、獅、麒麟及紙祭品等。紮作承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價值。圖為香港紮作師傅陳耀華先生紮作走馬燈(圖:香港特區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非遺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
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雖說是“遺產”,但非遺並非塵封不動的財富,它是流動著的、活態演變的。千百年來,一項項非遺技藝通常只是“用而不覺”地服務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而在當代,讓非遺“活”起來、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已經成為保護和傳承非遺行動中的一種理念自覺。“守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又養家。”——湖南湘西開展的“讓媽媽回家”計劃,幫助掌握傳統苗繡技藝的村寨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不僅促使湘西優秀的文化遺產資源轉變為優質的脫貧致富動力,而且實現了非遺項目的鮮活傳承。這是非遺助力脫貧攻堅的一角,也是非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一個縮影。在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相當的力量。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貢獻了千“方”百“劑”,國家級非遺項目中醫傳統製劑方法代表性傳承人張伯禮獲得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向往的創新實踐中,各類非遺博覽會、非遺藝術節、非遺電商節、非遺直播、非遺綜藝節目等,極大地豐富拓展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民心相通的國際交往中,“送王船”等一批世界級非遺項目成為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對話交流的生動例證。縱觀之,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正不斷融入現代生活、服務國家戰略、惠益人民群眾。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已不只是一份專門的文化工作,而是演變成為了一項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事業,在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多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十四五”時期是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提高中國非遺保護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在此基礎上,文化和旅遊部於今年5月發布《“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對“十四五”時期非遺保護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了系統性部署。“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進一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提高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加大非遺傳播普及力度,推動非遺保護事業取得更大進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保護並傳承好非遺既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一代一代接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