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航天科學家訪港,月壤入港展出,在香港掀起航天熱潮。香港理工大學作為香港唯一曾參與航天任務的高校,也因此備受關注。理大的航天科研由何發端?還有哪些科研成果正在造福人類?未來將如何把握機遇實現進一步發展?本刊記者就此專訪了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
文|本刊記者 左婭 實習記者 李嘉慧 魏小旋
滕錦光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實習記者 魏小旋 攝)
以牙醫抓取鉗為靈感發端的航天科研
記者:最近國家航天科學家訪港,月壤入港展出,在香港掀起航天熱潮。香港理工大學是香港唯一擁有航天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曾多次獲邀參與國家航天任務。能否透露一下這背後的故事?
滕錦光:香港理工大學20多年前就已經參與到了人類探索太空的研究中,這其中還真有個小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容啟亮教授團隊的月表採樣器,靈感最初來源於一名牙科醫生的“突發奇想”。
香港有一名叫伍仕銓的牙科醫生,他從牙醫抓取鉗上得到靈感,想試試據此設計一個在太空抓取採樣的工具。他的爸爸伍永康是理大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一直與理大保持聯繫,支持學校發展。於是伍仕銓醫生就找到當時理大製造工程系、也就是現在容教授所在的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的前身,與我們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發出了太空鉗。
1995年,太空鉗被俄羅斯太空總署接納,成為前“和平號”太空站航天員進行精密焊接的工具。之後相關研究一直不斷深化。2003年,他們研發的岩心取樣器更被用於歐洲太空總署一項名為“火星快車”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由於理大在太空研究方面有獨特優勢、也有參與國際太空項目的經驗,所以有幸獲邀參與國家航天項目。
除了容啟亮教授團隊、吳波教授團隊參與了國家的探月項目、火星探測項目外,我們的紡織及製衣學系也於2004年獲國家航天局邀請,為其地面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設計了防靜電及防縐的航天工作服。
6月24日下午,航天科技交流沙龍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5名青年代表和香港理工大學師生等進行交流(圖:中新社)
記者:在貢獻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同時,理大及相關研究人員自身有哪些獲益?
滕錦光:對科學家來說,有幸參與這樣重大的航天項目,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中發揮實際作用,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當然,在參與國家項目的過程中,我們在相關方面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培養了一批年輕的科研人員。
對學校來說,國家航天項目也是全球矚目的重要項目,能够成功參與其中,也為理大贏得了國際聲譽,這為我們爭取更多的科研項目、更多的科研資金支持提供了助力,有利於我們繼續深入研究、科研攻關。
對香港社會也有好處。一方面,理大參與國家航天項目,無形中拉近了港人與國家航天項目的距離,有利於增强香港市民的國家認同感,我認為這對香港社會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一些相關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令香港市民日常生活受益。比如吳波教授團隊的一些研究成果其實也可以用於智慧城市建設。
理大設有多間研究實驗室、研究院及研究中心。當中包括潔淨間(Cleanroom),為研究人員提供非常潔淨及無污染的環境進行不同實驗
將創意和發明從實驗室帶進日常生活
記者:香港理工大學還有哪些學科科研水平是處於世界前列的呢?
滕錦光:這方面我可以列舉諸多佐證。在2021年“QS世界大學分科排行榜”中,理大有五個學科位列世界前50名,分別是:酒店管理第9名,建築/建築環境第18名,藝術與設計第20名,土木及結構工程第21名,護理學第43名。
在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今年5月24日公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中,理大於多個研究領域獲得高度評價,70%的研究工作獲得“世界領先水平”﹙四星﹚及“國際卓越水平”﹙三星﹚評級。理大有參與評級的11個評審小組當中,自然科學的表現為香港各院校中最佳。此外,理大於創意藝術、表演藝術及設計所提交的研究影響個案及研究環境單位全部獲得四星評價,為香港八大院校之冠。
美國斯坦福大學之前亦發布了基於學術著作引用指標的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名單,理大有逾160位學者榜上有名,在各自學科位列全球前50位的理大學者有20位,這在香港院校中是最多的。其中,在建築與建造和土木工程兩個領域,理大上榜的學者人數不僅為香港院校中最多,也是全球院校中最多,分別有15位和12位。我想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回答你的問題。
記者:香港基礎研究實力雄厚,但是科研成果轉化偏弱,制約了創科產業發展。不過我們了解到,理大非常重視應用研究且成果豐碩,比如“‘多區正向光學離焦’眼鏡片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等,很貼合市場需求。您是如何看待高校科研成果產業化的?
滕錦光:我們就從你提到的這個研究說起。從研究數據看,佩戴這個鏡片,可以將最終發展為深度近視的人數减少90%。我們知道,對個人而言,深度近視會大幅提高黃斑病變、視網膜病變風險,有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對社會而言,這將帶來巨大的保健服務費用。所以我們認為這項研究的社會貢獻其實遠大於其商業化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經濟貢獻。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科研成果轉化——這項技術專利已經賣給了一家日本公司,這種鏡片已銷售了一百多萬片。我們認為理大所有的知識產權,如果能够產生社會效益,都應該離開學校去造福社會,為的是讓更多的人受益。我們一定不會囤貨居奇。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多區正向光學離焦”眼鏡片光學離焦是理大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成功案例之一,我們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香港的大學以基礎研究為重,應用研究的平台相對較少,但理大除了重視基礎研究外,也非常重視應用研究,有好幾個應用研究機構,結合跨學科的科研力量,推動科研成果走向應用。比如航空服務研究中心,目標就是彌補學術研究成果與航空服務(尤其是飛機維修)產業發展之間的差距,該中心的應用研究對業界都非常實用。大家熟知的月表採樣設備,不僅是由理大研發,其製造也是在學校的工業中心完成的。我們新設的高等研究院,既重視基礎研究,也重視應用研究。而且,不單自然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我們也設有應用研究機構,我們的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就是在研究如何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應用到社區服務中去。
我們認為,科研的目標是造福人類。大學除了知識創造,還有責任做知識轉移的工作,將創意和發明從實驗室帶進日常生活。因此,理大的科研是以滿足社會需求、應對社會挑戰為目標的,我們既重視基礎研究,也重視應用研究和知識轉移,希望能够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融入國家發展期盼特區頂層設計
記者:科研成果產業化需要產業的支撐,中國內地工業門類齊全,正好與香港優勢互補。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在科創合作方面重點著墨。理大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
滕錦光:貢獻國家發展是理大的傳統。理大是香港最早在內地開設課程的學校,至今也是在內地開設國家教育部認可課程最多的香港學校。我們與內地科研機構有豐富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在貢獻國家的過程中,我們也切實感受到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給自身帶來的益處,參與國家航天項目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特別是發展創科產業,國家是最强而有力的後盾,這不是一句空話。舉個很實際的例子,我們的結構工程研究水平很高,但我們若想研發一種採用新材料的30米長的樑並儘快用於橋樑工程,就需要對此種新材料構件進行足尺實驗,但是在香港是很難有這麼大的空間讓我們來做實驗的。而如果能有一個大的實驗室,讓我們可以拿到很多足尺試件的測試數據,將極大助力這類研發工作。
因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正如火如荼展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是理大發展的重要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光可以有力支撐科研發展,而且還可以拓展學生發展的空間。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推出了一個大灣區創業博士後項目。如果讀完博士的同學手裡有技術專利又想創業,就可以去我們的深圳研究院做博士後,我們會給他配兩個導師:一個學術導師,一個行業導師,指導他創業。他們還可以申請深圳市的資助。第一批博士後是6人,我們現正進行第二批招生,未來規模會擴大到一年20人。現在我們的創業博士後已經有人成功申請到深圳孔雀計劃的資助了。
記者:對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您有何意見建議或期盼?
滕錦光:香港高校有很強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也有一些,而內地工業門類齊全,有很好的產業支撐。雙方優勢互補,自發的創科合作很多。不過,現下的合作比較多的還停留在民間自發的零散合作層面。創科內涵廣泛,若想令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立竿見影地突飛猛進,還需要特區政府儘快進行頂層設計,有部署、有計劃地遴選一些產業優先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展開合作。
一方面,香港土地面積小、資源有限,需要集中資源支持一些產業優先發展;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剛剛起步,還有一些政策壁壘亟待突破,這方面難以一蹴而就,就需要特區政府抓住重點,儘快促進相關產業要素流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定要形成讓產業獲益的機制,才能激發其內生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兩地在創科產業發展領域的合作若能有所突破,也有助於解決香港社會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教育中心引入理大與內地大學合作辦學的課程,並會舉辦專題短期培訓課程,為內地學員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堅守“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校訓
記者:對理大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您有哪些具體構想或規劃?
滕錦光:教學層面,首先我們會加強學生道德方面的培養,致力於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兼具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社會專業人才和領袖人才。其次,我們培養的人才一定要滿足社會需求。那麼現在社會的需求是什麼呢?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的課程設置要能夠體現其中的新興技術。比如每一個2022年及以後入學的理大學生,不管是學文科還是理工科,一定都要讀一門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課程。我們會開設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輔修課,也會開設這一專業的第二主修課。創新創業領域也是一樣,每個學生都要讀這門課,我們也會開設輔修課和第二主修課。這旨在培養能够掌握新興技術的複合型人才,以更好滿足新時期的社會需要。
滕錦光與獲頒“創新科技獎學金”的同學分享對創新科技的看法,並鼓勵同學打好基礎,日後以創新研究貢獻社會
科研層面,我們會繼續專注跨學科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產業化。過去香港的很多科研人員都是單打獨鬥,這較大程度上是受研究資助制度的限制,無力整合跨學科資源。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最近成立了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聚焦問題導向的跨學科基礎及應用研究。高等研究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下設10個研究院,包括針對碳中和需要的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研究如何更高效開發與利用土地資源的土地及空間研究院、聚焦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未來食品研究院等。學校會為每一個新的研究院提供一年1,000萬元港幣以上的啟動資金,支持研究院集合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研發工作,並支持他們以自身研究能力和成果向國家、特區政府及社會募集研究資金。為了支持科研成果儘快惠民利民,學校也設有專門的知識轉移機構,幫助研究人員進行科研成果轉化。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是“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這是理大80多年發展中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我們未來的前行方向。我們將竭盡所能,培育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的優秀人才,研發具長遠影響力且能應對社會挑戰的創新科技,造福香港、國家以至全世界。
編輯:邸倩
校對:趙欣
監製:連振海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