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7時38分,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大國的風姿再度引來全球注目。
文|本刊記者 馮琳
泉州曾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是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圖為泉州老城區(圖:視覺中國)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中國擁有數量巨大、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經過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如今這些散布在華夏大地上的璀璨瑰寶已成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紐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歷久彌新的強大活力。
中國時隔17年後二度承辦世界遺產大會
7月16日至31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福州成功舉行。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曾在中國蘇州召開,今年是中國時隔17年後、第二次作為東道國承辦這一世界遺產保護領域最高規格的國際會議。
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他在賀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基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全球肆虐,作為一次加長版的會議,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各項議程線上線下交錯展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上首次以在線形式審議世界遺產議題。大會共審議了36項新遺產提名,其中34項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外,3個已列入項目實現重大拓展。
中國在本屆大會期間的收穫著實令國人喜悅和振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湖北神農架”的組成部分。大會還先後審議並順利通過了中國6項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報告,其中長城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保護管理示範案例,這是繼2018年大運河之後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又一次獲此殊榮。
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圖:新華社)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是本屆大會上中國唯一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紀繁榮的亞洲海洋貿易網絡東端的商貿中心、宋元中國傑出的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窗口。宋元泉州因其區域整合、多元繁榮的獨特發展智慧和卓越成就,成為世界海洋貿易中心港口的傑出範例。大會決議認為,該項目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獨特而傑出的港口城市空間結構,其所包含的22個遺產點涵蓋了社會結構、行政制度、交通、生產和商貿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紀逐漸崛起並蓬勃發展,成為東亞和東南亞貿易網絡的海上樞紐,對東亞和東南亞經濟文化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世界遺產委員會依據《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所規定的標準iv,決定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彌補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東方海洋文明空白,再次實證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輝煌歷史和傳統信念,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華民族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和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的精神追求。
習近平主席20年前親自督導泉州申遺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福建省、泉州市就意識到保護古城風貌的重要性。2001年11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曾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方案。次年,習近平再赴泉州調研,要求抓緊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隨後20年間,在中央重視下,國家文物局支持福建省及泉州市人民政府組織國內高水平專業機構,不斷推進泉州考古、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環境整治等工作。
雖然泉州申遺在本屆世遺大會上僅歷時8分鐘即表決通過,但實際上申遺過程並非一帆風順。2017年,“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首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18年,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根據國際專業諮詢機構意見,對項目作出“發還待議”的決議。
儘管如此,中國對泉州的申遺腳步並未停下。國家文物局繼續指導泉州市、專業機構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開展密切合作,對泉州項目定位作出重大調整。調整後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主題更加鮮明,價值闡述更加清晰完整,遺產點從原來的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內涵進一步豐富,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最終確保了申遺成功。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建設文化強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彰顯文化自信的寶貴資源。為了對其更好地保護、傳承並同世界分享,1985年,中國正式締結《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承諾與世界各國一道,保護傳承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泉州的申遺故事,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申遺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蹄疾步穩、健步前行。
1987年,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泰山等首批6項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澳門回歸祖國後一項重要成果。澳門的世界遺產見證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也展現出了中華民族開放包容、兼容並蓄的思想態度。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要求申遺保護工作要“有利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於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於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的元上都遺址(2012年)、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2013年)、大運河(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2014年)、土司遺址(2015年)、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2016年)、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2017年)、良渚古城遺址(2019年)先後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屢創佳績,中國是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中華文明之璀璨瑰寶不斷引來世界矚目。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申報56項世界遺產,穩居全球前列,包括文化遺產38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涉及考古遺址、古建築、文化景觀、歷史城鎮等各種類型,時間縱橫近百萬年,空間跨越近5,000公里,涵蓋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各歷史階段、各發展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展現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獨具特色的精神追求和一脈相承的生態智慧。
此外,中國現擁有不可移動文物總數超過76萬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58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擁有各類博物館5,535個,每年舉辦陳列展覽近2.9萬個,吸引超過12億人次參觀。
宋元時代泉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圖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一泉州清淨寺(圖:新華社)
在保護中發展 在發展中保護
世界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既是一項殊榮,但同時也對遺產的保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長期以來中國始終秉持著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將世界遺產視作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加以妥善保護和永續傳承。
有著“音樂活化石”之稱的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7月6日,在泉州府文廟的茶館裡正進行的南音演出(圖:新華社)
三十餘年來,中國通過高科技手段應用、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等創新方式,不斷提升遺產保護和管理水平。長城保護工程、“平安故宮”工程、良渚古城遺址展示工程等一批高水平的保護、管理、監測、展示項目實施,有效改善了世界遺產保護狀況,傳承延續了突出普遍價值。
截至目前,中國已頒布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127部,建設專門保護、管理機構136個,搭建“一總多分”的監測預警數字平台和監管體系,為遺產項目的整體保護工作築起了“銅牆鐵壁”。
7月25日,在泉州府文廟,泉州市閩南民間歌舞傳承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表演歌舞《宋元泉州》(圖:新華社)
三十餘年來,中國大力引導遺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遺產保護成果全社會共享,努力實現遺產保護與教育互動、與產業融合、與環保並行、與人民福祉相連。大運河申遺,提升了1,011公里運河水質,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良渚、西湖、鼓浪嶼申遺,提高了杭州、廈門的城市人居環境和國際化水平;中軸線、海絲、泉州申遺,推動了北京、廣州、南京、泉州城市考古與老城區保護……
隨著不斷引導遺產地社區、民眾參與遺產保護、管理,公眾遺產保護意識顯著增強,社會各界對世界遺產的關注度、支持度、參與度逐步提升。僅2019年,就有3.88億人次走進世界文化遺產地,體驗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之美。各類依託遺產資源開發的文創產品,一時之間成為了“網紅爆款”,不僅豐富了民眾的文化體驗,也為社會經濟多元化消費作出了貢獻。
三十餘年來,中國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積極參與世界遺產領域的全球治理,不僅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互通與互信,同時也在世界遺產保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不斷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泉州市清源山老君岩造像(圖:新華社)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主席以高屋建瓴的宏大視野發出了對世界文明的深刻思考,啟迪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一片光明的未來。
任斗轉星移、日月如梭,保護世界遺產始終是全人類的重大挑戰和共同責任。這條路上,中國仍將一往無前,讓東方瑰寶永續相傳。
泉州晉江安海鎮的安平橋(圖:新華社)
編輯:戴曉盈
校對:邸倩
監製:姚潤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7月25日17時38分,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大國的風姿再度引來全球注目。
文|本刊記者 馮琳
泉州曾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是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圖為泉州老城區(圖:視覺中國)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中國擁有數量巨大、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經過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如今這些散布在華夏大地上的璀璨瑰寶已成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紐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歷久彌新的強大活力。
中國時隔17年後二度承辦世界遺產大會
7月16日至31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福州成功舉行。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曾在中國蘇州召開,今年是中國時隔17年後、第二次作為東道國承辦這一世界遺產保護領域最高規格的國際會議。
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他在賀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基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全球肆虐,作為一次加長版的會議,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各項議程線上線下交錯展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上首次以在線形式審議世界遺產議題。大會共審議了36項新遺產提名,其中34項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外,3個已列入項目實現重大拓展。
中國在本屆大會期間的收穫著實令國人喜悅和振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湖北神農架”的組成部分。大會還先後審議並順利通過了中國6項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報告,其中長城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保護管理示範案例,這是繼2018年大運河之後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又一次獲此殊榮。
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圖:新華社)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是本屆大會上中國唯一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紀繁榮的亞洲海洋貿易網絡東端的商貿中心、宋元中國傑出的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窗口。宋元泉州因其區域整合、多元繁榮的獨特發展智慧和卓越成就,成為世界海洋貿易中心港口的傑出範例。大會決議認為,該項目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獨特而傑出的港口城市空間結構,其所包含的22個遺產點涵蓋了社會結構、行政制度、交通、生產和商貿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紀逐漸崛起並蓬勃發展,成為東亞和東南亞貿易網絡的海上樞紐,對東亞和東南亞經濟文化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世界遺產委員會依據《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所規定的標準iv,決定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彌補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東方海洋文明空白,再次實證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輝煌歷史和傳統信念,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華民族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和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的精神追求。
習近平主席20年前親自督導泉州申遺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福建省、泉州市就意識到保護古城風貌的重要性。2001年11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曾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方案。次年,習近平再赴泉州調研,要求抓緊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隨後20年間,在中央重視下,國家文物局支持福建省及泉州市人民政府組織國內高水平專業機構,不斷推進泉州考古、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環境整治等工作。
雖然泉州申遺在本屆世遺大會上僅歷時8分鐘即表決通過,但實際上申遺過程並非一帆風順。2017年,“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首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18年,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根據國際專業諮詢機構意見,對項目作出“發還待議”的決議。
儘管如此,中國對泉州的申遺腳步並未停下。國家文物局繼續指導泉州市、專業機構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開展密切合作,對泉州項目定位作出重大調整。調整後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主題更加鮮明,價值闡述更加清晰完整,遺產點從原來的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內涵進一步豐富,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最終確保了申遺成功。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建設文化強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彰顯文化自信的寶貴資源。為了對其更好地保護、傳承並同世界分享,1985年,中國正式締結《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承諾與世界各國一道,保護傳承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泉州的申遺故事,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申遺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蹄疾步穩、健步前行。
1987年,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泰山等首批6項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澳門回歸祖國後一項重要成果。澳門的世界遺產見證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也展現出了中華民族開放包容、兼容並蓄的思想態度。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要求申遺保護工作要“有利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於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於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的元上都遺址(2012年)、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2013年)、大運河(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2014年)、土司遺址(2015年)、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2016年)、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2017年)、良渚古城遺址(2019年)先後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屢創佳績,中國是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中華文明之璀璨瑰寶不斷引來世界矚目。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申報56項世界遺產,穩居全球前列,包括文化遺產38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涉及考古遺址、古建築、文化景觀、歷史城鎮等各種類型,時間縱橫近百萬年,空間跨越近5,000公里,涵蓋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各歷史階段、各發展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展現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獨具特色的精神追求和一脈相承的生態智慧。
此外,中國現擁有不可移動文物總數超過76萬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58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擁有各類博物館5,535個,每年舉辦陳列展覽近2.9萬個,吸引超過12億人次參觀。
宋元時代泉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圖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一泉州清淨寺(圖:新華社)
在保護中發展 在發展中保護
世界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既是一項殊榮,但同時也對遺產的保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長期以來中國始終秉持著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將世界遺產視作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加以妥善保護和永續傳承。
有著“音樂活化石”之稱的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7月6日,在泉州府文廟的茶館裡正進行的南音演出(圖:新華社)
三十餘年來,中國通過高科技手段應用、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等創新方式,不斷提升遺產保護和管理水平。長城保護工程、“平安故宮”工程、良渚古城遺址展示工程等一批高水平的保護、管理、監測、展示項目實施,有效改善了世界遺產保護狀況,傳承延續了突出普遍價值。
截至目前,中國已頒布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127部,建設專門保護、管理機構136個,搭建“一總多分”的監測預警數字平台和監管體系,為遺產項目的整體保護工作築起了“銅牆鐵壁”。
7月25日,在泉州府文廟,泉州市閩南民間歌舞傳承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表演歌舞《宋元泉州》(圖:新華社)
三十餘年來,中國大力引導遺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遺產保護成果全社會共享,努力實現遺產保護與教育互動、與產業融合、與環保並行、與人民福祉相連。大運河申遺,提升了1,011公里運河水質,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良渚、西湖、鼓浪嶼申遺,提高了杭州、廈門的城市人居環境和國際化水平;中軸線、海絲、泉州申遺,推動了北京、廣州、南京、泉州城市考古與老城區保護……
隨著不斷引導遺產地社區、民眾參與遺產保護、管理,公眾遺產保護意識顯著增強,社會各界對世界遺產的關注度、支持度、參與度逐步提升。僅2019年,就有3.88億人次走進世界文化遺產地,體驗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之美。各類依託遺產資源開發的文創產品,一時之間成為了“網紅爆款”,不僅豐富了民眾的文化體驗,也為社會經濟多元化消費作出了貢獻。
三十餘年來,中國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積極參與世界遺產領域的全球治理,不僅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互通與互信,同時也在世界遺產保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不斷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泉州市清源山老君岩造像(圖:新華社)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主席以高屋建瓴的宏大視野發出了對世界文明的深刻思考,啟迪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一片光明的未來。
任斗轉星移、日月如梭,保護世界遺產始終是全人類的重大挑戰和共同責任。這條路上,中國仍將一往無前,讓東方瑰寶永續相傳。
泉州晉江安海鎮的安平橋(圖:新華社)
編輯:戴曉盈
校對:邸倩
監製:姚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