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紫荊雜誌評論員
9月19日,香港新選舉制度下的選委會選舉投票即將舉行,這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舉行的首場選舉,是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的良好開始。可以預見,隨著這場選舉的開啟,香港社會將走出“泛政治化”泥淖,政治體制與社會環境逐步回復穩定,民主政制有序推進,香港必將迎來良政善治的新階段。
香港市民表達對愛國者治港的支持(圖:新華社)
堅守“一國兩制”初心
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港澳繁榮穩定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從構想、到制定再到實施的一以貫之的初心。“一國兩制”的落實確保了香港的順利回歸,在推動國家實現和平統一的同時,保持了香港的繁榮穩定。
然而,近年反中亂港勢力勾結美西方反華勢力在香港興風作浪,更藉原有選舉制度漏洞,把各種選舉變成其奪取管治權、謀取政治利益的角力場,香港陷入持續不斷的政治紛爭甚至出現社會動盪,不僅嚴重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衝擊香港全面準確地貫徹“一國兩制”,更直接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面對挑戰,中央堅守“一國兩制”初心,堅定“兩點論”原則,即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同時堅持用好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權力,通過一系列頂層設計,中央牢牢把握住“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正確航向。實踐證明,只有築牢“一國”之基,方顯“兩制”之優。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運用憲法權力從國家層面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從制度安排上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港”,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始終如一的初心。
經過完善後的特區選舉制度充分貫徹“一國兩制”兩點論的辯證法,既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又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既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又充分尊重香港居民的民主權利;既切實保障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又尊重和保障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毫無疑問,新選舉制度將確保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在維護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的基礎上,有助特區進一步提升管治效能,聚焦經濟民生事務,解決久拖未決的深層次問題。
走出“泛政治化”泥淖
香港過去的選舉常常陷入“泛政治化”的泥淖,一些反中亂港分子為當選而嘩眾取寵甚至提出激進的政治主張,他們不關心民生福祉,只關心個人利益及為外部勢力服務,人為製造對立和對抗,以致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社會嚴重內耗,深層次矛盾累積疊加。泛政治化已成為阻礙香港穩定發展、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反中亂港勢力之所以熱衷操弄“泛政治化”,將香港社會置於動亂漩渦,主要還是管治權之爭。這源自當年港英政府的“精心安排”和回歸以來美西方勢力的滲透。在香港前途問題已經明確的回歸過渡期,港英政府在香港推行“三違反”的所謂政改,急劇改變香港政制,為回歸後反中亂港分子圖謀奪權埋下伏筆。美西方反華勢力則將香港作為顛覆中國的橋頭堡,其在港代理人更打著各種騙人幌子,蠱惑人心製造動亂,意在奪取香港管治權,將香港變成美西方遏華制華的基地。
新選舉制度重塑了香港的政治格局和選舉文化,通過讓“反中亂港者出局”的制度把關,堅決將反中亂港分子排除在外,確保反中亂港分子和外國代理人不能進入香港管治隊伍,令他們奪取管治權的圖謀決不可能再有冒頭的機會,保障了香港的政權安全。同時,新選舉制度通過對選委會的重構和賦權,讓選舉回歸專業和理性,回歸選舉初心,有利於立法行政機構的相互配合,推動香港政治體制和社會環境去除“泛政治化”的桎梏,讓香港從此告別過去選舉紛爭,實現穩定發展。從這次選委會的提名可以看到,不少參選人均是從維護香港整體利益和市民福祉出發,營造了多元化、專業化、重能力、少紛爭的參政議政新氣象。
需要強調的是,去除“泛政治化”後的香港社會,絕不是搞所謂的清一色。愛國者的範圍一直是廣泛的,政治光譜是多元的。只要真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區憲制秩序,全力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就有資格參與香港的管治。
推動民主政制有序發展
全國人大關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中明確提到,為了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發展適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作出該決定。
回歸以來,中央一直堅定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推動香港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政治。香港基本法第45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然而多年來,反中亂港分子對基本法斷章取義,妄自曲解基本法關於香港選舉和民主政治的規定,無視“實際情況”與“循序漸進”原則,炮製所謂“真普選”荒唐口號,長期積非成是,他們不斷上演爭“民主”、騙市民的把戲,正正在摧毀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之路。
縱觀當今世界,採用西方民主模式的國家與地區不少,然而大多數因為“水土不服”,不僅未能達到良政善治,甚至一些國家因此而長期陷於戰亂和饑荒。即使號稱西方民主“燈塔”的美國,其民主制度也不斷遭到世界各地甚至美國國內的質疑,皆因其選票政治已經淪為利益集團操縱大眾和政府的工具。事實證明,世界上沒有一個所謂普世的民主制度,只要適合各地實際情況,謀求大眾人民福祉的民主制度,就是好的民主制度。
新選舉制度對選委會的組成進行了重整優化,體現了廣泛的代表性和均衡參與性,符合香港實際情況。選委會增加了地區和基層的代表,有農民、漁民;增加了優秀人才,有大學校長、香港兩院院士等;增加了香港整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代表,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不論是當然選委、自動當選選委還是需要競爭的候選人,都精心設計政綱並積極向選民和社會推介宣傳,從參政理念、政策主張等層次都體現了擔當和勇氣,得到市民的認可和支持。上周末不同界別的近千名當然選委、自動當選的選委在全港各地設立逾千個街站,走入民間業界,與市民零距離接觸,認真聆聽民意——這正是一種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能體現最廣大香港市民意志的制度設計,必將有力推動香港民主政制向前有序發展。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是香港回歸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改革,是香港回到“一國兩制”正軌,建設優質民主,走上良政善治的新起點。我們相信,在中央政府和全國14億人民的同心支持下,在新選舉制度的保障下,新一屆選委及日後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和行政長官,必能充分體現對香港整體利益及香港最廣大市民利益的責任擔當,聚焦發展這個金鑰匙,緊緊抓住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海方案等戰略機遇,努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解決深層次矛盾,迎來香港新的發展黃金期。
編校:邸倩
監製: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