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順利舉行,新的選舉委員會正式誕生,這是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之後的首場選舉,體現了公平公開公正。對此,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紛紛表示,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政治體制踏入了新里程,充分展示出香港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新氣象、新希望,香港的未來更加可期。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香港政制踏進新里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余國春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來第一場選舉順利舉行,對推動香港由亂及治、由治及興進而邁向新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選舉為日後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打下了堅實基礎。香港對新選舉制度下產生的“愛國者治港”團隊充滿美好的期許,相信隨著新選舉制度的落實落地,香港的管治團隊一定能夠聚精會神謀發展、惠民生,破解制約香港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維護香港市民根本福祉。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盧偉國
選委會選舉圓滿成功、意義重大,是穩健邁出落實“愛國者治港”的第一步。
選委會選舉不僅為香港落實“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創造有利條件,有助行政機關和立法會良性互動,實現良政善治,而且重新構建的選委會涵蓋香港更多行業及其代表,具有更廣泛代表性和民意基礎,體現各界別各族群均衡參與,更符合香港的歷史傳統和現實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州社團總會常務會副主席孟麗紅
新選舉制度將重塑香港政治格局,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為回歸“一國兩制”初心、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奠定良好基礎。
新的選舉委員會選委構成,增加了香港基層社團、青年群體及婦女等的代表,塑造了一個更能均衡代表香港各階層利益又能代表“一國兩制”整體利益的選舉委員會,有利於各階層發聲,彌補香港現有政策的不足。期待選出有能力、有擔當、真正為香港市民福祉著想的管治人才,推動香港全方位邁向新未來。
高投票彰顯民眾認同
根據選舉安排,全港共設有5個一般投票站及1個專用投票站。各投票站秩序井然,選民和工作人員均遵守防疫規定,投票活動有序進行。香港特區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宣佈,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整體投票率近九成,投票人數4380人。法律界、科技創新界、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投票率達百分百。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
作為科創界人士,看到如此高的投票率,我欣喜不已。這足以看出大家對新選舉制度身體力行的肯定與支持。在科技創新界,此次是對14個委員席位進行投票,選票共有54張,均由團體代表來投票。
有人認為,只有民選才具代表性,我很反對這個觀點。恰恰是完善的新選舉制度,能夠充分考慮到更廣泛的代表性和民意基礎,這些具有選票資格的團體,都代表了相應領域的群眾意見。我歸納了一下,他們主要分為3個類別:國家研究中心在香港的重點研究室、專業團體、香港特區政府科技專業的應用中心,可以說,他們充分代表了產、學、研3個階段,具有非常強的代表性和專業性。
而此次投票選舉產生的14位委員,同樣代表了科創界的不同崗位。他們中有的來自生物科技、金融科技、醫療科技等崗位,有的來自資訊科技、高等教育等,覆蓋了科創發展的各個方向,對於這個領域的切實問題也更有發言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委員黃英豪
以法律界為例,共有30個席位,其中9個由本人擔任會長的中國法學會港區理事協會提名,6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港方委員出任。還有15個是由包括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等30個香港法律界團體選舉產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由香港基本法委員會6位港方委員擔任當然委員,加上中國法學會這樣的全國性政法團體港區理事佔有9個席位,可以幫助香港法律界更全面瞭解國情,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選委新職責更需責任擔當
全國政協委員、紫荊黨主席李山
第一次擔任選委會委員,見證了香港政制史的嶄新時刻,可以用8個字形容當下的心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這次選舉貫徹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彰顯了新選制的進步性、優越性,充分體現了“均衡參與”和“協商民主”原則,是在香港特色民主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香港已經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實際需要、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選舉制度,此次選委會的變化,不僅是人數增加了,職能也增加了,選舉委員會委員除依法選舉產生行政長官候任人外,還擔負著參與提名全部立法會議員候選人並直接選舉產生部分立法會議員的新職責,重任在肩。
作為選委,我們必須要本著對國家、對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行使民主權利,要努力為香港繁榮穩定把好關。這樣的職責使命,需要我們做足功課,充分瞭解候選人,明確認識選舉標準,更要深知香港不同發展時期對人才的真正需求。我們要確保選出立場堅定、擔當作為、為民愛民、管治能力強的愛國者,肩負起新時代治理特別行政區的歷史重任。
過去,反中亂港勢力不斷設置並操控各種政治議題,如今,新選舉制度的落實,減少了泛政治化的無謂紛爭和社會內耗,可以更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期待香港以此為起點,逐步回歸正常社會,在新選舉制度保障下,扶正祛邪、選賢任能,齊心創造美好未來。
全國政協委員陳清霞
作為香港選委會第五界別的委員,我深刻感受到肩上重擔的分量,忠誠履職的責任。
我們必須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認真研判每位候選人,把符合“愛國者”條件、具有較強管治能力的人選進特區政府管治架構。要發揮橋樑作用,從更高的站位扎實做好香港與內地的溝通、融合工作,使更多的市民瞭解認識國家對香港發展規劃定位,深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發揮專業作用,國家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開拓更多渠道和方式,把香港優勢發揮得更好,使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同時更好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同時要發揮“貼地”作用,傾聽民意訴求、聚焦民生問題是選委的本職。
新選舉制度的實施,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和前海方案,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原文刊登於
2021年9月23日《人民政協報》
第8版華聲·港澳僑專版
在原文基礎上進行改編
作者丨人民政協報記者 徐金玉 劉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