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表示,施政報告以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思維,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第一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概念及策略思維上大幅度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行動綱領,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謀定新方略。北部都會區集合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對粵港澳企業來說包含了龐大機遇,希望未來特區政府和粵港澳的企業家一起將願景和機遇逐步化為現實。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連同繼續發展的金融服務重點“維港都會區”,這個“南金融、北創科”的“雙重心布局”,將更有效配置珍貴的土地和人才資源,引領相關的基建、設施和服務配套,營造更便捷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在此發展布局下,香港的南北兩端將呈“啞鈴式”的發展,盛載著兩大經濟引擎,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打破以往“南重北輕”及“職住不平衡”的情況,並可改善現時南下的交通壓力。政府會馬上展開相關工作,研究跟進其中建議。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北部都會區對香港長遠發展非常重要,是投資而非單純支出,可以透過融資等不同方式籌集資金,不擔心“北部都會區”會對本港構成財政負擔。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表示,本港地少人多是阻礙創科發展的瓶頸,今次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會與落馬洲或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並會聯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帶來創科發展機遇。
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表示,香港回歸多年以來,已經沒有新型的新市鎮去發展,而房屋問題亦受著土地的限制所困擾,對民生有很大的影響,北部都會區發展為香港經濟、土地供應提供願景及希望。前海與“北部都會區”不是互相競爭的關係,希望香港和深圳合作去發展,產生“1+1大於2”的協同效應。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希望為北部都會區發展制定流程時間表,要與大灣區經濟發展融合有時效性上關聯,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要一往直前做好發展,切勿再像過去一樣,受到程序、政治或社會的雜音所干擾,錯失良好的發展機遇。
經民聯主席、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除了有助解決香港市民的住房問題,更涉及香港未來的整體發展,投資發展亦將帶來充足可觀的回報,不應“未做先擔心”,建議政府可考慮推出債券,以紓緩現金流不足的壓力。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北部都會區的規劃,是歷史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選擇,將為新界北乃至整個香港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民建聯訪問了939名市民,84%受訪者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期望政府儘快落實具體細節,在執行部門及機制上作出優化,以精簡程序的方式壓縮發展時間,加快完成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成立“香港北部都會發展聯盟”,負責宣傳推廣北部都會區, 並且提供建議給政府參考,也期望能做到促進政府與民間交流的橋樑角色。
全國政協委員、新民黨常務副主席黎棟國認為,北部都會區屬香港未來鴻圖大計,計劃能切實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同時比鄰深圳高新科技地帶,有望加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新機遇、新景象,計劃充分顯示行政長官對解決香港住房問題花了極大心思。
香港中華總商會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設,透過地理特徵、經濟功能、生態環境、交通聯繫及發展政策等具體規劃,形成一個具規模的城市空間布局,既滿足本港經濟和民生發展需要,同時為強化香港與深圳合作做好積極部署,期望特區政府儘快公布都會區的具體細節,積極聽取社會各持份者意見,共同為香港長遠發展籌劃新方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認為,北部都會區這項極具前瞻性和現實意義的發展規劃有助於優化香港的空間布局,不但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地供應,還可為本港產業的多元發展締造機遇和條件,更可透過發揮港深優勢互補、激發邊境經濟的潛力,幫助香港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未來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表示,行政長官以更宏觀的角度,一定程度為香港未來發展作出勾畫,讓大家看到將來香港“維港都會區”“北部都會區”互相輝映的遠景,令人振奮。
香港工業總會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有助業界解決長久以來在港發展先進工業的土地掣肘,相信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將會助廠商更確實部署在港投資先進製造業,並善用邊境的地理優勢,與大灣區的產業群深度合作。
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北區區議會議員陳月明表示,打鼓嶺區是香港的一片“寶地”,居民希望該區得以發展,港府可以同深圳合作互助互利,推動人流、物流、經濟流,大力推動發展口岸經濟,帶動本港經濟發展。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前主席梁福元稱,希望政府用不同的方案去徵收土地,或者公私營合作發展,最好多徵詢鄉議局、鄉事和持份者意見。
北區鳳凰湖村原居民易渭東表示,有發展每個人都很開心,希望政府能跟村民溝通,商討如何安排讓農民不用搬遷。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1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趙欣
監製:姚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