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發布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紫荊》雜誌11月號發表署名解讀文章,介紹了特區政府發布營商環境報告的初衷、背景,以及香港可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的機遇。全文如下:
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中環商貿區(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香港多年來都是一個享譽全球的營商好地方,不但充滿機遇,還擁有獨特的優勢讓各地的投資者、企業可以把握這些商機。可是,近年外間不時被西方媒體傳播的不盡不實資訊所誤導,對香港的發展及營商環境存有一些誤解。所以我最近公布了《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希望把香港故事說好。具體來說,報告有三個目的:第一,以正視聽——就着一些錯誤的信息、扭曲的觀點,以客觀的事實作出反駁;第二,明確根本——將香港實存、客觀的優勢有系統地羅列出來,並闡述香港未來的發展機遇;第三,積極推介——幫助投資者(特別是外國投資者)了解香港的形勢和優勢。我樂見報告獲得廣泛的關注,並有不少正面的迴響。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
獨特制度優勢
香港過去的成功、今天的發展和未來的機遇,都離不開國家的發展和對香港的支持。近年國家發展一日千里,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幅提升,並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2020年內地生產總值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4.7萬億美元),首次突破百萬億大關。隨着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國家與其他經濟體的經貿聯繫不斷加深,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內地佔全球生產總值的比重(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會由2020年的18.3%,進一步上升至2026年的20.2%,反觀美國和歐盟在2026年的比重將分別下跌至約15.0%及14.0%左右。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聯合國大會中所言,“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中國的崛起,為全世界帶來的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9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在副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右)陪同下就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於添馬政府總部會見傳媒(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香港作為聯繫國家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超級聯繫人”,可以為國家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功能,是國家無可替代的一道重要門戶。本地以至海外的企業和投資者都能透過香港,利用國家給予香港《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其他便利措施“走進內地”,獲得龐大的商機。內地企業也可利用香港作為跳板,把業務拓展至海外其他地方。這讓香港在助力國家發展時,也為自身創造更多機遇。
香港能夠把握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契機,實有賴“一國兩制”賦予的獨特制度優勢,令香港擁有一套與國家其他城市不同的經濟制度。香港在基本法下保留了商業世界熟悉的普通法制度,尊重法治、司法透明且獨立。基本法同時鞏固了香港其他固有優勢,包括單獨關稅區、自由港政策、資金和資訊自由流動、簡單低稅制、廉潔和高效的政府、健全的規管制度、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再加上我們蓬勃而穩健的金融體系;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及數碼電訊設施;人才匯聚;多元化的國際大都會生活和區位優勢等,為香港建構了一個獨特和優越的營商環境。
國安法實施有利投資環境
不過,以上的營商優勢須在社會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發揮。2019年的“黑暴”,令香港社會動盪不安,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挑戰“一國兩制”底線,一度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及投資前景造成嚴重損害。可幸的是,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中實施,香港社會迅速回復安寧穩定,市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得以恢復,也增強了本地和海外投資者的信心。隨後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為“愛國者治港”的全面落實提供堅實保障,並提升特區政府的治理效能,讓“一國兩制”得以行穩致遠,為投資者提供更佳、更穩定的營商和投資環境。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本地商界普遍表示認同及支持,認為有利投資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多個研討會、民意調查和不少社會領袖在報章的撰文均反映商界的正面迴響。另外,美國、奧地利、英國和馬來西亞等外國商會經過實際觀察和特區政府的深入解說後,亦大幅消除了原先的擔憂,並認同香港未來機遇處處,對國際企業來說繼續是理想的營商地方。我們也見到不少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等,在過去一年多繼續擴充在港的業務。
鹿特丹時間9月29日,香港駐歐洲聯盟特派代表於“荷蘭香港友誼晚宴”上,向荷蘭企業家分享最新出版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最新數字顯示,母公司源自境外的駐港公司數目逾9,000家,另有3,700多家初創企業在港設立,兩者均創新高。這些公司涵蓋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以及來自不同地方,充分顯示外資企業、海外投資者對香港的營商環境繼續保持信心。今年5月,香港舉行了StartmeupHK 2021創業節,吸引了來自103個經濟體,近40,000名參加者,也印證香港對國際企業和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十四五”香港可擔起更重要角色
開拓更廣闊發展空間
隨著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中實施,香港社會迅速回復安寧穩定,市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得以恢復,也增強了本地和海外投資者的信心。圖為香港市民在街邊店鋪選購服裝(圖:中新社)
乘着上述各項競爭優勢,香港在國家“十四五”時期必可擔起更為重要的角色,並可開拓更廣更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八個中心的國際競爭力,當中除了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四個傳統中心的地位之外,還包括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四個新興領域的建設和發展。行政長官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也提出多項舉措,支持香港在這八個方面更好地把握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扣進國家經濟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讓香港企業和在港投資者能更容易地開拓內地龐大的內需市場。近期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為香港的創科、金融和其他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新機遇。為進一步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的經濟合作,特區政府已宣布將構建面積達300平方公里、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北部都會區,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的經濟定位一直都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國家的支持,“一國兩制”的護航,香港定能繼續繁榮發展,為在港經營的不同企業,提供源源不絕的商機。
(大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1月號
編輯:趙欣
校對:魏小旋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