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峰回顧五年議會工作:國安法給予香港安定平安的環境
張華峰表示,任金融服務界別的立法會議員已經兩屆,回望過去,「佔中」及2019年黑暴最令他印象難忘,這兩個事件對香港的經濟及社會民生破壞甚大,所幸香港國安法落實,社會由亂轉治,市民能夠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開始專心發展經濟。他表示,香港國安法的訂立,給予香港回歸以來最安定、最平安的環境,亦是給予我們一個最好的時機。

經民聯副主席、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馮沛賢 攝)
張華峰說,立法會換屆選舉屬完善選舉制度後,三場選舉中最大規模的一場選舉,逾447萬選民可以投票,議席亦擴大至90席。張華鋒表示,期望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社會各界可以透過共同努力,一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大灣區的規劃及政策配合,與香港金融業發展息息相關,作為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鋒表示,現時兩地的投資者已經可以互聯互通,並進行股票交易,相繼落實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北向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於今年9月推出,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和港澳合資格居民可通過各自的銀行體系建立的閉環式資金管道,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這些都是金融服務界多年來一直爭取的成果。
張華鋒提及,業界過往一直對打進大灣區無從入手,因門檻過高及手續繁複。張華鋒表示,經民聯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相信有關建議有助香港業界開拓大灣區業務,及加快推進大灣區金融一體化,金融機構取得認證許可後,可在大灣區9個城市自由營業,避免於不同地方展開業務時須重新申請各類牌照。香港的房屋及土地問題嚴重,身為經民聯副主席,張華鋒表示,經民聯一直關注有關問題,「北部都會區」規劃的推出,新界北的土地規劃為香港帶來機會,土地的供應有助告別劏房及「籠屋」等情況,提供更理想的居住環境。
「攬炒派過去控制議會,令不少議案未能順利通過,大批撥款未能通過,傷害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整體利益,是香港回歸以來最不光彩的事情!」今屆立法會在中央頒布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議會效率大大提升,不少議案得以通過。然而,張華峰表示,受疫情影響,現時不少發展商無法前往大灣區參與發展,議會期內亦未能爭取,對此感到遺憾。他期望不久的將來,在各方配合下,香港的發展商不單可以走進內地的金融市場,並能進軍前海,與前海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相信亦是金融服務界議員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另一方面,張華鋒認為政府今後需要完成23條的立法工作,不單完成憲制責任,更是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五年的任期,驀然回首,張華峰慨嘆疫情的影響之深,加上通關遲遲未能實現,對香港造成極大的傷害,希望特區政府加強與內地的溝通,盡快促成兩地在「健康碼」方面的共識,最低是達至大灣區通關的目標,讓香港的經濟得以盡快復甦。
來源:文匯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