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發揚獅子山精神,著力搞好經濟建設,加快“再工業化”進程,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香港要快馬加鞭、發奮圖強,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文|香港 孫少文
孫少文
香港的工業和製造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大規模遷移到珠三角地區,這是當時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香港土地資源緊缺,人力成本高,不適宜發展大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跨入二十一世紀,香港乃至世界整體的經濟環境,都發生很大變化,隨著製造業開始向智能製造轉型,勞動密集型工業亦升級為高增值、高附加值的技術型產業。香港作為國際經貿中心,背靠內地,面向世界,擁有完善的金融和知識產權服務體系,能為技術型企業在融資、向外擴容和向內擴展方面提供諸多便利,這些都令 “遷出去” 的工業、製造業有了 “走回來” 的可能性和可行性。2015年全國兩會,我提交提案,建議 “加快在港建設國際高新工業園區、打造香港成為世界科技之都”,提出通過 “再工業化”,發展高端製造業和創科產業,培植催生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亦可藉此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貿易、航運和物流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的行業優勢,進而保持優勢、延續優勢。
特區政府在2015年底成立創新科技局,更在2016年首次將 “再工業化” 列入施政報告。事實上,回顧過往二十多年,政府一直嘗試推動創科產業,從1998年組建創新科技委員會起,先後成立創新科技署、五個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園、應用科技研究院等,然而實質的收效不大。根據政府統計數據,2008年創新及科技產業佔GDP的比重為0.7%,逾十年後至2019年僅微升至0.9%。如何突破瓶頸,發展創科產業,亟待破局。
對標“十四五”規劃 找準癥結做實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賦予香港新的定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香港的分工定位一脈相承,體現國家對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期待和決心。同期更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如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等等。可以說,香港正迎來發展創科產業的最好時機。要把握機遇,主動求變,找準癥結,調整和明確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做到既有長遠藍圖,也有短期目標;時間上遠近結合,規模上大小結合;力求對行業、市場的實際需求作出快速回應和反應,下功夫切實發揮香港的自身優勢,才能真正融入大灣區發展,助力國家的“雙循環”建設。
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提起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最受關注的當屬河套地區的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全面建成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創科平台,預計每年對經濟的貢獻可達520億港元,能創造約5.2萬個職位;第一批設施預期在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毋容置疑,這是香港乃至大灣區創科產業未來的重頭戲,但見效需時。香港過往的產業結構單一,製造業空心化,缺乏產業鏈,都是制約創科產業發展的客觀存在。但問題既然不是一天形成的,亦不能單靠某個項目解決。創科產業的發展藍圖有遠景、中景和近景,應該從整體上把握。如果說河套地區規劃是遠景和中景項目,那麼“再工業化”則是近景,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積極推動。
“再工業化” 不是重新搞大規模生產製造,而是鼓勵和扶持以創新科技和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香港本地亦有不少這種類型的企業,佔地規模小,附加值高,能帶動研發需求,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在上下游產業鏈中有一定基礎。以這類企業為切入點,同時發揮香港在科研、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優勢,加快以高端製造、精密製造為主體的“再工業化”進程,帶動創科產業發展,逐步形成產學研一體的本地產業鏈,亦是為河套項目全面落成熱身和做好準備。
全面提升管治效能
政府在2016年已將“再工業化”作為工作重點寫入施政報告,亦調配土地資源,推出優惠政策,以土地開發成本的價格為高科技產業提供土地及設施,如本港科技園下屬的位於大埔、元朗和將軍澳的三個工業邨就是一例。同時亦為扶持“再工業化”推出資助項目,如“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等,唯獨收效較理想水平仍有距離。有媒體報道指,工業邨內已發展樓宇的平均地積比率只達到最高整體地積比率的一半左右,三個工業邨的空置率都不低,由3.8%至12.5%不等。而另一邊,不少希望在港發展智能製造和科技創新的企業苦於空間限制,難以擴展。社會對“再工業化”的成效質疑,指工業邨的土地資源若不能善用,則應考慮改變用途,改建為住宅。民生住房問題要解決,但從長遠看,保障工業邨的土地資源供應,支持和推動“再工業化”進程,促進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仍是必要和必須的。通過“再工業化”的過程,令香港自身具備一定潛力的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打造一個新的產業集群,這些對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估量,將逐步進化為香港新的產業支柱,給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則反映政府需全面提升管治效能,充分利用好土地資源,將資源調撥給有需要的企業,實現精準扶持,才能真正把“再工業化”的資源投入,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增長動力,發揮應有的建設效益。事實上,包括土地資源在內的各類資助的申請流程和審批手續都應該儘量簡化,提高行政效率。業界一直有聲音表示,政府雖然有資助計劃,但申請過程複雜,審批時間長,輾轉之後已錯失最佳時機,令資助項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內地近年來一直積極推動簡化公共及其他政府服務的手續和行政流程,取得積極成效。毗鄰香港的深圳就採用一站式服務的方式,從行政管理到審批制度上創造便利條件,大幅縮短各類申請的處理時間,值得學習和借鑒。無論是土地資源還是資助申請,政府均應適時作出檢視和調整,以變應變,與時俱變,才能與時俱進。
不久前特區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順利進行,為落實“愛國者治港、良政善治”邁出堅實的一步。良政善治的落腳點就在於為經濟民生、為社會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辦具體事情。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政府要盡力全面提升管治效能。
為青年人提供多元發展機會
加快“再工業化”不僅有助改善香港存在已久的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亦能對香港社會的長期發展帶來多重效益:通過為本地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機會,激發青年人的創新精神,鼓勵青年人創業,為其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將從根源上解決青年人所面臨的發展問題。
論及創科產業的人才資源問題,一方面是吸納海外人才、一方面是鼓勵本港人才到大灣區發展。這的確是一種途徑,但除了這種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也要儘可能創造優質的本地就業機會。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香港八所大學每年的畢業生約為2.8萬人,當中約有20%的人修讀資訊科技或工程與科技專業,與創新科技產業密切相關。這接近6,000人的畢業生全部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尋找就業機會並不現實,必然有一部分因為自身的客觀原因,選擇留港發展。 “再工業化”則為這一類畢業生中有志投身創科產業、並希望留港發展的年輕人入行提供了機會。
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吸引不同年齡的學生和各界精英參賽。決賽和總決賽於10 月15 及16 日舉行,讓創科人才展示各種創新方案(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在創科人才資源上,要以分流、分層、多元、多渠道的方式,提供不同發展機會,留在香港發展亦可,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發展亦可;可以繼續留在高校內從事科研,或是直接進入產業鏈的某個環節;個人自主創業可以,到現有的創科企業內謀求發展亦可以。加快“再工業化”進程,一方面是通過發揮香港在科研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地方,以創新科技為依託的智能生產,在本地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培養本地的科創產業氛圍。隨著大灣區內創科產業的不斷發展和融合,從長遠有助於灣區內創科人才的自有流動和流通,從而帶動整個灣區內創科產業的協同發展。
國家全力支持 香港亦當自強
在東京奧運會上,香港代表團取得了一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充分體現出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和引以為豪的獅子山精神。香港亦要發揚這種獅子山精神,著力搞好經濟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再工業化”進程,發展科技創新產業,走進內循環、促進外循環。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十四五”規劃,國家為香港的發展和持續繁榮穩定,創造了有力的環境和條件。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所需,國家所長。香港有著“一國兩制”的優勢,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香港亦當快馬加鞭、發奮圖強;提升管治效能,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1月號
編輯:趙 欣
監製:高 峰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香港要發揚獅子山精神,著力搞好經濟建設,加快“再工業化”進程,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香港要快馬加鞭、發奮圖強,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文|香港 孫少文
孫少文
香港的工業和製造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大規模遷移到珠三角地區,這是當時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香港土地資源緊缺,人力成本高,不適宜發展大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跨入二十一世紀,香港乃至世界整體的經濟環境,都發生很大變化,隨著製造業開始向智能製造轉型,勞動密集型工業亦升級為高增值、高附加值的技術型產業。香港作為國際經貿中心,背靠內地,面向世界,擁有完善的金融和知識產權服務體系,能為技術型企業在融資、向外擴容和向內擴展方面提供諸多便利,這些都令 “遷出去” 的工業、製造業有了 “走回來” 的可能性和可行性。2015年全國兩會,我提交提案,建議 “加快在港建設國際高新工業園區、打造香港成為世界科技之都”,提出通過 “再工業化”,發展高端製造業和創科產業,培植催生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亦可藉此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貿易、航運和物流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的行業優勢,進而保持優勢、延續優勢。
特區政府在2015年底成立創新科技局,更在2016年首次將 “再工業化” 列入施政報告。事實上,回顧過往二十多年,政府一直嘗試推動創科產業,從1998年組建創新科技委員會起,先後成立創新科技署、五個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園、應用科技研究院等,然而實質的收效不大。根據政府統計數據,2008年創新及科技產業佔GDP的比重為0.7%,逾十年後至2019年僅微升至0.9%。如何突破瓶頸,發展創科產業,亟待破局。
對標“十四五”規劃 找準癥結做實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賦予香港新的定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香港的分工定位一脈相承,體現國家對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期待和決心。同期更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如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等等。可以說,香港正迎來發展創科產業的最好時機。要把握機遇,主動求變,找準癥結,調整和明確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做到既有長遠藍圖,也有短期目標;時間上遠近結合,規模上大小結合;力求對行業、市場的實際需求作出快速回應和反應,下功夫切實發揮香港的自身優勢,才能真正融入大灣區發展,助力國家的“雙循環”建設。
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提起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最受關注的當屬河套地區的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全面建成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創科平台,預計每年對經濟的貢獻可達520億港元,能創造約5.2萬個職位;第一批設施預期在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毋容置疑,這是香港乃至大灣區創科產業未來的重頭戲,但見效需時。香港過往的產業結構單一,製造業空心化,缺乏產業鏈,都是制約創科產業發展的客觀存在。但問題既然不是一天形成的,亦不能單靠某個項目解決。創科產業的發展藍圖有遠景、中景和近景,應該從整體上把握。如果說河套地區規劃是遠景和中景項目,那麼“再工業化”則是近景,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積極推動。
“再工業化” 不是重新搞大規模生產製造,而是鼓勵和扶持以創新科技和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香港本地亦有不少這種類型的企業,佔地規模小,附加值高,能帶動研發需求,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在上下游產業鏈中有一定基礎。以這類企業為切入點,同時發揮香港在科研、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優勢,加快以高端製造、精密製造為主體的“再工業化”進程,帶動創科產業發展,逐步形成產學研一體的本地產業鏈,亦是為河套項目全面落成熱身和做好準備。
全面提升管治效能
政府在2016年已將“再工業化”作為工作重點寫入施政報告,亦調配土地資源,推出優惠政策,以土地開發成本的價格為高科技產業提供土地及設施,如本港科技園下屬的位於大埔、元朗和將軍澳的三個工業邨就是一例。同時亦為扶持“再工業化”推出資助項目,如“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等,唯獨收效較理想水平仍有距離。有媒體報道指,工業邨內已發展樓宇的平均地積比率只達到最高整體地積比率的一半左右,三個工業邨的空置率都不低,由3.8%至12.5%不等。而另一邊,不少希望在港發展智能製造和科技創新的企業苦於空間限制,難以擴展。社會對“再工業化”的成效質疑,指工業邨的土地資源若不能善用,則應考慮改變用途,改建為住宅。民生住房問題要解決,但從長遠看,保障工業邨的土地資源供應,支持和推動“再工業化”進程,促進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仍是必要和必須的。通過“再工業化”的過程,令香港自身具備一定潛力的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打造一個新的產業集群,這些對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估量,將逐步進化為香港新的產業支柱,給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則反映政府需全面提升管治效能,充分利用好土地資源,將資源調撥給有需要的企業,實現精準扶持,才能真正把“再工業化”的資源投入,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增長動力,發揮應有的建設效益。事實上,包括土地資源在內的各類資助的申請流程和審批手續都應該儘量簡化,提高行政效率。業界一直有聲音表示,政府雖然有資助計劃,但申請過程複雜,審批時間長,輾轉之後已錯失最佳時機,令資助項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內地近年來一直積極推動簡化公共及其他政府服務的手續和行政流程,取得積極成效。毗鄰香港的深圳就採用一站式服務的方式,從行政管理到審批制度上創造便利條件,大幅縮短各類申請的處理時間,值得學習和借鑒。無論是土地資源還是資助申請,政府均應適時作出檢視和調整,以變應變,與時俱變,才能與時俱進。
不久前特區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順利進行,為落實“愛國者治港、良政善治”邁出堅實的一步。良政善治的落腳點就在於為經濟民生、為社會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辦具體事情。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政府要盡力全面提升管治效能。
為青年人提供多元發展機會
加快“再工業化”不僅有助改善香港存在已久的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亦能對香港社會的長期發展帶來多重效益:通過為本地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機會,激發青年人的創新精神,鼓勵青年人創業,為其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將從根源上解決青年人所面臨的發展問題。
論及創科產業的人才資源問題,一方面是吸納海外人才、一方面是鼓勵本港人才到大灣區發展。這的確是一種途徑,但除了這種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也要儘可能創造優質的本地就業機會。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香港八所大學每年的畢業生約為2.8萬人,當中約有20%的人修讀資訊科技或工程與科技專業,與創新科技產業密切相關。這接近6,000人的畢業生全部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尋找就業機會並不現實,必然有一部分因為自身的客觀原因,選擇留港發展。 “再工業化”則為這一類畢業生中有志投身創科產業、並希望留港發展的年輕人入行提供了機會。
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吸引不同年齡的學生和各界精英參賽。決賽和總決賽於10 月15 及16 日舉行,讓創科人才展示各種創新方案(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在創科人才資源上,要以分流、分層、多元、多渠道的方式,提供不同發展機會,留在香港發展亦可,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發展亦可;可以繼續留在高校內從事科研,或是直接進入產業鏈的某個環節;個人自主創業可以,到現有的創科企業內謀求發展亦可以。加快“再工業化”進程,一方面是通過發揮香港在科研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地方,以創新科技為依託的智能生產,在本地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培養本地的科創產業氛圍。隨著大灣區內創科產業的不斷發展和融合,從長遠有助於灣區內創科人才的自有流動和流通,從而帶動整個灣區內創科產業的協同發展。
國家全力支持 香港亦當自強
在東京奧運會上,香港代表團取得了一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充分體現出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和引以為豪的獅子山精神。香港亦要發揚這種獅子山精神,著力搞好經濟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再工業化”進程,發展科技創新產業,走進內循環、促進外循環。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十四五”規劃,國家為香港的發展和持續繁榮穩定,創造了有力的環境和條件。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所需,國家所長。香港有著“一國兩制”的優勢,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香港亦當快馬加鞭、發奮圖強;提升管治效能,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1月號
編輯:趙 欣
監製: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