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陳建業
自從《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由亂轉治,絕大多數市民的人權和自由絲毫不受影響。惟近期個別傳媒組織手握寥寥「調查問卷」,炮製了毫無公信力的「報告」,又以個別員工未獲港府續批工作簽證,試圖把個別事件牽扯到「香港新聞自由受損」,恫嚇港人。
本月初,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發表調查報告,稱逾八成受訪者指工作環境惡化,促當局「重拾記者信心」云。但同日下午,外交部駐港公署發文,嚴正警告FCC立即停止以新聞自由為名詆毀香港法治,直指FCC炮製毫無公信力的「報告」,強調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凌駕法律之上的新聞自由。事實上,FCC相關「問卷調查」僅收回99份回覆,代表性令人存疑。
近日,英國期刊《經濟學人》一名駐港記者未獲港府續批工作簽證,有傳媒又將事件牽扯到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入境處一如以往不評論個別個案,只重申會按照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申請個案,惟記協即上綱上線,揚言擔心並非個別事件,而是「收緊外媒報道」,更稱本港「亞洲國際都會」品牌勢必褪色。
可幸,外交部發言人在北京明確表態,以正視聽,強調簽證事務是一國主權,香港特區政府有權依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就簽證申請作出決定。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進入香港的境外新聞媒體及從業者有增無減,以《經濟學人》為例,一年來該機構在港外籍員工人數更創下了22%的增幅。
數字不會說謊,在資訊爆炸的世代,香港人必須學會查明真相,明辨是非。就連傳媒的報導、調查和「指控」,我們也要用心推敲,小心求證,免得道聽途說,自亂陣腳。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
編輯:張桔馨
審稿: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