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將於12月1日出版的《紫荊》雜誌12月號發表獨家署名文章,他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家踐行融合而不脫鉤的布局,香港作為連通世界、推動共贏的戰略角色更形重要。中央先後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讓香港得以重回正軌。對金融市場而言,政治及社會穩定重整及鞏固了我們發展的基礎,讓我們可以繼續憑著“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有地位順風前行。放眼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及綠色金融將會是香港金融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將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要素,促成資本有效配置,與市場共同抓緊這兩大機遇。
文|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一國兩制”是一項偉大的制度設計和治理工程,中央以此堅定支持和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一國”是香港的根和本,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國家現代化的征程上,香港應始終以國家的發展利益為依歸,發揮其作為國際化、法治化和市場化經濟體的關鍵作用。“兩制”既給予香港獨有優勢,讓我們在制度上與全球接軌,以高度開放的商業環境及國際化的監管體系發展成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責無旁貸,應當在國家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作出獨一無二的貢獻。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家踐行融合而不脫鉤的布局,香港作為連通世界、推動共贏的戰略角色更形重要。中央先後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讓香港得以重回正軌。對金融市場而言,政治及社會穩定重整及鞏固了我們發展的基礎,讓我們可以繼續憑著“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有地位順風前行。放眼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及綠色金融將會是香港金融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將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要素,促成資本有效配置,與市場共同抓緊這兩大機遇。
調動市場供需積極要素
凝聚人民幣國際化動力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十四五”規劃綱要同時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我有信心人民幣未來會逐步發展成與國家經濟及綜合實力相匹配的貨幣,在國際貿易、投資及儲備等三大功能上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香港作為國家金融開放的南大門,絕對有條件以市場驅動的形式助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節奏。目前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存款的資金池規模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支付系統日均結算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都通過香港進行。在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項目上,滬深港通北向日均交易金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北向債券通的日均交易金額亦近280億元人民幣,參與的機構投資者總數近3,100家。可以說,無論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外循環”,還是涉及跨市場的互聯互通內外“雙循環”,香港都在發揮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積極作用。
目前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都通過香港進行(圖: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展望未來,多個宏觀趨勢將持續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展。首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展示了強大韌性,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仍表現疲弱的情況下率先重拾增長動力。實體經濟的優秀表現有助增強人民幣及境內市場資產的吸引力。同時,相較於發達國家的零利率或負利率及量化寬鬆政策,我國貨幣政策始終以負責任的態度保持合理正常,匯率均衡穩定,國債亦提供正收益率。此外,國家積極完善金融開放的政策和制度,擴大互聯互通投資渠道,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便利友好的投資環境。富時羅素公司於10月底正式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就是國際投資界對國家持續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投下的信心一票。
富時羅素公司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就是國際投資界對中國持續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投下的信心一票。圖為11月10日,北京市民在銀行門口排隊取號,準備認購儲蓄國債(圖︰龐錚錚/ 視覺中國)
香港未來會用好廣闊的人民幣資金池及活躍的流動性,在以上多個宏觀趨勢的配合下,積極研究在離岸市場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的需求,繼續協助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其中,我們要以市場主導的方向為香港人民幣證券帶來新需求,值得認真研究的是允許“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幣計價,包括有關措施的技術可行性,並同時與內地相關部門開展商討。參與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為本,將人民幣計價股票納入“港股通”南向交易可減低內地投資者交易時要將人民幣轉為港幣的匯兌風險,提升交易價格的確定性,同時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的規模和流動性,長遠可以促進其他類型人民幣產品在港的發展。我們同時會仔細研究便利港幣及人民幣股票櫃台間的交易套利活動,以確保雙幣股票價格的均衡及一致性,構建人民幣計價股票在離岸市場的有效定價機制。
在人民幣計價股票以外,我們亦將進一步建設及優化香港的金融基建,以更好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由財政司司長率領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將提出路線圖及具體措施完善我們的債券市場,例如提升我們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和優化其服務,增強我們人民幣金融基建的競爭力。同時,我們亦將檢視整個債券市場的“生態系統”,包括在發行、買賣、清算、掛牌、托管及稅務等各個關鍵範疇找出優化空間,確保我們的債券金融基建得到整全提升,確保我們具足夠的負載力支持長遠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此外,有見內地資本市場發展廣受投資者認可,繼去年11月公布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納入“核准證券交易所”名單,便利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投資內地A股後,我們下一步亦將便利強積金投資於內地政府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更多內地金融產品以豐富香港強積金的投資選項。
港府帶頭發展綠色金融
服務國家減碳轉型需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應當專注於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立可持續的永動增長引擎。綠色金融在其中可發揮關鍵作用,以資本為力量推動公共和私人機構向碳中和轉型。在“30、60”碳達峰及碳中和的重要決策引導下,國家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為金融市場發展打開了新的綠色篇章。在近期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期間召開的可持續金融國際平台(IPSF)年會上,人民銀行與歐盟委員會相關部門共同牽頭完成了《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報告——減緩氣候變化》。報告包含了中歐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目錄所共同認可的、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顯著貢獻的經濟活動清單,目前版本覆蓋了包括能源、製造、建築、交通、固廢和林業六大領域的主要經濟活動。目錄的發表對推動中歐綠色投融資合作、引導跨境氣候投融資活動、降低跨境交易的綠色認證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可推動提升全球可持續金融分類標準的可比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近年也將綠色金融發展定位為金融業的增長亮點。特區政府帶頭參與發行綠色債券,先後多輪發行共融資超過72億美元,為綠色項目進行融資,以改善環境和推動香港的低碳經濟發展。有見香港特區政府發行的綠色債券廣受國際投資者歡迎,財政司司長在今年初發表的預算案宣布將計劃的發行金額上限倍增至2,000億港元,讓特區政府可在2021-22財政年度起的五年內,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更多綠色債券,有助香港力爭於2050年前實現行政長官早前定下的碳中和目標。此外,持續發行綠色債券也為我們探索更多發行形式及幣種提供了空間,最近香港特區政府就首次發行了綠色人民幣債券,獲國際投資者超額認購,也為人民幣離岸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新基準。未來我們亦計劃推出綠色零售債券,讓市民能直接參與其中。
近期深圳市作為首個內地市政府來港發債(圖: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持續發展香港的綠色金融市場,增加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亦有助於我們貢獻國家,推動中外資本市場的共融互利發展。近期深圳市作為首個內地市政府來港發債,令人鼓舞,總發行規模50億元人民幣中39億元為綠色債券,體現了港深兄弟城市共同努力,推動國家綠色發展的重要成果。香港特區政府十分歡迎這次發行,就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發行的債務票據所支付的利息和獲得的利潤,我們計劃豁免徵收其利得稅。我們也期待更多內地機構來港發行綠色債券,以香港作為窗口引入國際資金推動國家高質量綠色發展。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
編輯:邸倩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