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無論順境逆境,在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災難面前,“中國援助”從未缺席。自1950年起,中國援外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事業,實現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正式組建成立,開啟中國援外事業新的氣象。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他表示,中國援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贈人玫瑰、滿手留香,也收獲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和傾情相助。
文|本刊記者 馮琳
羅照輝
承載濃濃情誼
結出累累碩果
記者: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即開啟了對外援助工作,截至目前中國對外援助事業的整體情況如何?
羅照輝:中國援外事業從1950年到今天,已經走過了71年的光輝歷程,承載著濃濃的情誼,結出累累的碩果。從坦贊鐵路到喀喇昆侖公路,從雜交水稻到菌草種植,從青蒿素到新冠疫苗,都是中國援助的靚麗名片和見證。大家看到疫苗援助包裝上的“China Aid”,就是中國的名片。
援外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輝煌篇章。迄今,中國已向160多個國家提供了各種類型的援助,包括實施數千個成套和物資援助項目,開展了上萬個技術合作和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各類人員40多萬人次,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們援外人一代代的艱苦努力,離不開我們援外戰線各個部門的接續奮鬥。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事業在既有的基礎上,開辟了新前景,取得了新成就。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理念持續創新。習近平主席以寬廣的胸懷、全球的視野,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倡議,以及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親誠惠容等理念。這些理念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結合了中國的傳統,比如“達則兼濟天下”“天下大同”等。我們對外援助就是為實現這些重要思想、踐行這些重要理念。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機制日臻完善。三年多前,中國政府專門組建了國際發展合作署,為促進對外發展合作提質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機制保障。我們還專門設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了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貢獻顯著擴大。我們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在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災難面前,“中國援助”從來沒有缺席。我們援助的重點是疫苗和抗疫物資,常規援助也沒有停止,特別是涉及國外民生的項目。考慮到這些項目的連續性以及受援國的迫切需要,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堅持做下去。當然,項目的安全問題、監管問題、反腐廉潔問題,我們一刻也沒有放松。還有一些援外的培訓項目,我們也從線下改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起伏,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在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我們不僅實現了抗疫和經濟恢復“雙領先”,而且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去年,我國向150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防護服、口罩、呼吸機等大批防疫物資。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向106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7億劑疫苗,為防控疫情、引領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我們援外事業“今天”的一道彩虹和光榮。
服務國內經濟建設
回饋國際社會善舉
記者:中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還要不遺餘力地開展對外援助?
羅照輝: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高度重視並積極開展對外援助,首先是為了踐行習近平外交思想。人類共享一個地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習近平主席創造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我們援外工作就是朝著努力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在人類進步事業中的崇高體現。
第二,為了鞏固和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擴大朋友圈,謀求共同繁榮發展。當前國際形勢不太平,冷戰思維、意識形態紛爭從來沒有停歇。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開展對外援助,引領南南合作,凝聚發展共識,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日益上升。
第三,為了服務國內經濟建設,深化改革開放。援外在幫助受援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有效帶動我國的優質產品、先進技術、行業標準“走出去”。援外帶動我國與受援國的貿易投資合作,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全方位交往,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作用十分突出。
第四,為了回饋國際社會善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建黨、成立和發展提供了無私幫助,馬林、白求恩、柯棣華等一些重要國際友人遠道來華提供援助。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很大支持。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巴基斯坦軍方朋友提出派醫療隊到汶川去,我說那個地區接待條件有限,他們說沒有關係,我們喝水、吃菜、吃樹葉也要去幫助中國兄弟。與此同時,贈人玫瑰、不求回報,的確是滿手留香,收獲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和傾情相助。在今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西方借涉疆、涉港等問題對我國進行無端的攻擊,90多個國家仗義執言,這是鮮活的例證。
援外要處理好“贈玫瑰”和“留餘香”的辯證關係,贈和不贈,贈什麼,什麼時候贈,是有意栽花汲取餘香,還是無心插柳享受餘香,都值得認真思考。我國援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取得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多重效益,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將繼續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引領,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宗旨,以正確義利觀為原則,以服務總體外交、共建“一帶一路”為使命,繼續兼顧雙邊與多邊,結合軟援助和硬援助,統籌無償和優貸,注重項目實施和監督評估,不斷開創援外事業的新輝煌。
我們在傳統的雙邊援助基礎上,加大同西方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積極探討開展多邊合作、三方合作。我們在開展成套項目的同時,注重授人以漁,推動人力資源培訓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把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組合使用,降低項目融資成本。加強項目全鏈條監管,防範廉政風險,提高項目質量,注重項目後期評估,確保援外可持續發展。
呈現新氣象
展現新作為 取得新成果
記者:中國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以來,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受到多方關注。作為新組建的政府部門,請您介紹一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具體職能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羅照輝: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已經成立三年半了。坦率來講,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在國外的知名度高於國內。具體來說,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是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擬定我國對外援助的政策規劃、確定援外項目、監督評估實施情況。比如這個項目是不是有必要、中間是不是有問題、效果怎麼樣、善後的管理等,都由我們來評估實施。我們還要統籌協調援外的重大事項,要推進援外方式的改革。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組建是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目的是要推進我國援外事業有新的氣象。我們成立3年多以來,邊改革、邊組建、邊運行,推動新時代援外工作呈現新氣象,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果。
11月17日,中國新一批援柬新冠疫苗運抵,柬首相洪森到機場迎接。圖為工作人員在柬埔寨金邊國際機場運輸中國援柬第七批新冠疫苗(圖:新華社)
一是保障外交大局碩果累累。以服務元首外交為首要,參與習近平主席一系列重大雙多邊外事活動,提出實現多項叫得響、接地氣的援助倡議和成果。
二是引領南南合作成效顯著。加強與受援國發展規劃對接,積極開展醫療衞生、教育文化、扶貧、能力建設等援助項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力量。我們攜手應對自然災害、糧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開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150多次。在抗疫援助的同時,推進一些應對水災、糧食危機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三是服務國內發展再譜新篇。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發揮對外援助的杠杆和導向作用,特別是以援促貿、以援促投資,以援促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受援國援建檢驗檢疫中心、提供海關商檢設備等。還結合受援國的需求,推動我國優質企業、產品、技術“走出去”。
四是國際交流合作亮點紛呈。舉辦了中國援外70周年、菌草援外20周年、南南基金和南南學院成立5周年等一系列重要的紀念活動,其中,習近平主席向菌草援外20周年以及南南基金和南南學院成立5周年這兩場活動都發來了賀信,充分彰顯了中國領導人和中國政府對南南合作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推動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決心。這些活動還得到了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機構的高度關注。
五是深化援外改革持續發力。貫徹援外工作的新思路,聚焦“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的項目。加強軟硬援助一體化設計,放大項目綜合效應。推動法規制度“立改廢”,正式印發了《對外援助管理辦法》等24項制度文件。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要求,建立了由25個單位組成的援外部際協調機制,加強對各領域、各部門援外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統一管理。我們在三年前,首次設立了監督評估司,就是為了確保我們的項目透明,確保我們的項目高質量,確保我們的項目乾淨、廉潔,每一個項目都要交出滿意的答卷。
美西方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和抗疫國際合作,對我們的詆毀和抹黑從來沒有停歇。新中國成立以來,700多位援外人員常眠在異國他鄉。我們援外工作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盡顯英雄氣概。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我們將繼續履職盡責、守正創新,推動援外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然,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71年來,我們援外工作堅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則,形成了鮮明的中國援外特色。一是堅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二是堅持重信守諾、務求實效。不開“空頭支票”,言必信,行必果。盡力而為,不當“救世主”。但只要是我們答應的事,不管困難多大,我們都全力以赴,有諾必踐,肯定完成。三是堅持聚焦發展、授人以漁。四是堅持開放包容、交流互鑒。
下一步,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將以健康為優先,全力支持抗疫國際合作;將以綠色為重點,不斷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將以民生為要旨,積極助力全球經濟復蘇;將以多邊主義為引領,持續優化發展合作領域的全球治理。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趙 欣
監製:嚴 駿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無論順境逆境,在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災難面前,“中國援助”從未缺席。自1950年起,中國援外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事業,實現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正式組建成立,開啟中國援外事業新的氣象。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他表示,中國援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贈人玫瑰、滿手留香,也收獲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和傾情相助。
文|本刊記者 馮琳
羅照輝
承載濃濃情誼
結出累累碩果
記者: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即開啟了對外援助工作,截至目前中國對外援助事業的整體情況如何?
羅照輝:中國援外事業從1950年到今天,已經走過了71年的光輝歷程,承載著濃濃的情誼,結出累累的碩果。從坦贊鐵路到喀喇昆侖公路,從雜交水稻到菌草種植,從青蒿素到新冠疫苗,都是中國援助的靚麗名片和見證。大家看到疫苗援助包裝上的“China Aid”,就是中國的名片。
援外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輝煌篇章。迄今,中國已向160多個國家提供了各種類型的援助,包括實施數千個成套和物資援助項目,開展了上萬個技術合作和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各類人員40多萬人次,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們援外人一代代的艱苦努力,離不開我們援外戰線各個部門的接續奮鬥。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事業在既有的基礎上,開辟了新前景,取得了新成就。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理念持續創新。習近平主席以寬廣的胸懷、全球的視野,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倡議,以及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親誠惠容等理念。這些理念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結合了中國的傳統,比如“達則兼濟天下”“天下大同”等。我們對外援助就是為實現這些重要思想、踐行這些重要理念。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機制日臻完善。三年多前,中國政府專門組建了國際發展合作署,為促進對外發展合作提質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機制保障。我們還專門設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了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貢獻顯著擴大。我們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在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災難面前,“中國援助”從來沒有缺席。我們援助的重點是疫苗和抗疫物資,常規援助也沒有停止,特別是涉及國外民生的項目。考慮到這些項目的連續性以及受援國的迫切需要,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堅持做下去。當然,項目的安全問題、監管問題、反腐廉潔問題,我們一刻也沒有放松。還有一些援外的培訓項目,我們也從線下改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起伏,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在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我們不僅實現了抗疫和經濟恢復“雙領先”,而且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去年,我國向150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防護服、口罩、呼吸機等大批防疫物資。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向106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7億劑疫苗,為防控疫情、引領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我們援外事業“今天”的一道彩虹和光榮。
服務國內經濟建設
回饋國際社會善舉
記者:中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還要不遺餘力地開展對外援助?
羅照輝: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高度重視並積極開展對外援助,首先是為了踐行習近平外交思想。人類共享一個地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習近平主席創造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我們援外工作就是朝著努力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在人類進步事業中的崇高體現。
第二,為了鞏固和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擴大朋友圈,謀求共同繁榮發展。當前國際形勢不太平,冷戰思維、意識形態紛爭從來沒有停歇。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開展對外援助,引領南南合作,凝聚發展共識,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日益上升。
第三,為了服務國內經濟建設,深化改革開放。援外在幫助受援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有效帶動我國的優質產品、先進技術、行業標準“走出去”。援外帶動我國與受援國的貿易投資合作,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全方位交往,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作用十分突出。
第四,為了回饋國際社會善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建黨、成立和發展提供了無私幫助,馬林、白求恩、柯棣華等一些重要國際友人遠道來華提供援助。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很大支持。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巴基斯坦軍方朋友提出派醫療隊到汶川去,我說那個地區接待條件有限,他們說沒有關係,我們喝水、吃菜、吃樹葉也要去幫助中國兄弟。與此同時,贈人玫瑰、不求回報,的確是滿手留香,收獲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和傾情相助。在今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西方借涉疆、涉港等問題對我國進行無端的攻擊,90多個國家仗義執言,這是鮮活的例證。
援外要處理好“贈玫瑰”和“留餘香”的辯證關係,贈和不贈,贈什麼,什麼時候贈,是有意栽花汲取餘香,還是無心插柳享受餘香,都值得認真思考。我國援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取得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多重效益,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將繼續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引領,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宗旨,以正確義利觀為原則,以服務總體外交、共建“一帶一路”為使命,繼續兼顧雙邊與多邊,結合軟援助和硬援助,統籌無償和優貸,注重項目實施和監督評估,不斷開創援外事業的新輝煌。
我們在傳統的雙邊援助基礎上,加大同西方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積極探討開展多邊合作、三方合作。我們在開展成套項目的同時,注重授人以漁,推動人力資源培訓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把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組合使用,降低項目融資成本。加強項目全鏈條監管,防範廉政風險,提高項目質量,注重項目後期評估,確保援外可持續發展。
呈現新氣象
展現新作為 取得新成果
記者:中國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以來,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受到多方關注。作為新組建的政府部門,請您介紹一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具體職能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羅照輝: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已經成立三年半了。坦率來講,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在國外的知名度高於國內。具體來說,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是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擬定我國對外援助的政策規劃、確定援外項目、監督評估實施情況。比如這個項目是不是有必要、中間是不是有問題、效果怎麼樣、善後的管理等,都由我們來評估實施。我們還要統籌協調援外的重大事項,要推進援外方式的改革。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組建是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目的是要推進我國援外事業有新的氣象。我們成立3年多以來,邊改革、邊組建、邊運行,推動新時代援外工作呈現新氣象,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果。
11月17日,中國新一批援柬新冠疫苗運抵,柬首相洪森到機場迎接。圖為工作人員在柬埔寨金邊國際機場運輸中國援柬第七批新冠疫苗(圖:新華社)
一是保障外交大局碩果累累。以服務元首外交為首要,參與習近平主席一系列重大雙多邊外事活動,提出實現多項叫得響、接地氣的援助倡議和成果。
二是引領南南合作成效顯著。加強與受援國發展規劃對接,積極開展醫療衞生、教育文化、扶貧、能力建設等援助項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力量。我們攜手應對自然災害、糧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開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150多次。在抗疫援助的同時,推進一些應對水災、糧食危機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三是服務國內發展再譜新篇。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發揮對外援助的杠杆和導向作用,特別是以援促貿、以援促投資,以援促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受援國援建檢驗檢疫中心、提供海關商檢設備等。還結合受援國的需求,推動我國優質企業、產品、技術“走出去”。
四是國際交流合作亮點紛呈。舉辦了中國援外70周年、菌草援外20周年、南南基金和南南學院成立5周年等一系列重要的紀念活動,其中,習近平主席向菌草援外20周年以及南南基金和南南學院成立5周年這兩場活動都發來了賀信,充分彰顯了中國領導人和中國政府對南南合作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推動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決心。這些活動還得到了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機構的高度關注。
五是深化援外改革持續發力。貫徹援外工作的新思路,聚焦“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的項目。加強軟硬援助一體化設計,放大項目綜合效應。推動法規制度“立改廢”,正式印發了《對外援助管理辦法》等24項制度文件。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要求,建立了由25個單位組成的援外部際協調機制,加強對各領域、各部門援外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統一管理。我們在三年前,首次設立了監督評估司,就是為了確保我們的項目透明,確保我們的項目高質量,確保我們的項目乾淨、廉潔,每一個項目都要交出滿意的答卷。
美西方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和抗疫國際合作,對我們的詆毀和抹黑從來沒有停歇。新中國成立以來,700多位援外人員常眠在異國他鄉。我們援外工作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盡顯英雄氣概。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我們將繼續履職盡責、守正創新,推動援外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然,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71年來,我們援外工作堅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則,形成了鮮明的中國援外特色。一是堅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二是堅持重信守諾、務求實效。不開“空頭支票”,言必信,行必果。盡力而為,不當“救世主”。但只要是我們答應的事,不管困難多大,我們都全力以赴,有諾必踐,肯定完成。三是堅持聚焦發展、授人以漁。四是堅持開放包容、交流互鑒。
下一步,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將以健康為優先,全力支持抗疫國際合作;將以綠色為重點,不斷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將以民生為要旨,積極助力全球經濟復蘇;將以多邊主義為引領,持續優化發展合作領域的全球治理。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趙 欣
監製:嚴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