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標準化更加有效推動國家綜合競爭力提升
——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伴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一些企業已將質量及標準化工作列入發展的優先項,而眾多企業如何邁向質量時代、各行業如何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則需要切實可行的指導綱領。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為全面準確認識這一指導中國標準化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深入了解中國標準化事業的發展情況,本刊記者採訪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田世宏表示,制定實施《綱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放眼全球、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標準化發展的宏偉藍圖,在我國標準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面向未來,標準化將更加有效推動國家綜合競爭力提升,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文|本刊記者 魏東升 馮琳
田世宏
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
迫切需要加強標準化工作
記者:中國標準化事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取得了怎樣的建設成就?
田世宏: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標準化事業經歷了從起步探索、開放發展到全面提升的光輝歷程。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標準化戰線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不斷深化標準化改革,推動標準化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標準化法制體系不斷健全,標準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標準體系日臻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機制更加順暢,標準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全社會標準化意識顯著提升。
具體來說,在標準化政策法規方面,我國相繼頒布實施了《標準化法》、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標準化體系建設規劃等一系列法規、制度和措施。在標準化工作機制方面,我國標準化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國務院建立了標準化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各省(區、市)政府也相繼建立了標準化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探索建立了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相協調的新型標準體系,強制性標準守安全底線,推薦性標準拉質量高線,企業和團體標準放開搞活。在標準供給方面,我國已發布國家標準4萬多項、行業標準7.6萬多項、地方標準5.3萬多項,團體標準3萬多項,自我聲明公開的企業標準超過200萬項。在專業技術組織建設方面,建立了1300多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註冊委員專家超過5萬名。在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我們與55個國家和區域標準化機構、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標準化合作文件,中國專家擔任ISO、IEC技術機構主席、副主席77個,承擔技術機構秘書處79個。
記者:在此基礎上,《綱要》出台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田世宏:實施《綱要》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實現我國標準化事業歷史性轉變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標準化還存在標準有效供給不足、標準實施應用不充分、標準國際化水平還不高等問題。在新發展階段,發揮標準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技術支撐作用,必須推動標準化不斷改革創新,實現標準化效能全面提升。
實施《綱要》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強調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這就要求我們將新發展理念貫徹到標準化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充分發揮標準在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實施《綱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這就需要我們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充分發揮標準的聯通與支撐作用。
《綱要》編制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國務院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領導下,會同有關單位和中國工程院等研究機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充分借鑒國際國外標準化發展經驗,共同完成了《綱要》編制工作。
“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為《綱要》設置的7項工程之一。近年來,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公司大力推動“農光互補”項目,電站在發電的同時,利用高支架下的土地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圖為當地村民在仙水窩光伏電站放養的羊(圖:新華社)
標準化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綱要》對中國未來標準化發展作出了哪些整體部署?
田世宏:《綱要》全文共九個部分三十五條,劃分為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組織實施三個板塊。
在總體要求部分,《綱要》明確了指導思想,提出了標準化發展的階段目標。明確提出標準化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在主要任務部分,《綱要》從標準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標準化自身發展兩個方面部署了七大任務。一方面,針對標準化服務發展部署五大任務:一是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以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機制。二是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築牢產業發展基礎,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引領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助推新型基礎設施提質增效。三是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持續優化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標準,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築牢綠色生產標準基礎,強化綠色消費標準引領。四是加快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推進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基本公共服務、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等標準化建設,加強公共安全標準化工作,提升保障生活品質的標準水平。五是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深化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強化貿易便利化標準支撐,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另一方面,針對標準化自身發展部署了兩大任務:一是推動標準化改革創新。優化標準供給結構,深化標準化運行機制創新,促進標準與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強化標準實施應用,加強標準制定和實施的監督。二是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加強標準化理論和應用研究,提升標準化技術支撐水平,大力發展標準化服務業,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營造標準化良好社會環境。
為增強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綱要》設置了7項工程和5項行動。7項工程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標準化強基工程,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工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公共安全標準化築底工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和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5項行動包括:新型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行動,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城市標準化行動,社會治理標準化行動,養老和家政服務標準化專項行動。除此之外,《綱要》還提出了標準融資增信、法規引用標準、團體標準良好行為評價、中外標準互認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在組織實施部分,《綱要》從堅持黨對標準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金融、信用、人才等政策支持,建立《綱要》實施評估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針對標準化服務發展部署五大任務之一: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以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機制。圖為10月21日,國家 “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京開幕。(圖:新華社)
相信《綱要》設定的目標任務能夠實現
記者:結合《綱要》設定的目標,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在標準化發展方面將呈現怎樣的願景?在您看來,這些目標能順利實現嗎?
田世宏:《綱要》緊扣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標準化發展規律,從近期和遠期、定性和定量、國內和國際等多維度設定了我國標準化發展2025年和2035年的目標任務。
到2025年,我國標準化發展要實現“四個轉變”,即: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並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要達到“四個目標”:一是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也就是說標準應用要面向經濟社會全領域,實現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標準的全覆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二是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也就是說標準供給要注重政府與市場作用並重,新型標準體系結構更加優化,標準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畫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要達到50%以上。國家標準平均制定周期縮短至18個月以內。三是標準化開放程度顯著增強,也就是說標準化工作要實現國內國際相互促進,國際合作深入拓展。互利共贏的國際標準化合作夥伴關係更加密切,標準化人員往來和技術合作進一步加強,標準信息更大範圍實現互聯共享,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關鍵技術指標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5%以上。四是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也就是說要形成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一體化運行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要建成一批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專業性標準化研究機構,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50個以上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標準化服務業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展望2035年,《綱要》設定的目標是: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這些目標的提出,既考慮了我國標準化工作現實基礎和國家發展重大需求,同時也兼顧了國際標準化發展環境和趨勢。我們相信,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
記者:您剛剛提到,到2025年中國標準化工作要實現國內國際相互促進。在這方面有哪些改革創新舉措?
田世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綱要》提出了推動標準化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其中就包括拓展標準化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
在“引進來”方面,要推動標準的制度型開放,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努力提高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能夠依法參與中國標準制定,支持國際性專業標準組織來中國落駐,推動構建更加開放的標準化體系。
在“走出去”方面,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履行國際標準組織成員國責任義務,聯合國際標準組織成員,共同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利用標準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出中國標準多語種版本,編譯大宗貿易商品、對外承包工程等中國標準外文版。支持企業、社會團體、科研機構等參與各類國際性專業標準組織,為國際標準化活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在國內國際協同方面,要統籌推進標準化與科技、產業、金融對外交流合作,加強標準化人員往來和技術合作,實現標準信息更大範圍互聯共享,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產學研聯動的國際標準化工作機制,促進政策、規則、標準聯通,推進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兼容。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
編輯:李博揚
校對:魏小旋
監製:丁 歌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