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女士,是迄今拍賣界數一數二的亞洲精英之一,於過去30多年來,代表無數舉足輕重的亞洲收藏家,出席蘇富比於世界各地舉行的大型拍賣會。在擔任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以來,她帶領蘇富比不斷拓展亞洲區業務,成績斐然。今年前十個月,蘇富比亞洲區的成交額達到85億港元,超越2020年全年總額,更創造了蘇富比在亞洲的新紀錄。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何在?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一直努力,同時要把握機遇,不斷前進。作為一個有著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國人,黃林詩韻樂意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讓世界認識亞洲市場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能助力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文|本刊記者 黎知明 魏小旋
黃林詩韻
亞洲市場在全球拍賣中愈趨重要
記者:香港是著名的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是全球三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有藝術品市場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香港在全球藝術品拍賣的份額從2019年的17%增加至2020年的23.2%,首次超越倫敦,僅次於紐約。此成就離不開蘇富比的貢獻,您作為蘇富比亞洲區主席,能否介紹一下蘇富比在港的發展情況?
黃林詩韻:今年對於蘇富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截止10月秋拍,蘇富比亞洲區的成交額達到了85億港元,這不僅超越了2020年全年的總額,更是創造了蘇富比在亞洲的新紀錄。香港作為我們公司拍賣業務活動的三大平台之一,與紐約、倫敦相輔而行。
亞洲在蘇富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全球業務貢獻良多。過去十年,中國內地經濟水平的顯著提升引領了中國市場的崛起,加之我們不斷擴展國際買家群體,使得蘇富比亞洲的拍賣成績大幅增長,從2009年的20億港元到2010年的53億港元,再至2020年的72億港元,業績屢創高峰。去年蘇富比亞洲拍賣成交額佔據蘇富比全球的25%以上,超越倫敦。其中有多重原因,包括香港受疫情影響較輕、經濟恢復較快,亞洲買家的雄厚實力和亞洲市場的多元化等,帶動香港拍賣的良性發展。
我想強調的是,要看亞洲藏家的實力不能只著眼香港拍場,而是放眼國際。亞洲買家已成為全球拍賣的重要推手,在珠寶、手錶、洋酒等國際板塊的參與與貢獻尤為顯著。2020年蘇富比全球珠寶拍賣成交額亞洲買家佔50%;在洋酒、烈酒的拍賣和零售業務中,60%的成績來自亞洲藏家的貢獻。在去年蘇富比全球“二十大”(價格最貴的20件拍品)中,亞洲藏家參與競投了其中10件,最終成功拍獲9件,由此可見其強大的購買力,可謂是“眼又高,手又高”。
同時,亞洲市場也逐步向國際化、多元化轉變。將海外精品帶來亞洲,是我們的重要推廣方法之一。上世紀90年代起,蘇富比開始把一些著名的西方藝術拍品帶來香港展覽。2016年,我們首次將西方“藍籌”藝術家的作品引進亞洲晚間拍賣,自此西方藝術品在亞洲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今年蘇富比亞洲的西方藝術品成交額更是達到了25.7億港元,幾乎是2020年的3倍。
2021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拍上,張大千的《春雲曉靄》以1.85億港元落槌
張大千《春雲曉靄》
記者:蘇富比亞洲業務自起步開始一直穩步增長,近年更是發展迅速,您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體會?
黃林詩韻:總的來說,我認為能促使我們不斷進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拓展新買家,以及讓產品更加多元化。
回顧1973年蘇富比剛在香港創立時,只做中國瓷器這一個拍賣板塊,隨後才逐步加入中國書畫、翡翠首飾、手錶、西方珠寶和洋酒,以至最近引入的手袋及球鞋等奢侈品門類、烈酒與茶葉等,每開拓一個新的板塊,都意味著一個新機會。我們經常會將來自美國或歐洲的不同拍品帶到香港展覽,當我們看到它們在香港獲得越來越多顧客的喜愛時,也就同時看到了香港市場的未來。我就對美國和歐洲的同事說,“香港有市場,一定可以發展起來”,就這樣,我們不斷拓展我們的市場,也不斷拓展我們的拍賣板塊。
香港有成熟完善的市場體系
記者:自1973年蘇富比在港成立第一間拍賣行並舉行第一場拍賣以來,香港一直是蘇富比處理亞洲業務的重鎮。蘇富比為什麼會選擇香港而不是其他亞洲地區?如今出現的網上拍賣新模式,會對香港的拍賣市場造成衝擊嗎?
黃林詩韻:其實在1973年之前,蘇富比在紐約和倫敦就已有許多中國瓷器的拍賣,買家主要來自香港和日本,這使我們有了在香港開設辦公室的想法。同時,上世紀40年代末開始,大量來自中國內地的古董商號遷址香港,很多古玩藝術品也隨之流入香港,促進了香港藝術市場的形成。蘇富比把握住這個機遇,扎根下來成了香港的第一家國際拍賣公司。許多亞洲買家甚至沒有去過紐約或倫敦的拍賣市場,對整個拍賣市場也不是很了解,但他們願意進入香港的拍賣市場,這對我們來說就像是開拓了一塊全新的版圖。
我們選擇香港的原因還有很多,香港擁有優越的營商環境,地理位置重要、市場高度開放、司法體系完善,又有簡單透明的低稅制。同時,香港高效的物流運輸和倉儲服務也為我們助力良多。當時香港特區政府鼓勵我們進行紅酒拍賣,我向他們解釋說一定要有專業的酒類倉儲和物流運輸的配合,而不僅僅是拍賣環節,這是一整個成熟體系。香港能夠提供這一完備且優質的配套服務。正因為香港擁有的這些優越條件,使得亞洲市場上的買家絡繹不絕,香港也由此奠定了其國際拍賣中心的地位。
即使如今出現了網上拍賣的新模式,我也不擔心它會取代香港作為拍賣中心的地位。因為我們每年春秋兩大主要拍賣集中在一個禮拜的時間內,將多個拍賣板塊放在一起,客人都會在這個時間段內匯聚香港。這不僅是一場拍賣,更是一場藝術盛會,這是網上拍賣不具有的優勢。
香港新文化定位為蘇富比帶來機遇
記者: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首次將香港的文化地位寫進國家規劃。蘇富比未來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既實現自身發展,也為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出貢獻?
黃林詩韻:國家“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其實正與蘇富比的規劃相吻合。不單單是拍賣,推動文化藝術交流也是我們公司發展的核心理念之一。香港特區政府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其遵循五大方向落實香港的新文化定位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多機遇。
首先是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例如11月已經向公眾開放的西九文化區M+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我們為其提供了專家指導與統籌方面的幫助。
二是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這項政策將會吸引一些國際的“一線玩王”收藏家來到香港,為我們帶來無限商機。
三是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我們在近十年內,多次於內地舉辦大型展覽和活動,一直致力於探索及深耕培養內地藏家品味,但同時我們也鼓勵更多的內地藏家與機構能來到香港與我們交流。
四是善用科技。我們希望發展國際網絡和品牌優勢,傳統拍賣已逐漸被網上拍賣與現場拍賣混合的模式所更替。自去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我們開始首次嘗試網上高清直播拍賣,在業界來說,這是一次“從0到1”的創舉。
五是培育人才。蘇富比作為頂級國際拍賣公司,培養了眾多藝術領域的專業人才。蘇富比開設了自己的藝術學院,30年前我也在此就讀過。若是希望日後從事藝術領域的畢業生,我們可以為其提供深造機會。
內地市場對蘇富比發展至關重要
記者:蘇富比近年不斷拓展中國內地市場,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蘇富比是首次參展。能否介紹下蘇富比在內地市場的發展及下一步打算?
黃林詩韻:中國內地市場對我們的業務發展至關重要。1994年我們在上海開設了辦事處,緊接著1995年第一次在內地舉辦預展,從此與內地買家有了更密切的聯絡。
蘇富比於今年11月初首次參展進博會,誠獻了5件國際級藝術名家傑作,有意向參觀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進博會與拍賣會的性質截然不同,除了為藏家提供在拍賣以外的其他收藏途徑,我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刺激大眾對藝術欣賞和收藏的興趣。中國市場充滿蓬勃生機,國家為我們提供這個平台,我們當然要挑選薈萃東西的藝術珍品,以更好促進東西文化交流,成為藝術文化“雙循環”發展強而有力的催化劑。
2021年11月蘇富比首次參展上海進博會
因此,舉辦展為主、售為輔的展售會是目前我們開拓中國內地市場的主要手段之一。辦展最重要的是發掘新客戶、收集藏家想法,並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所以我認為公司一定要做“long game”,要制定長遠規劃。中國有不可勝數的珍貴博物館,囊括歷代古玩奇珍、文物資源等,蔚為大觀;但對於西方藝術,則相對陌生。蘇富比作為一家國際拍賣行,我認為應更多地舉辦展覽或講座、與藏家溝通、向大眾傳遞東西方藝術資訊,承擔這份“培育責任”,為國家的文化建設增添助力。
例如在2015年,我們與上海龍美術館聯手呈現“倫勃朗的時代——重要十七世紀荷蘭巨匠繪畫私人收藏”,這是中國首個大型十七世紀荷蘭古典素描展;又在2019年,於上海舉辦“LEGENDS:沃荷與巴斯基亞”展售會,將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尚.米榭.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兩大藝術巨匠的精彩佳作共聚一堂,這亦是首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活動之一。同時我們也時常贊助一些非牟利展覽,相比單純的銷售,我們更希望將藝術品帶到收藏家群體以外,增加藝術在公眾面前的曝光率,使藝術欣賞平民化、普及化,從而推動藝術市場的長遠發展。
1973年蘇富比在香港舉辦的第一場國際拍賣會
網上競拍拓展疫情下拍賣新模式
記者:網上拍賣在疫情時期受到極大關注,一度引起廣泛討論。由於藝術品價值較高,許多人抱持“眼見為實”的態度,對網上拍賣的新模式頗為擔憂,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黃林詩韻:去年的拍賣日程因全球疫情而受影響,我們趁此機會反思藝術拍賣的新模式。除大力發展網上拍賣外,我們去年更首次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紐約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現場晚拍,拍賣官於倫敦遙距主持,以極高流暢度串流直播,並接受紐約、香港及倫敦專家之電話投標,以及全球藏家網上競標,實在是開創拍賣先河。網上拍賣及直播拍賣模式取得極大成功,我認為這是一個機遇下的產物,且需要多方配合。首先是公司的信譽一定要好,大眾對蘇富比有很高的信心;其次就是在多項數碼科技成功發展的基礎上,設置完備的直播配套設施,以高清3D的攝像技術,配合豐富的藏品背景資料、詳盡的作者生平以及不同專家學者的訪問,多個方面相輔相成才能成事。
亞洲買家對網上競拍新模式參與度高。去年6月的一場紐約晚拍中,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巨幅作品《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以8,460萬美元的高價成交。最終競投的二人,一位是通過網上競投的中國內地買家,另一位是電話競投的買家,兩人經過長達10分鐘的價格爭奪戰,內地買家最終開出7,300萬美元,創造了拍賣史中網上最高出價。雖然拍品最終通過電話競投由紐約專家代表的買家拍走,但此次拍賣代表了數字化拍賣模式的里程碑。這位中國內地客戶於拍賣後表示:“網絡競投代表了中國現在有非常棒的數字經濟文化”。這次拍賣讓我們看到疫情並沒有阻止藝術拍賣市場的發展。
2020年6月紐約現當代藝術拍賣高清直播現場。該拍賣會上,內地買家開出拍賣史中網上最高出價
弗朗西斯·培根《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
願做中西文化交流橋樑
記者:作為國際拍賣界知名的亞洲精英,您有豐富的拍賣經驗,也取得突出的成績,特別是擔任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以來,蘇富比亞洲業務得到迅速發展壯大。從您個人而言,您是如何做到的?
黃林詩韻:我一直在努力,同時善於把握機遇,不斷前進。今年正好是我加入蘇富比的第30年。我從見習生做起,親眼見證公司的一步步發展變化,讓我感觸良多。30年來,我每天一起床,都感到無比開心,充滿活力。我認為我是幸運的,可以從紐約和倫敦這兩個市場中幫助亞洲人找到自己的定位,開拓了亞洲市場,讓世界認識到亞洲市場的重要性。以前在拍賣市場上見不到中國人,是很正常的事,但現在拍賣市場上如果見不到中國人,反而是很奇怪的事。在亞洲市場的成長中,我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我有個遺憾是,我很小就去了國外讀書,沒有系統學習到中國歷史文化,但這反而促使我更想去了解中國文化。也許正因為自己是一個有著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國人,我更明白如何用西方社會接受的方式去表達亞洲市場的重要性,也更樂意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對於現時來說,我希望香港好好把握自身新文化定位,助力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
編輯:魏小旋
校對:邸 倩
監製:連振海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