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份由大學學術團隊與民間智庫合作的香港電商研究報告發佈
(紫荊香港訊)全球經濟轉型加速電子商務發展,尤其內地的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網紅經濟發展蓬勃,疫情期間港商都紛紛加入電商行業。隨著疫情突襲,港人開始網上消費的習慣。到底香港的電商發展是否還有更大發展空間呢?為此,香港樹仁大學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與明匯智庫首次聯手合作,開展全港首份關於電商發展的學術研究報告。
研究團隊針對香港電商市場進行全方位調研,研究報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質性研究,主要邀請逾20位的本港電商行業從業者進行深度訪談,整合分析十四個章節;而量性研究方面,在2021年3月至4月期間,研究團隊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集1006份有效問卷。而智庫團體就研究收集的結果,歸納出相關的電商政策建議,推動本港電商發展情況。
(活動獲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出席支持。圖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中)與“香港電商研究報告”的研究團隊合照:樹仁大學協理副校長張少強(左三)明匯智庫項目主管梁殷欣(右二)樹仁大學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伍志豪博士(左一)羅翠翠博士(左二)崔希玲博士(右一))
【調查結果】
【本港網上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
香港樹仁大學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代表指出,從網上問卷調查結果得知,有90%的受訪者為21-60歲的香港消費者,其中90%受訪者曾試過網購。在過去三個月曾觀看網上直播的受訪者有453人,佔總人數的45.0%。可見網購和觀看網上直播,已經是不少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份。
研究亦發現,本港的網購變得普遍,有大約一成香港人每月平均花費三千元以上。當中以購買家庭用品/雜貨(57.93%)和食品/飲品(48.02%)為主,還有時裝和手袋(39.54%)、以及美容/化妝/護膚用品(28.85%)。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指出,本港2021年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萬元,按照是次調查結果所得網上消費約佔本港人均消費16%,反映本港的網上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
【提高網購整體質素 降低物流成本發展潛力更大】
研究團隊表示,消費者選擇網店或網上平台時,最著重產品質量及送貨成本,近80%消費者都認同運費是網購其中一個主要考慮因素,而過半數的消費者只願付出一成以下的金錢作為網購時所需的運費。可見,要大力發展本港的電商市場,需要配合降低的物流成本及彈性的運送安排。
【智庫建議 完善本地電商法規】
另外,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網購有機會增加衝動消費,為此,智庫認為要確保電商行業可持續發展,平衡電商和消費者的利益,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探討,而政府針對現有電商和網上活動的監管法規仍相對較少,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現有條例需要與時並進。而針對電商市場發展較優越的內地市場,港商要融入大灣區發展,香港政府亦應檢視現有法例,是否能配合大灣區電商營運環境的要求。
【智庫建議 配合未來電商發展 政府應加大物流倉存等基建配合】
研究團隊明匯智庫代表表示近年內地電商行業發展訊速,成國際注視的焦點,香港作為大灣區其中城市,擁有專業的國際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優勢,加上跨境物流等完善的運輸基建,為促進香港的電商與內地電商加快融合,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拓展大灣區市場,建議香港政府應推出各項措施,積極開展香港電子貿易的基礎建設。
例如,可以通過公私合營的模式建設和改善不同類型的高科技物聯網倉庫基建、電子的交易平台、貨幣系統等,以及運輸和物流的物聯網系統、網上法律調解平台,提升香港整體的城市基礎建設,提高香港互聯網交易的公信力、為降低運輸和物流的成本等方面協作,以應付未來具有龐大發展潛力的電商市場作謀劃。
【智庫建議 港青在電商平台發揮所長】
明匯智庫表示,青年人要發展網紅經濟,參與直播帶貨,入門檻雖然較低,但青年人要持之以恆參與電商發展,加上港青的創意,相信在大灣區一定能創出一片發展機遇。
(編輯:黃沛臻
監製:廖國良)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