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陳溢朗 I 正思香港研究員
「讓民主派重返立法會!」這是「民主派」第一届立法會選舉的競選口號。從一開始,香港選舉議題就被設置為政治議題,政團陣營隨之亦被歸類為「建制」與「泛民」,自然的效果是把香港捲入永無休止的政治漩渦之中。自完善選舉制度後,一些人擔心議會會否從此「清一色」,一些人提議「建制派」可否「反對更多」以「填補」「民主派」角色,亦有一些人擔心「民主派」支持者會否從此不參與選舉投票。這些都是合理的論點,但事實上香港目前站在自國家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以來第二次政團生態範式轉移的分水嶺。若香港政治面貌成功藉此轉型,跳出從回歸第一天被設置的政治陷阱,以上的擔憂勢將化為僞命題,香港亦能迎來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香港正站在「政團生態」
變革的分水嶺
什麽是「政團生態的範式轉移」?簡言之,政團生態在此文的適用定義為政團陣營的區分,例如「建制」與「泛民」的陣營對壘。這種區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社會議題,以及政黨的調動策略,這種區分並非無法撼動的。根據政治學者保羅.克萊普納(Paul Kleppner)的研究,美國自獨立建國後經歷了5次「政黨制度」(Party System)的變革,其後政治學家和歷史學者增添「第六代政黨制度」。從美國建國初期,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的聯邦主義者(Federalists),對決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和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領導的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s),慢慢演變成今天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壘。每次「政黨制度」變革的緣由都離不開當時社會聚焦議題的轉變、政黨內部的改革,以及選民的構成。
表 :美國六代政黨制度
自國家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起,選舉議題已被對方設置,主要圍繞「民主」對決「親北京」,「反對聲音」對決「保皇」,政團區分建基於政治二元對立,形成「民主派」和「建制派」。儘管「民主派」和「建制派」內部對於經濟民生政策存有分歧,亦不時看到民建聯連同民主黨在立法會上支持或反對政府部分議案,但經濟民生政策的取態不足以重新厘定陣營定義,因為香港的政團生態早已被設置的政治議題壓倒。「建制派」亦一直在「民主派」設置的話語權下活動。應用克萊普納的理論,這是香港「第一代政黨制度」——「民主派」對決「建制派」。
在2019年起的奪權與反奪權鬥爭中,中央政府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杜絕非愛國者進入特區管治機關,為反顛覆鬥爭勝利奠定重要基礎。配合此前制定的香港國安法,這套組合拳大舉剿滅反動派(「民主派」)勢力,令反對陣營一蹶不振。現時「香港第一代政黨制度」下的「民主派」較有規模的政團實際上只剩下民主黨,當然這是假設民主黨未來能夠和願意參選。雖然民主黨仍然力圖政治議題死灰復燃,促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届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應履行《基本法》第45條及68條,落實雙普選,同時加強人權教育和研究,將人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及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還港人遊行集會權利」, 但當社會正熱烈討論房屋問題、如何擁抱粵港澳大灣區等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時,這等政治議題顯然大勢已去。
香港社會聚焦的議題以及政團的構成發生了回歸後歷史性的變化,從關注政治議題轉移到社會經濟民生問題,從「民主」「建制」派轉化為「愛國者治港」。根據上述政治學理論,香港正面臨一次「政黨制度」範式轉移的機會,政團或不再以「民主派」和「建制派」區分。
香港現正站在「政黨制度」變革的分水嶺,繼續政治二元對立,即「民主」「建制」派,還是以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政策取態來區分。一如以往的話,從澳門近期的立法會選舉結果可見,香港「建制派」只會繼續失去「民主派」支持者的選票,投票率也會創新低,因為「民主派」支持者在沒有「民主派」政團參選的情況下傾向不參與投票或投白票;選擇前進,重塑社會議題為經濟民生政策,以此為競選戰場,則能帶領香港創造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良好局面。
政黨塑造議題 還是議題塑造政黨?
如何促進這次「政黨制度」變革?正如上述學術文獻提及,政團的區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議題的區分。因此要重塑政團陣營,需要重新塑造社會議題,而目前社會情況非常有利於擺脫以往政治議題,聚焦社會經濟民生議題。在政治學以及傳播學中,塑造社會議題的方法主要有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和預示效果(Priming),即傳媒透過改變報道的角度和頻密度,建立新聞事件對公衆流行度和重要度的等級。簡言之,媒體不能控制你的想法,但絕對能控制你想什麽。
1800年代的美國,社會關注的議題分別是信貸和關稅。民主黨主張寬鬆信貸以及低關稅率,共和黨則支持嚴謹信貸和高關稅。西北各州和舊南方州支持寬鬆的信貸和低關稅,東北部各州則支持緊縮信貸和高關稅。民主黨勝出當時選舉,因為他們擁有更多支持。但到了1850年代,雖然社會仍然高度關注信貸和關稅政策,但共和黨透過議題設定,讓社會同時關注多一項政策——奴隸制。西北各州和東北各州不支持新奴隸制,而舊的南方州支持新州成為奴隸州。當時的共和黨主張廢除奴隸制。在這個新情況下,共和黨得到西北各州和東北各州的支持,成功擊敗民主黨當選。社會關注議題的轉變旋即改寫選民結構,也改變了政黨的支持基礎。香港也可積極設置新社會經濟民生議題,促進「香港第二代政治制度」的來臨,從泛政治化轉為務實化,改寫香港政治生態。
「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的聚焦議題將會是:一、如何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二、如何以香港所長,融入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作出重要貢獻。如何回答以上兩個議題將會是「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的主要競爭戰場。延續「積極不干預」原則還是採取「適度有為」策略,以當代西方「左右」為政治對壘等都能成為香港政團未來的區分。不過需要注意愛國者因為政策取態以及利益衝突所導致的分裂。
香港需要積極設定這些新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擺脫舊有政治語言,脫離「建制」「泛民」之分。當「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到來時,現時擔心的政治問題都成了僞命題。試想想,當市民都在考慮選擇支持加稅或減稅的政團時,立法會還存在「清一色」的問題嗎,「建制派」還需要刻意「反對更多」政府議案嗎?
傾向「左翼主義」的資本主義社會
假設香港社會未來關注的議題成功轉型到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根據西方當代政壇和美國「第六代政黨制度」經驗,香港政團或會以「左右」區分,亦即是「自由主義」(Liberalism)對決「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從近期火熱的房屋政策討論可客觀得出,愛國者大約已經分為兩種取態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第一種是主張政府規管,以政府力量大力推動房屋政策。第二種則是游說政府支持私人發展商,包括簡化行政程序等,讓自由市場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前者可以被歸類為靠左的「自由主義」,後者則可以被定義為傾右的「保守主義」。
如果香港以「自由主義」(左翼主義)和「保守主義」(右翼主義)區分,市民將更傾向哪種意識形態呢?本文從2016年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結果作出推斷。首先把參選人以「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區分,民建聯、工聯會、民主黨、工黨等被歸類為偏左的「自由主義」,新民黨、自由黨、公民黨、香港衆志等被歸類為靠右的「保守主義」,然後統計他們的票數。
結果顯示,「左翼主義」的候選人所得票比率大約65.4%,而「右翼主義」候選人的所得票比率大約33.8%。當然本文可以把陣營內部作出更仔細的分配,例如分成中間偏左、極右主義等,但這個初步結果已能反映出,雖然香港長期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是「保守主義」自由市場的橋頭堡,但選舉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的經濟政策意識形態實際上是中間偏左的,較為傾向於「左翼主義」。
本文簡單推演未來政治生態組成。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地區直選改設為10個選區,採用雙議席單票制。假定「左翼主義」和「右翼主義」的票源比例為65.4:33.8,而每個選區均有「左右」陣營各一名候選人出選,各陣營將在每個選區各取一席。不過「左翼主義」陣營的票源佔比十分接近攻下第二個議席,當然這需要在每個選區作詳盡分析。但總體來看,在地區直選中,兩大陣營各大約取得10席。功能界別成立的其中一個初衷就是要代表業界或商界利益,而保守主義者一般被認為親商界。本文先簡單應用上述理論,除了勞工界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的4席較為肯定由傾左人士擔任外,其餘26席假定由「右翼主義」陣營奪得。目前情況是「左翼主義」佔14席,「右翼主義」佔36席。餘下的是40席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左翼主義」要平衡「右翼主義」的勢力,選委會議員必須要有起碼31名是「左翼主義」者,也就是絕大多數的選委會議員需要是「左翼主義」者才能剛好平衡「右翼主義」者,門檻要求相當高。
香港迎來「第二代政黨制度」
香港「第一代政治制度」——「民主派」對「建制派」,已到達歷史終結點。一個由政策取態來區分陣營的時代即將到來,也就是香港「第二代政治制度」。香港要繼續陷入早被對方設置的政治漩渦之中,還是跳出政治陷阱,聚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以及討論如何以香港所長,融入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作出重要貢獻,當代政治家肩負這個歷史責任。
在完善選舉制度、香港國安法的護航下,香港市面回復平靜,不禁令熟知香港政局的人士聯想起2018年政界對香港政局態勢的誤判。當時建設陣營連番攻下兩場單議席單票制的立法會補選,政界紛紛解讀為香港「正氣上揚」,卻忽略了反對陣營當時陷入「政治疲憊期」,建設陣營沒有成功趁機擴大政治版圖,當時的「勝利」主要是反對陣營支持者缺席投票,也是表面上的風平浪靜,但捲土重來是時間問題,剩下的就是歷史。
正如英語諺語道:「修補屋頂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太陽出來的時候。」上次風平浪靜,市民心平氣和時,我們錯過了一次爭奪人心的機會。這次中央為香港帶來良好局面,香港迎來「第二代政黨制度」,社會將有機會聚焦社會經濟民生議題。「建制派」不能重復犯錯,虛心牢記在政治議題上仍然處於下風,因此必須在政治工作上默默耕耘,才能全面爭取民心,開創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1年11-12月號第16-19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陳溢朗 I 正思香港研究員
「讓民主派重返立法會!」這是「民主派」第一届立法會選舉的競選口號。從一開始,香港選舉議題就被設置為政治議題,政團陣營隨之亦被歸類為「建制」與「泛民」,自然的效果是把香港捲入永無休止的政治漩渦之中。自完善選舉制度後,一些人擔心議會會否從此「清一色」,一些人提議「建制派」可否「反對更多」以「填補」「民主派」角色,亦有一些人擔心「民主派」支持者會否從此不參與選舉投票。這些都是合理的論點,但事實上香港目前站在自國家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以來第二次政團生態範式轉移的分水嶺。若香港政治面貌成功藉此轉型,跳出從回歸第一天被設置的政治陷阱,以上的擔憂勢將化為僞命題,香港亦能迎來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香港正站在「政團生態」
變革的分水嶺
什麽是「政團生態的範式轉移」?簡言之,政團生態在此文的適用定義為政團陣營的區分,例如「建制」與「泛民」的陣營對壘。這種區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社會議題,以及政黨的調動策略,這種區分並非無法撼動的。根據政治學者保羅.克萊普納(Paul Kleppner)的研究,美國自獨立建國後經歷了5次「政黨制度」(Party System)的變革,其後政治學家和歷史學者增添「第六代政黨制度」。從美國建國初期,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的聯邦主義者(Federalists),對決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和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領導的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s),慢慢演變成今天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壘。每次「政黨制度」變革的緣由都離不開當時社會聚焦議題的轉變、政黨內部的改革,以及選民的構成。
表 :美國六代政黨制度
自國家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起,選舉議題已被對方設置,主要圍繞「民主」對決「親北京」,「反對聲音」對決「保皇」,政團區分建基於政治二元對立,形成「民主派」和「建制派」。儘管「民主派」和「建制派」內部對於經濟民生政策存有分歧,亦不時看到民建聯連同民主黨在立法會上支持或反對政府部分議案,但經濟民生政策的取態不足以重新厘定陣營定義,因為香港的政團生態早已被設置的政治議題壓倒。「建制派」亦一直在「民主派」設置的話語權下活動。應用克萊普納的理論,這是香港「第一代政黨制度」——「民主派」對決「建制派」。
在2019年起的奪權與反奪權鬥爭中,中央政府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杜絕非愛國者進入特區管治機關,為反顛覆鬥爭勝利奠定重要基礎。配合此前制定的香港國安法,這套組合拳大舉剿滅反動派(「民主派」)勢力,令反對陣營一蹶不振。現時「香港第一代政黨制度」下的「民主派」較有規模的政團實際上只剩下民主黨,當然這是假設民主黨未來能夠和願意參選。雖然民主黨仍然力圖政治議題死灰復燃,促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届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應履行《基本法》第45條及68條,落實雙普選,同時加強人權教育和研究,將人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及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還港人遊行集會權利」, 但當社會正熱烈討論房屋問題、如何擁抱粵港澳大灣區等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時,這等政治議題顯然大勢已去。
香港社會聚焦的議題以及政團的構成發生了回歸後歷史性的變化,從關注政治議題轉移到社會經濟民生問題,從「民主」「建制」派轉化為「愛國者治港」。根據上述政治學理論,香港正面臨一次「政黨制度」範式轉移的機會,政團或不再以「民主派」和「建制派」區分。
香港現正站在「政黨制度」變革的分水嶺,繼續政治二元對立,即「民主」「建制」派,還是以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政策取態來區分。一如以往的話,從澳門近期的立法會選舉結果可見,香港「建制派」只會繼續失去「民主派」支持者的選票,投票率也會創新低,因為「民主派」支持者在沒有「民主派」政團參選的情況下傾向不參與投票或投白票;選擇前進,重塑社會議題為經濟民生政策,以此為競選戰場,則能帶領香港創造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良好局面。
政黨塑造議題 還是議題塑造政黨?
如何促進這次「政黨制度」變革?正如上述學術文獻提及,政團的區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議題的區分。因此要重塑政團陣營,需要重新塑造社會議題,而目前社會情況非常有利於擺脫以往政治議題,聚焦社會經濟民生議題。在政治學以及傳播學中,塑造社會議題的方法主要有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和預示效果(Priming),即傳媒透過改變報道的角度和頻密度,建立新聞事件對公衆流行度和重要度的等級。簡言之,媒體不能控制你的想法,但絕對能控制你想什麽。
1800年代的美國,社會關注的議題分別是信貸和關稅。民主黨主張寬鬆信貸以及低關稅率,共和黨則支持嚴謹信貸和高關稅。西北各州和舊南方州支持寬鬆的信貸和低關稅,東北部各州則支持緊縮信貸和高關稅。民主黨勝出當時選舉,因為他們擁有更多支持。但到了1850年代,雖然社會仍然高度關注信貸和關稅政策,但共和黨透過議題設定,讓社會同時關注多一項政策——奴隸制。西北各州和東北各州不支持新奴隸制,而舊的南方州支持新州成為奴隸州。當時的共和黨主張廢除奴隸制。在這個新情況下,共和黨得到西北各州和東北各州的支持,成功擊敗民主黨當選。社會關注議題的轉變旋即改寫選民結構,也改變了政黨的支持基礎。香港也可積極設置新社會經濟民生議題,促進「香港第二代政治制度」的來臨,從泛政治化轉為務實化,改寫香港政治生態。
「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的聚焦議題將會是:一、如何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二、如何以香港所長,融入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作出重要貢獻。如何回答以上兩個議題將會是「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的主要競爭戰場。延續「積極不干預」原則還是採取「適度有為」策略,以當代西方「左右」為政治對壘等都能成為香港政團未來的區分。不過需要注意愛國者因為政策取態以及利益衝突所導致的分裂。
香港需要積極設定這些新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擺脫舊有政治語言,脫離「建制」「泛民」之分。當「香港第二代政黨制度」到來時,現時擔心的政治問題都成了僞命題。試想想,當市民都在考慮選擇支持加稅或減稅的政團時,立法會還存在「清一色」的問題嗎,「建制派」還需要刻意「反對更多」政府議案嗎?
傾向「左翼主義」的資本主義社會
假設香港社會未來關注的議題成功轉型到社會經濟民生議題,根據西方當代政壇和美國「第六代政黨制度」經驗,香港政團或會以「左右」區分,亦即是「自由主義」(Liberalism)對決「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從近期火熱的房屋政策討論可客觀得出,愛國者大約已經分為兩種取態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第一種是主張政府規管,以政府力量大力推動房屋政策。第二種則是游說政府支持私人發展商,包括簡化行政程序等,讓自由市場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前者可以被歸類為靠左的「自由主義」,後者則可以被定義為傾右的「保守主義」。
如果香港以「自由主義」(左翼主義)和「保守主義」(右翼主義)區分,市民將更傾向哪種意識形態呢?本文從2016年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結果作出推斷。首先把參選人以「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區分,民建聯、工聯會、民主黨、工黨等被歸類為偏左的「自由主義」,新民黨、自由黨、公民黨、香港衆志等被歸類為靠右的「保守主義」,然後統計他們的票數。
結果顯示,「左翼主義」的候選人所得票比率大約65.4%,而「右翼主義」候選人的所得票比率大約33.8%。當然本文可以把陣營內部作出更仔細的分配,例如分成中間偏左、極右主義等,但這個初步結果已能反映出,雖然香港長期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是「保守主義」自由市場的橋頭堡,但選舉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的經濟政策意識形態實際上是中間偏左的,較為傾向於「左翼主義」。
本文簡單推演未來政治生態組成。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地區直選改設為10個選區,採用雙議席單票制。假定「左翼主義」和「右翼主義」的票源比例為65.4:33.8,而每個選區均有「左右」陣營各一名候選人出選,各陣營將在每個選區各取一席。不過「左翼主義」陣營的票源佔比十分接近攻下第二個議席,當然這需要在每個選區作詳盡分析。但總體來看,在地區直選中,兩大陣營各大約取得10席。功能界別成立的其中一個初衷就是要代表業界或商界利益,而保守主義者一般被認為親商界。本文先簡單應用上述理論,除了勞工界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的4席較為肯定由傾左人士擔任外,其餘26席假定由「右翼主義」陣營奪得。目前情況是「左翼主義」佔14席,「右翼主義」佔36席。餘下的是40席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左翼主義」要平衡「右翼主義」的勢力,選委會議員必須要有起碼31名是「左翼主義」者,也就是絕大多數的選委會議員需要是「左翼主義」者才能剛好平衡「右翼主義」者,門檻要求相當高。
香港迎來「第二代政黨制度」
香港「第一代政治制度」——「民主派」對「建制派」,已到達歷史終結點。一個由政策取態來區分陣營的時代即將到來,也就是香港「第二代政治制度」。香港要繼續陷入早被對方設置的政治漩渦之中,還是跳出政治陷阱,聚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以及討論如何以香港所長,融入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作出重要貢獻,當代政治家肩負這個歷史責任。
在完善選舉制度、香港國安法的護航下,香港市面回復平靜,不禁令熟知香港政局的人士聯想起2018年政界對香港政局態勢的誤判。當時建設陣營連番攻下兩場單議席單票制的立法會補選,政界紛紛解讀為香港「正氣上揚」,卻忽略了反對陣營當時陷入「政治疲憊期」,建設陣營沒有成功趁機擴大政治版圖,當時的「勝利」主要是反對陣營支持者缺席投票,也是表面上的風平浪靜,但捲土重來是時間問題,剩下的就是歷史。
正如英語諺語道:「修補屋頂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太陽出來的時候。」上次風平浪靜,市民心平氣和時,我們錯過了一次爭奪人心的機會。這次中央為香港帶來良好局面,香港迎來「第二代政黨制度」,社會將有機會聚焦社會經濟民生議題。「建制派」不能重復犯錯,虛心牢記在政治議題上仍然處於下風,因此必須在政治工作上默默耕耘,才能全面爭取民心,開創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1年11-12月號第16-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