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紫荊雜誌社、香港中藥業協會和香港注冊中醫學會共同舉辦的「中醫藥抗疫與國際化發展高峰論壇」於2021年8月29日在香港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線上參加本次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的貢獻與思考」。
中西醫結合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
張伯禮院士首先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的可及性最值得肯定,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為病人爭生機,也為民族爭生機。」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張伯禮稱,新冠疫情現仍處於大流行狀態,通過實際研究找到了其中的基本規律,新冠病毒在第一個星期是病毒感染最活躍,也是傳染性最強的時期,恰恰也是治療的最好時期。80%的病人在第一個星期病情可得到控制,到第二個星期就基本康復了,只有那些有基礎病或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人轉為了重症,才會有了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病毒侵襲機體,機體反應過度,免疫過度活化,釋放大量的炎性介質,形成炎性風暴,會對機體造成二次傷害。
從積累的經驗來看最近幾次所爆發的都是德爾塔病毒,它的毒性增加幾百倍到一千倍,症狀更重,傳染性更強,但現在基本已經摸索出來一套治療的辦法。同時疫苗對它依然有效,雖然保護效用在下降,但是在防止轉重、降低死亡率方面依然有效,所以疫苗還應該繼續注射。
張伯禮接著強調,中醫抗疫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疫病歷史。《史記》記載從公元前243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止,共有大疫500餘次。前人總結了很多經驗,評價了很多藥物,這就是我們能夠用中藥抗疫的基礎,也是戰勝病毒的底氣。
中醫怎麼看待新冠肺炎
張伯禮介紹,新冠肺炎屬於「瘟疫」範疇。根據病例特點,為「濕毒疫」。基本病機為疫毒外侵,肺經受邪,正氣虧虛。病理性質主要是濕、熱、毒、虛、瘀。根據證候特點,新冠肺炎可分為5個期: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以及恢復期。
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
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在各個階段都發揮了作用,對於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可改善症狀,降低輕症轉重比例。在縮短退熱時間、痊癒時間,提高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方面具有顯著療效。
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應盡早使用中藥注射劑。如生脈、參麥注射液可穩定患者的血氧水平,血必淨注射液對控制炎症反應綜合征有明顯作用,熱毒寧、痰熱清注射液可與抗生素產生協同作用。
而對於康復期患者,中醫藥可促進康復,減少後遺症。如改善康復期症狀,促進肺部炎症的吸收,減少粘連,促進損傷臟器組織的徹底修復等。
張伯禮介紹,當時所在的方艙收治了564個患者,沒有一例轉重,出艙以後沒有一例復陽。這個結果受到了中央指導組的重視,並向其他的方艙推廣中醫藥。所以方艙的轉重率只有5%到6%,明顯降低,而國際上推廣的方艙轉重率一般是20%。這恰恰說明中醫藥控制轉重率的作用,也說明使用中醫藥完全可以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患者,體現了中醫藥的優勢。
大疫出良藥之「三藥三方」
中藥當時在全國比較多,有上百種,張伯禮院士向中央指導組提出來評價確實有效的藥,大疫出良藥。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三藥三方」,三藥分別為:蓮花清瘟、金花清感、血必淨。現在得出基本結論,清理人體的垃圾就是調節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要激活,不能過度激活,要活化,不能過度活化,適當的釋放炎性介質,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炎性風暴,保護損傷的臟器。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促進了自身發展,迎來了新發展契機。
張伯禮稱,通過本次一線實踐經驗最大的啟迪,就是中醫藥的可及性,這次疫情過去了,以後大概率還會出現新的疫情,短期內還是沒有疫苗,還是沒有特效藥,還得靠中醫藥。因為中醫藥本身歷史悠久,有可靠的經驗,並容易獲得,抓藥就可以吃,病人依從性也很好,所以傳染病法和應急法都應把中醫要加進去,更要總結經驗,為可能發生的疫情做準備。國務院白皮書也肯定了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死亡率,提高了治癒率,為抗擊疫情、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作出的重要貢獻。
為促進後疫情時代中醫藥發展,張伯禮表示,要根據循證醫學的理念,創造符合中醫特點的循證評價新方法,加強中西結合人才培養,通過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促進中藥規範化種植,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