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皓天
人與天地相應,我們的健康也與大自然的各種變化息息相關,其中月亮的盈虧與人體的陰陽、血氣、經絡、肌肉、筋骨等皆有密切關係,可我們日常生活中又是否覺察得到具體的不同呢?尤其在新月、滿月之時,人體的氣血狀態為何?我們又可以如何攝生以順應天地自然之氣?
大家或許知道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月球影響,其中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左右,即新月和滿月時,漲潮便特別明顯。而人體有70%是水份,月亮又怎麼可能不影響人體呢?關鍵只是我們有沒有覺察到細微的身體變化,這就等同並非居住在海岸線旁的人們未必有留意每天潮汐漲退的細微變化一樣。同時,只要我們從今開始多加留意,我們自然就能更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了。
滿月氣血變化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髮堅,腠理郄,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滿月之時,人體全身上下的氣血皆較旺盛,故較多氣血能行於體表,人體肌肉也會變得充實,皮膚緊緻,毛髮堅韌,腠理閉合,皮脂多而表固,所以即使此時感受外來的邪風,也不會入侵體內很深,只會停留在人體的表層。
具體而言,由於月圓之時,血氣滑利,多盛行於體表四肢,一方面不容易感受邪氣,但本來素體虛弱、「長期難以發病」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則反而容易在滿月之時容易發作傷風感冒,甚至發燒,此時若能適當調攝養生,則能順應天地自然變化以排走體內邪氣。
體內素有鬱火或虛火之患者則容易因月圓而加劇火勢,出現口乾、喉嚨痛、眼乾、口瘡、便秘等不適。而氣血相對不足而導致氣血外浮,或敏感於天地變化的朋友則較容易出現疲倦乏力、胃納減少、動力減少、專注力下降等情況。
順帶一提,女士週期性的「月」經,或古稱「月事」,其實也正是按照月亮規律而進行,所以最健康的月經週期規律理論上是會跟隨天地變化,在滿月氣血滿溢時,氣血下注而排出月經。
新月之氣血變化
再來看《黃帝內經》描述新月之時的氣血變化:「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衞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煙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此時人體氣血皆較虛弱,尤其是體表的衛氣減少,外形雖然如常,但肌肉也會消減,皮膚鬆弛,腠理開泄,毛髮摧殘,肌膚的紋理疏薄,皮脂剝落,故此時若受賊風侵襲,邪氣也容易深入於裡,發病也較急暴,素體虛弱者則應特別避風寒、適寒溫,以防外受邪風甚至邪氣入裡而發病。
大多數人也較容易在這數天感覺身體較虛弱,例如精神疲倦、沉重乏力、手足怕冷、頭痛頭暈、頸緊腰酸、活力不足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也較容易加重。
月亮盈虧的轉換實際上亦是天地陰陽轉換之時,故我們的情緒相對容易在新月和滿月時處於一種起伏較大,容易大起大落的狀態,部分人會出現失眠、思緒不寧、憂鬱、心不在焉、沒精打采,或容易暴躁、發脾氣、與人爭執等。
陰陽轉換之攝生
我們在月圓月缺之時有什麼可以做呢?由於天地陰陽變化較大,我們適宜在朔望之日多休息、早睡覺,保持清淡飲食,素食為宜(故亦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一些說法),避免吃熱氣上火之品。同時我們可對我們的身體和情志皆保持覺察,無需因身體的各種不適而批評自己,以不同方式靜心皆能有助外浮之氣血收攝於體內而減緩不適,輕鬆的帶氧運動或功法亦能有助氣血流通,靜以養氣。
各位不妨在生活中多留意天地變化對人體陰陽氣血的影響,除了能讓我們更了解身體的變化外,也能因順應天地而變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