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央政府於去年九月公布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方案”),方案不單擴大了地理面積,其拓寬了的龐大機遇更是難以估量。香港各界對“前海方案”的公布感到非常鼓舞,金融業界冀共同推動資金、服務和專業的三大聯通,發揮協同效應,落實香港與前海共同受益的飛躍式發展。近日,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新近出版的《紫荊》雜誌上刊登署名文章,闡述香港與前海金融合作。
文|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2021 年12 月15 日,許正宇在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合辦的“香港—前
海金融合作研討會”上致辭(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一年伊始,先在此祝紫荊雜誌廣大讀者身體健康,2022年成果豐碩!
最近,香港前海金融合作也有新開始。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前海管理局)在上月中合辦了“香港—前海金融合作研討會”,深入研究香港與前海未來在金融方面合作發展的策略方向。這次別具意義的交流以現場及視頻方式雙軌進行,單在香港會場有超過一百名來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金融管理局;各金融監管機構,包括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及財務匯報局;多個金融行業相關組織,包括香港銀行公會、香港有限合夥基金協會、香港稅務學會和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及業界代表;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以及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教授出席。前海方面亦十分重視,參與者包括前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黃曉鵬和副局長文娉、深圳市財政局黨組成員王兆超、深圳市各金融監管機構代表,以及前海相關企業和多家“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的代表。
中央政府於去年九月公布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方案”),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面積擴大八倍,由14.92平方公里大幅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方案不單擴大了地理面積,其拓寬了的龐大機遇更是難以估量。前海從成立之初就定位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按照習近平主席的要求“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去年首10個月,前海合作區實際使用港資近40億美元,同比增長20.7%,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的港資企業累計達2,456家,體現了兩地合作已取得豐富成果。香港社會和金融業界對“前海方案”的公布感到非常鼓舞,殷切期待兩地攜手合作,同時以行政長官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為契機,推動深港更高水平合作,發揮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引擎”功能。
在這個大背景下,研討會讓大家分享想法,而更重要的是聽取兩地市場和監管機構的真知灼見,共同推動資金、服務和專業的三大聯通,以“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的最大決心,發揮協同效應,落實香港與前海共同受益的飛躍式發展。
資金聯通: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
“跨境理財通”
在資金聯通方面,我們首要工作重點是根據去年五月四個金融監管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意見》),推動香港與前海在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方面的合作和便利政策。《意見》明確提出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QFLP是外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科創及私募投資的熱門途徑,深圳目前已有170家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其中近九成在前海註冊,試點管理企業和基金合計註冊資本超過93億美元,有利於以金融推動開放創新,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力量。同時,香港在最近一年多亦大力發展私募基金市場,引入有限合夥基金制度、為在港營運的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免,以及建立外地基金遷冊機制的“三步曲”策略,廣受業界歡迎。單是引入有限合夥基金制度實施一年多來,效果立竿見影,已有超過380個有限合夥基金在港成立。兩地私募基金市場的共同發展和互聯互通將帶來極大協同效應,可引領資本投資在粵港澳大灣區誕生的前沿科技,逐步推動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下一步,財庫局將與前海管理局探索落實合作的可行方案,從降低港資管理人、基金及投資人門檻,優化流程及拓寬投資範圍三方面入手,實現香港和前海在QFLP方面的合作和推出相應的便利政策。
另一個與資金聯通相關的項目,當然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自去年10月19日正式落地以來,項目達成了有序開通、平穩運行的重要目標。截至11月底,資金跨境匯劃總額達3億元人民幣,三地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4,500人。下一步,我們將聯同前海管理局及兩地金融監管機構加大市場調研力度,主動收集市場意見及訴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進一步提高業務便利性,例如逐步放寬額度、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放寬地域限制、增加參與機構、完善銷售安排等,推動項目持續健康發展。
服務聯通: 綠色債券及碳交易中心
談到服務聯通,我們希望大力推動前海機構使用香港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服務,共建綠色和宜居宜業的美好大灣區。“前海方案”提出要深化粵港澳綠色金融合作,探索建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為內地企業利用港澳市場進行綠色項目融資提供服務。近期深圳市政府作為首個內地市政府來港發債,總發行規模50億元人民幣中,有39億元為綠色債券,作出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我們期待更多前海機構來港發行綠色債券,以香港作為窗口引入國際資金,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綠色發展。合資格企業也可以申請我們推出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在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方面都可以獲得資助。該計劃推出半年多已批出超過40宗申請,涵蓋各類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前海方面亦專門對赴港發行綠色債券的當地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人民幣支持,鼓勵前海企業到香港市場發行綠色債券,助力香港建設國際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為協調金融業針對氣候和環境風險的應對措施,促進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共同發起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於2020年5月成立。督導小組已對香港的碳市場機遇進行初步評估。香港是國際標準的擁護者,也是環球資金進出內地的促成者,督導小組將進一步探討香港如何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包括打造香港成為全球優質自願性碳市場,同時與有關當局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的發展。此外,一致及具可比性的披露、統一的標準是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重要元素。在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發表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簡稱CGT)後,督導小組將以銜接CGT為目標,探討建立綠色分類框架供香港市場採用,以便利CGT、中國及歐盟綠色分類法之間的相互應用。
專業聯通: 跨境執業先行先試
專業聯通方面,大灣區人口超過8,00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1.67萬億美元,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生氣蓬勃。通過與前海管理局的協同合作,我們希望為香港的專業服務在大灣區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目前有14類港澳人才僅需備案即可在前海執業,382名港澳專業人士已完成相關執業登記備案,涉稅專業人士是其中一個例子。去年八月,前海管理局、深圳市稅務局、香港稅務學會、澳門稅務學會簽訂協議,共同推動落實了涉稅跨境執業工作。以往港澳涉稅專業人士須通過執業資格考試的限制已經取消,並改為執業登記。同時,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執業天數、合夥人佔比等要求也已取消,並可與內地稅務師共同擔任股東,發起設立稅務師事務所,日前全國首家深港澳聯營稅務師事務所已正式落戶前海。我們下一步會致力為更多香港專業服務打開大灣區市場,集中研究便利香港會計專業人士在大灣區提供服務的措施,並爭取在前海先行先試。
“前海方案”對香港是極大的機遇,也是對“一國兩制”內涵的豐富,讓我們以國際金融中心獨有的地位、倚靠前海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在過去兩年面對極大挑戰,香港前海雙方在研討會當日聚首一堂,共議香港與前海合作的新機遇,全靠中央果斷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為香港提供雙重保障,讓我們回到聚焦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正軌上。前海“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擴區”後更能為香港經濟提供強大動能。我期待往後兩地繼續通過政策創新和平台打造,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機制,達致更多深港金融合作新成果,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國家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