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豐年
菱角是水生植物菱的果實
菱是生長在池塘和沼澤地的浮葉性水生植物,葉子呈菱形,邊緣略帶鋸齒,菱的浮水葉葉柄中部膨大變成氣囊,這些氣囊爲菱提供了浮力,使其可浮於水面。菱一般在5至6月左右會開小白花,花謝入水後會在水裡長出堅果,形成帶尖刺、外形似牛角的果實,故得名菱角,剛結果時是綠色,成熟時會變成黑色或紅色,又稱「烏菱」或「紅菱」。
菱角富含澱粉和蛋白質
菱角肉含豐富澱粉和蛋白質,並有鈣、鐵、磷等多種礦物質,維他命C及B2,營養豐富,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特別適合體質虛弱者、成長中的孩子與老人。菱角甚至可用來替代穀類食物,例如糖尿病患者可嘗試以菱角替代主食。菱角升糖指數低,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藥後,晚上有時會覺得肚餓,又不想吃太多食物,擔心睡覺時血糖快速升高,這時菱角便是最好的選擇。
菱肉可治腰腿筋骨疼痛
中國人自周朝以來就有人食用當時名為「芰實」的菱角,並且也有用於祭祀神明。菱角性味甘平,《本草綱目》有記載:「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古人認為吃菱角可以補五臟,強關節,強身健體。此外菱角含很高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消水腫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身體多餘水份,有瘦身美容作用。中醫認為菱角全身上下皆是寶,菱肉可治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麻木,風濕入竅之症。菱殼可治泄瀉、脫肛、痔瘡。菱莖主要於夏季開花時採收,可治胃潰瘍及多發性疣贅。菱蒂即菱角的果柄,有治皮膚疣的作用。此外菱角還有不少用途,果肉可直接食用亦可磨粉入藥,菱角也可用來釀酒、製糖,製成糕點甚至是冰淇淋,菱角殼可以製成染料,菱角的嫩莖更屬蔬菜的一種。菱葉有助增強視力和治理小兒頭瘡。
脾虛之人不宜多食
秋天是菱角的收成期,在中國古詩詞中,不難發現與採菱有關的描寫,例如「渡頭烟火起,處處采菱歸」、「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由於採菱時必需把菱盤翻開,所以農人又將採菱稱爲「翻菱」。每逢秋季,便能看到農人划著小舟在水中翻開葉子採收菱角,菱香舟影,充滿詩意。因此,在中秋人月兩團圓之時,加上菱角獨特的外觀,菱角自然成為合時應節食品。菱角的「菱」字偕音「伶」,有聰明伶俐的寓意。中秋吃菱角除了有好寓意外還有實際作用。菱角味甘,能補脾胃,但有點寒涼,所以可以用來中和中秋因多食肥膩熱氣食物而產生上火的問題。不過脾虛,常有胃脹人士便不宜多食。
菱角怎麼吃?
菱角在南北兩地流行不同的吃法,南方人吃菱角一般是煮熟後作零食。北方人則喜歡生吃菱角,但留意菱角是水生植物,生食比較生冷,容易傷胃。此外要小心黏附在菱殼上的寄生蟲「薑片蟲」,進食前一定要先把外皮洗刷乾淨。菱角生食與熟食挑選原則有不同,生食要挑選嫩菱,吃起來清香味甜,熟食則以「老菱」為佳,煮熟後會越嚼越香。菱角也可以用來煲湯,只要加上一些紅蘿蔔、杏鮑菇、金針菇、舞茸和少許老薑芫荽便可成為一道美味且營養豐富的湯水。
如何挑選菱角?
挑選菱角時首先看一看,注意其兩角是否尖硬、外觀是否完整,因為這會反映菱角的新鮮程度;接著聞一聞,聞起來不應有奇怪的漂白水味或發酵味。另外還可以將菱角泡水,浮在水面上的菱角口感是軟嫩,適合煮菜煮湯,沉下水的菱角肉質成熟飽滿。同時留意菱角的顏色,紫紅色的外殼,果肉較為脆嫩,適合做菜,紫黑色則比較成熟,果肉飽滿香甜。處理菱角的硬殼是讓不少人感到頭痛的問題,當中較簡單的處理方法是用刀子順著菱角中心突出處切開,再用叉子取出果肉。保存方面,帶殼的菱角冷藏約可保存一週,去殼後的菱角則建議冷凍。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1年冬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