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轉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郭凱傑 I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劉慧希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近年香港的人才在全球競爭中逐漸落後,本文分析香港人才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並借鑒內地及海外人才培育經驗,提出以「協調者」角色規劃整體人才政策、以「推廣者」角色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橋樑、以「促成者」角色增撥資源。
國家主席習近平説過:「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當今再工業化大變局之中,香港若要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向前發展,必須依仗人才的支持;然而,近年多項國際指標都反映香港的人才在全球競爭中逐漸落後。例如,IMD《2020年世界人才排名》顯示,香港人才在6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4位,比起2016年的第10位有所下滑。人才競爭力減弱突顯出香港培養新一代人才、以及協助在職人士升級轉型的迫切性。
要增強港人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特區政府必須就三大挑戰對症下藥。一是缺乏整體教育規劃,學習者和僱主所需的技能脫節;二是教育制度以學術成績掛帥,未能為人才提供多元及共融的發展平台;三是持續進修資源配套不足,市民難以抓緊再工業化機遇升級轉型。香港要打造世界人才高地,需要政府、院校及企業携手合作,着力處理好這三大挑戰。
一、香港人才發展的
三大挑戰及負面影響
(一)缺乏整體產業及人才規劃,導致學習者和僱主所需的技能脫節
宏觀而言,缺乏整體產業及人才政策是香港向前發展的一大掣肘。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香港服務業未來將向高增值方向發展;本年度施政報告亦提出加快增加工業用地供應、發展北部都會區等政策。事實上,發展高端產業並非首次提出的政策方向:特區政府早於2016施政報告已經提及「自強不息,不斷提升競爭力和改善經營環境,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新興產業」的願景。然而,多年來的發展並未如理想。雖然特區政府2017年設立了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與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等跨部門組織負責制訂產業政策,但是至今未能確保產業政策與人才政策全面地互相配合,以支援未來發展路向。缺乏的似乎不是願景,而是一套清晰的發展戰略;社會要向前邁進,產業及人才規劃應該如何具體化、政策化、項目化呢?
產業與人才規劃不足,導致傳統行業難以透過智慧科技應用創新升級、新興行業亦面對「缺兵少將」的挑戰。以上世紀60年代盛極一時的紡織及服裝業為例,行業在80年代生產線北移後以貿易服務主導,行內從事成衣製造的人數亦節節下跌,逐漸成為「夕陽行業」。面對同樣問題,台灣紡織業自千禧年起在逆境中求存,透過開創新型的機能布料、以及數位化生產鏈等方式升級轉型。可惜的是,香港政府及業界未有把握住升級轉型的良機,令行業走向式微。
人才不足的問題並不限於傳統行業。近年,金融科技發展蓬勃,特區政府亦明確表示將大力支持數碼貨幣、虛擬銀行、數據基建等發展;然而,香港金融發展局的研究卻指出僱主渴望物色人才以應付數碼轉型需求的同時,近40%受訪金融從業員不考慮轉至金融科技領域,主要原因是認為自身技能及知識不足。由此可見,無論傳統或新興行業都面對「人才荒」問題。
(二)教育制度以學術成績掛帥,升學路徑單一
香港教育常被人詬病為「填鴨式」,過於著重操練考試技巧。在大部分大專院校以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作為招生分數線、大學學歷成為職場「基本入場券」的風氣下,較少高中及大專學生會選擇認受性相對低、出路不明朗的非學術路徑來發展其「一技之長」。結果,應届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平均收入在過去20多年卻不進反退:經通脹調整的畢業生月薪中位數從1997年的15,457港元下降至2020年14,300港元。畢業生薪酬中位數下降、各行各業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窒礙青年向上流動。
面對類似問題,國際社會越趨注重學術以外的升學途徑,比如說,德國、英國等國家在高中階段均有約50%高中學生就讀職專教育、學徒制、雙軌教育等非傳統學術出路。同時,在中學階段過後,芬蘭、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以應用型大學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位課程,為高增長行業培育人才。相比之下,教育局雖然自2009年起推出應用學習課程作為新高中課程的選修科目之一,但多年來參與度遠低於傳統選修科,僅佔本届文憑試考生約6%;即將在2022年度推出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涵蓋範疇亦僅限四個課程下的數百個學額。換言之,接觸到應用學習科目的中學生少之又少,單靠推行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亦難以在短期內將應用教育普及化。香港的教育制度依然重學術、輕應用,在應用教育發展方面比國際落後。
(三)持續進修資源不足,大眾自我增值途徑匱乏
本港的持續進修文化薄弱,供市民自我增值的資源配套不足。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持續進修將是保持人才競爭力、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在未來20年內,其成員國中有大約46%的工作崗位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職人士不可能依賴現有的技能應用終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以趕上行業升級轉型的步伐。
本港目前就持續進修撥款僅佔教育公共開支不足1%,意味着教育制度未能提供靈活、多元化的持續學習機會。儘管政府二十年前已經推行持續進修基金,但香港的持續進修參與率仍停滯於20%,與新加坡的49%相形見絀。現時,僱員再培訓局下的課程一般只供副學士或以下資歷的人士修讀,其他勞工及福利局下的計劃則針對新移民、長者、殘障人士、少數族裔等弱勢社群,這意味着持續進修項目的重點對象為低學歷及弱勢社群,未有足夠重視為在職人士提供升級轉型的機會。同時,業界和學界資歷未能有效銜接,減低了公眾自我增值、獲取相關資歷的意願。香港薄弱的終身教育文化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前途帶來負面影響,特區政府在推動終身學習方面僅屬紙上談兵。
二、多管齊下,維持及加強人才競爭力
要保障及提升本港的人才競爭力,特區政府在人才培訓過程中需要擔任「協調者」、「推廣者」及「促成者」的角色,填補人力缺口,加強人才競爭力。
(一)以「協調者」角色規劃整體人才政策,為青年創造上流機會
要將產業發展與人才規劃互相配合,特區政府需要牽頭制訂和推動各行各業的整體發展。例如,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需協調各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將產業政策轉化為教育政策,協助院校專精於特定領域(如應用學位),並協調資源分配,商校合作等。在完善的管治架構下,商會需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評估業界技能需求,參與設計和評審學術課程,長遠紓緩市場職業需求和本地勞動力供應的結構性錯配。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近年發展蓬勃,為香港人才帶來無盡機遇,特區政府可以借粵港澳大灣區拓寬應用教育的發展空間,讓本地青年有更多上流機會。深圳市教育局就曾表示粵港澳三地的教育及資歷體制需全面接軌,提出了於大灣區制定「四互」合作機制:分別為「教授互聘」、「課程互修」、「學分互認」,和「文憑互授」,吸引一眾精英學生、院校和學者到大灣區發展,打造國家一流的教育重地。香港也需要積極配合大灣區發展,就人才政策、配置、流動等方面拓寬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路徑,支持大灣區的高速創新及發展,亦讓本港青年從中受益。
(二)以「推廣者」角色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橋樑,推行應用教育
內地近年致力強化職業教育工作,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課程,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立交橋」。要推動香港應用教育的發展,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職專教育發展的路向,深化業界與學界之間的合作。例如,特區政府可邀請業界機構及專家參與香港學術及資歷評審局的課程質素保證,確保課程緊貼市場需求。另外,亦可根據行業技能需求配對企業與院校,開辦雙方認可的課程,如將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及職業訓練局Earn & Learn職學計劃等商校合作計劃普及化。
要鼓勵業界及求職者獲取及認可相關資歷,特區政府理應牽頭在招聘及投標過程中給予學術、應用和職業資歷同樣的認受性,扭轉香港學術為重,忽略技能的局面。如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關於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問題的通知》,就要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以技能水平、專業素質為依據,破除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
(三)以「促成者」角色增撥資源,鼓勵全民技能提升
僅加強職前教育並不足以提升勞動人口的技能水平,特區政府需要扮演「促成者」角色,加強推廣持續教育,促進企業安排員工接受培訓。以新加坡為例,SkillsFuture Singapore就資助了中小企高達90%的課程費用和80%的員工缺勤工資。特區政府可借鑑新加坡做法,以免稅額及缺勤薪金等財政誘因鼓勵業界推行持續專業發展及在職培訓,同時可透過數碼支援等方式鼓勵中小企在招聘過程中採納業界技能框架。
特區政府在發展終身學習方面落力「叫好」的同時,亦需要大眾市民 「叫座」,為鼓勵市民參與持續進修,可提供補助金以鼓勵更多的在職人士參與。就此,香港可以參考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 年)》:提出提供1,000億元人民幣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惠及5,000萬以上國民。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SkillsFuture)則向公民發放時限為五年的一次性職業技能培訓補助金。香港可為市民提供終身技能發展補助金,並將現時持續進修基金的學費發還機制改為具時限性的注資方式,鼓勵市民及早獲取未來所需的技能,緊貼全球經濟及產業的趨勢。要令市民更方便,可持續地根據個人進度自我增值,政府應迎合「微證書」這類型短期網上課程的發展趨勢。我們建議特區政府將各類持續專業進修課程納入資歷架構,令此類資歷認證受到企業認可,在招聘、內部晉升、薪酬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帶動社會參與持續進修。
三、結語
孫中山先生說過:「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政府須扮演「協調者」、「推廣者」及「促成者」的三個角色,在人才政策的總體規劃、應用教育課程的設計、持續進修的支援等方面注入新思維,以人才為東方之珠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2月號第36-39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論壇》轉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郭凱傑 I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劉慧希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近年香港的人才在全球競爭中逐漸落後,本文分析香港人才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並借鑒內地及海外人才培育經驗,提出以「協調者」角色規劃整體人才政策、以「推廣者」角色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橋樑、以「促成者」角色增撥資源。
國家主席習近平説過:「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當今再工業化大變局之中,香港若要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向前發展,必須依仗人才的支持;然而,近年多項國際指標都反映香港的人才在全球競爭中逐漸落後。例如,IMD《2020年世界人才排名》顯示,香港人才在6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4位,比起2016年的第10位有所下滑。人才競爭力減弱突顯出香港培養新一代人才、以及協助在職人士升級轉型的迫切性。
要增強港人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特區政府必須就三大挑戰對症下藥。一是缺乏整體教育規劃,學習者和僱主所需的技能脫節;二是教育制度以學術成績掛帥,未能為人才提供多元及共融的發展平台;三是持續進修資源配套不足,市民難以抓緊再工業化機遇升級轉型。香港要打造世界人才高地,需要政府、院校及企業携手合作,着力處理好這三大挑戰。
一、香港人才發展的
三大挑戰及負面影響
(一)缺乏整體產業及人才規劃,導致學習者和僱主所需的技能脫節
宏觀而言,缺乏整體產業及人才政策是香港向前發展的一大掣肘。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香港服務業未來將向高增值方向發展;本年度施政報告亦提出加快增加工業用地供應、發展北部都會區等政策。事實上,發展高端產業並非首次提出的政策方向:特區政府早於2016施政報告已經提及「自強不息,不斷提升競爭力和改善經營環境,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新興產業」的願景。然而,多年來的發展並未如理想。雖然特區政府2017年設立了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與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等跨部門組織負責制訂產業政策,但是至今未能確保產業政策與人才政策全面地互相配合,以支援未來發展路向。缺乏的似乎不是願景,而是一套清晰的發展戰略;社會要向前邁進,產業及人才規劃應該如何具體化、政策化、項目化呢?
產業與人才規劃不足,導致傳統行業難以透過智慧科技應用創新升級、新興行業亦面對「缺兵少將」的挑戰。以上世紀60年代盛極一時的紡織及服裝業為例,行業在80年代生產線北移後以貿易服務主導,行內從事成衣製造的人數亦節節下跌,逐漸成為「夕陽行業」。面對同樣問題,台灣紡織業自千禧年起在逆境中求存,透過開創新型的機能布料、以及數位化生產鏈等方式升級轉型。可惜的是,香港政府及業界未有把握住升級轉型的良機,令行業走向式微。
人才不足的問題並不限於傳統行業。近年,金融科技發展蓬勃,特區政府亦明確表示將大力支持數碼貨幣、虛擬銀行、數據基建等發展;然而,香港金融發展局的研究卻指出僱主渴望物色人才以應付數碼轉型需求的同時,近40%受訪金融從業員不考慮轉至金融科技領域,主要原因是認為自身技能及知識不足。由此可見,無論傳統或新興行業都面對「人才荒」問題。
(二)教育制度以學術成績掛帥,升學路徑單一
香港教育常被人詬病為「填鴨式」,過於著重操練考試技巧。在大部分大專院校以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作為招生分數線、大學學歷成為職場「基本入場券」的風氣下,較少高中及大專學生會選擇認受性相對低、出路不明朗的非學術路徑來發展其「一技之長」。結果,應届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平均收入在過去20多年卻不進反退:經通脹調整的畢業生月薪中位數從1997年的15,457港元下降至2020年14,300港元。畢業生薪酬中位數下降、各行各業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窒礙青年向上流動。
面對類似問題,國際社會越趨注重學術以外的升學途徑,比如說,德國、英國等國家在高中階段均有約50%高中學生就讀職專教育、學徒制、雙軌教育等非傳統學術出路。同時,在中學階段過後,芬蘭、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以應用型大學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位課程,為高增長行業培育人才。相比之下,教育局雖然自2009年起推出應用學習課程作為新高中課程的選修科目之一,但多年來參與度遠低於傳統選修科,僅佔本届文憑試考生約6%;即將在2022年度推出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涵蓋範疇亦僅限四個課程下的數百個學額。換言之,接觸到應用學習科目的中學生少之又少,單靠推行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亦難以在短期內將應用教育普及化。香港的教育制度依然重學術、輕應用,在應用教育發展方面比國際落後。
(三)持續進修資源不足,大眾自我增值途徑匱乏
本港的持續進修文化薄弱,供市民自我增值的資源配套不足。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持續進修將是保持人才競爭力、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在未來20年內,其成員國中有大約46%的工作崗位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職人士不可能依賴現有的技能應用終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以趕上行業升級轉型的步伐。
本港目前就持續進修撥款僅佔教育公共開支不足1%,意味着教育制度未能提供靈活、多元化的持續學習機會。儘管政府二十年前已經推行持續進修基金,但香港的持續進修參與率仍停滯於20%,與新加坡的49%相形見絀。現時,僱員再培訓局下的課程一般只供副學士或以下資歷的人士修讀,其他勞工及福利局下的計劃則針對新移民、長者、殘障人士、少數族裔等弱勢社群,這意味着持續進修項目的重點對象為低學歷及弱勢社群,未有足夠重視為在職人士提供升級轉型的機會。同時,業界和學界資歷未能有效銜接,減低了公眾自我增值、獲取相關資歷的意願。香港薄弱的終身教育文化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前途帶來負面影響,特區政府在推動終身學習方面僅屬紙上談兵。
二、多管齊下,維持及加強人才競爭力
要保障及提升本港的人才競爭力,特區政府在人才培訓過程中需要擔任「協調者」、「推廣者」及「促成者」的角色,填補人力缺口,加強人才競爭力。
(一)以「協調者」角色規劃整體人才政策,為青年創造上流機會
要將產業發展與人才規劃互相配合,特區政府需要牽頭制訂和推動各行各業的整體發展。例如,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需協調各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將產業政策轉化為教育政策,協助院校專精於特定領域(如應用學位),並協調資源分配,商校合作等。在完善的管治架構下,商會需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評估業界技能需求,參與設計和評審學術課程,長遠紓緩市場職業需求和本地勞動力供應的結構性錯配。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近年發展蓬勃,為香港人才帶來無盡機遇,特區政府可以借粵港澳大灣區拓寬應用教育的發展空間,讓本地青年有更多上流機會。深圳市教育局就曾表示粵港澳三地的教育及資歷體制需全面接軌,提出了於大灣區制定「四互」合作機制:分別為「教授互聘」、「課程互修」、「學分互認」,和「文憑互授」,吸引一眾精英學生、院校和學者到大灣區發展,打造國家一流的教育重地。香港也需要積極配合大灣區發展,就人才政策、配置、流動等方面拓寬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路徑,支持大灣區的高速創新及發展,亦讓本港青年從中受益。
(二)以「推廣者」角色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橋樑,推行應用教育
內地近年致力強化職業教育工作,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課程,搭建業界與學界之間的「立交橋」。要推動香港應用教育的發展,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職專教育發展的路向,深化業界與學界之間的合作。例如,特區政府可邀請業界機構及專家參與香港學術及資歷評審局的課程質素保證,確保課程緊貼市場需求。另外,亦可根據行業技能需求配對企業與院校,開辦雙方認可的課程,如將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及職業訓練局Earn & Learn職學計劃等商校合作計劃普及化。
要鼓勵業界及求職者獲取及認可相關資歷,特區政府理應牽頭在招聘及投標過程中給予學術、應用和職業資歷同樣的認受性,扭轉香港學術為重,忽略技能的局面。如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關於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問題的通知》,就要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以技能水平、專業素質為依據,破除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
(三)以「促成者」角色增撥資源,鼓勵全民技能提升
僅加強職前教育並不足以提升勞動人口的技能水平,特區政府需要扮演「促成者」角色,加強推廣持續教育,促進企業安排員工接受培訓。以新加坡為例,SkillsFuture Singapore就資助了中小企高達90%的課程費用和80%的員工缺勤工資。特區政府可借鑑新加坡做法,以免稅額及缺勤薪金等財政誘因鼓勵業界推行持續專業發展及在職培訓,同時可透過數碼支援等方式鼓勵中小企在招聘過程中採納業界技能框架。
特區政府在發展終身學習方面落力「叫好」的同時,亦需要大眾市民 「叫座」,為鼓勵市民參與持續進修,可提供補助金以鼓勵更多的在職人士參與。就此,香港可以參考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 年)》:提出提供1,000億元人民幣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惠及5,000萬以上國民。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SkillsFuture)則向公民發放時限為五年的一次性職業技能培訓補助金。香港可為市民提供終身技能發展補助金,並將現時持續進修基金的學費發還機制改為具時限性的注資方式,鼓勵市民及早獲取未來所需的技能,緊貼全球經濟及產業的趨勢。要令市民更方便,可持續地根據個人進度自我增值,政府應迎合「微證書」這類型短期網上課程的發展趨勢。我們建議特區政府將各類持續專業進修課程納入資歷架構,令此類資歷認證受到企業認可,在招聘、內部晉升、薪酬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帶動社會參與持續進修。
三、結語
孫中山先生說過:「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政府須扮演「協調者」、「推廣者」及「促成者」的三個角色,在人才政策的總體規劃、應用教育課程的設計、持續進修的支援等方面注入新思維,以人才為東方之珠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2月號第36-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