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放寬市場准入,探建數據交易場所。圖為去年12月27日,觀眾在深圳高交會上參與華為智能網聯互動體驗(圖:新華社)按照《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要求,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商務部、廣東省、深圳市等研究制定放寬市場准入新措,涉及科技、金融等領域共24條,當中提出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強化深港澳更緊密合作,推動大灣區在國家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方面發揮更突出作用。新措並提出,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等相關領域市場准入,深圳將建設數據交易場所,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探索國際數據合作,打破信息壁壘,推動先進技術應用。
《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措施》)集中在以下六大領域主要有科技、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和其他領域(詳見表)。在科技領域,共5條特別措施,包括創新市場准入方式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台、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市場准入等。在金融領域,共4條特別措施,包括提升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支持能力、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等。
其中,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市場准入的措施,提出發揮深圳開展數據交易的立法、區位和平台優勢,在條件具備時,研究設立數據要素交易場所。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准入環境的措施,創造性提出在深圳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搭建世界級先進技術應用推廣平台,打破制約產業發展和創新要素流動的信息壁壘和市場准入限制,有力推動深圳乃至全國先進技術應用和相關產業發展。
港商:數據科技發展接軌國際
深圳常務副市長黃敏在發布會上介紹,深圳將充分利用《措施》建設數據交易場所,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同時聚焦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培育高頻標準化交易產品和場景;二是制定數據交易制度規則和技術標準;三是構建完善的數據交易服務體系;四是探索國際數據合作。
香港Bizconline Limited CEO李德豪受訪表示,數據只有通過流通,才能體現出大數據的威力。“數據多了流通出口,大灣區就會打開新的大門,以數字孿生為主的元宇宙發展,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通過粵港澳數據流通合作,數據科技發展的潛力更大。”他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多年來推動打造數據隱形交易平台,現在政策紅利下,可正式打造國際數據交易所,積極推進數據儲備,也助力更多修讀數據科學的人才在2022年發揮所長。
《措施》提出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支持深港澳三地通信運營商創新通信產品、在金融領域,以內外貿、投融資、金融創新、保險服務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科學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為導向,完善供應鏈金融、粵港澳保險服務、跨境貿易等領域准入方式。《措施》提出下放港澳服務提供者來深辦醫審批權限等新舉措,也將有助於發揮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引擎作用,進一步強化深港澳更緊密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方面發揮更突出作用。

港澳醫療險產品需求殷切
香港保險業從業者劉嘉表示,在深圳公立醫院試點港澳保險結算並允許報銷使用境外藥品,對於行業從業者來說是重大利好。她看好港澳醫療險未來在深圳的發展機會,會有更多普通居民購買此類“花多少報多少”的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