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偉大夢想!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以下簡稱《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這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論述摘編》是在中國和世界都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下的一部重大成果。
文|重慶 張永和
《論述摘編》為全球
人權治理引入中國視角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而同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世紀疫情持續交織,給人類提出了有關人權和人類安全的新議題,全世界開始審視建立在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基礎上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民主架構,及其對國際關係可能帶來的影響,去反思美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制度為什麼會帶來社會的撕裂和不同族裔之間的疏離,在大災難來臨時為什麼難以應對危機、經受風險考驗,無法有效地維護和促進全人類的團結。《論述摘編》的問世恰逢其時,為全球人權治理引入了中國視角。
《論述摘編》集中呈現了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尊重和保障人權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論述摘編》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間的報告、講話、談話、演講、賀信、指示等160多篇重要文獻共計335段論述,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堅持通過自身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促進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實踐路徑”以及“堅持以中國人權事業進步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這3個層次分9個專題來展開。其中部分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另外,全書始終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11萬餘字的《論述摘編》,“人民”一詞共出現了691次,“人民群眾”一詞共出現了89次,說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中,人民永遠是最核心的概念,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擺在至高無上地位。以人民為中心,已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權理念的內核、靈魂。這些論述並非簡單的文辭,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中國人權事業的制度和治理邏輯、理論體系、話語體系已然成型。
中國人權的價值和精神
貫穿於各領域各項事業之中
中國人權事業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增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根基,人權的價值和精神貫穿於各領域各項事業之中,通過憲法法律、政策、規劃、計劃等來實現各類具體權利和特定群體權利保護、人權法治保障、人權教育與培訓、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等人權目標。
《論述摘編》開篇第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就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歷史性貢獻、歷史性成就作了深刻闡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鬥。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不斷推動人權事業發展的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權利放在首位,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提高尊重與保障中國人民各項基本權利的水平。
走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立場認識人權,以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為哲學基礎,緊扣“需要”和“發展”來構建人權理念,以生存和發展、幸福生活、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價值追求,以人權的普遍性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原則,通過改革、發展、民主、法治不斷實現人民的利益、滿足人民的需要。
在《論述摘編》第二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和人權的評價標準作了深刻闡述,強調要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在人權問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長期以來,中國始終遵循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精神,堅持把人權普遍性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符合時代潮流、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為中國人權進步和國際人權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對於如何堅持走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作了深刻闡述。他強調,時代在發展,人權在進步。要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和當代實際相結合,走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協調增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權利,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共中央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以發展促人權
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與理論體系對應,形成了由“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新制度安排”“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同富裕”“全過程人民民主”“公平正義”等表述,以及由“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在人權問題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等論斷所串聯起來的中國人權話語體系。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目標,把增進人民福祉、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發展促人權,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在此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論述摘編》第三部分到第八部分,對此作了充分論述。
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鮮明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彰顯了鮮明的人民立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堅持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確認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好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是中國發展第一位的任務。中共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舉措。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共中央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對染疫群眾進行全面救治,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協調增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權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權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推進基層民主建設,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發展文化事業,保障人民文化權益,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保障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權益。中共中央對各類困難群眾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權益的保障,組織實施婦女兒童、殘疾人、少數民族發展規劃,使他們享有均等機會,以平等身份充分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共享發展成果。
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法治是人權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推動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推動多元包容文明的全球人權治理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堅持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全面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努力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進步。
《論述摘編》第九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就此作了深刻闡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之源;差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強加給他人;中國主張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權交流合作,推動各國人權事業更好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際場合呼籲,要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和維護者。維護和平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前提。中國把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堅決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處理國際爭端。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進全球夥伴關係建設,主動參與國際熱點難點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出兵國和出資國,數千名中國官兵在各個維和任務區不畏艱苦和危險,維護著當地和平安寧。
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繁榮。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是保障人權的重要基礎。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首倡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加強國際發展合作,幫助各國打破發展瓶頸,縮小發展差距,共享發展成果;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係,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
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休戚與共。面對全球性問題,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主張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面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倡導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動倡議;面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倡導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等,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思想、人權文明和人類道義的制高點上的論述,是原汁原味的中國人權觀。這些更具現實性、綜合性、整體性的人權視野、範疇和內容,顯然已經超越了西方傳統中對人權價值的懸設、積極權利和消極權利的簡化表達,以及“三代人權”的理論等窠臼,擴展了人權語義的內涵及人權理論的縱深。
今日之中國,正處於一個全面崛起的偉大時代,對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中國議題會成為世界的議題,世界的議題也會成為中國的議題。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用自己的思想、理論和話語,把中國和世界的事情說清楚。事實證明,立足中國豐富鮮活的實踐、原創的研究和清晰的論述,我們完全可以把中國和世界的事情說得更清楚,我們的研究可以影響中國和世界!
(作者係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小標題為編者所擬,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2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