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從中國雲南昆明站發出,與此同時,一列“瀾滄號”動車組從老撾首都萬象站駛出。兩組列車開啟了一段雙向奔赴的旅程,標誌著“一帶一路”重點項目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這組“鋼鐵巨龍”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美麗剪影,滿載著希望與光明向2022年疾馳而來。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正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就新的精彩。
文|北京 黃其方
中老鐵路助老撾從“陸鎖國”變“陸聯國”
中國與老撾山水相連、情意相依,兩國一直是志同道合、真誠相交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秉持親誠惠容理念,中老兩國不斷拓展務實合作,攜手共建“一帶一路”。2015年,習近平主席同老撾領導人一道,作出了共建中老鐵路的重大決策。2017年11月,在習近平主席訪問老撾期間,兩國代表在領導人見證下簽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合作文件。中老鐵路不僅成為雙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而且成為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性項目。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老雙方齊心協力、緊密配合,一幅合作的畫卷徐徐鋪開,跨越山川江河的中老友誼步步升華。
中老鐵路全長1,035公里,是第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其北起中國西南地區的昆明市,向南經玉溪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過中國磨憨鐵路口岸和老撾磨丁鐵路口岸,進入老撾北部地區,繼續向南經琅南塔省、烏多姆賽省、琅勃拉邦省、萬象省,最終抵達老撾首都萬象市。
在中老鐵路建成之前,老撾僅有一段長約3.5公里的鐵路連接泰國,是名副其實的“陸鎖國”。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老撾不僅告別了沒有火車的時代、擁有了現代化鐵路,而且與外界的通聯時間也大幅縮短。昆明至磨憨最快5小時20分可達,磨丁至萬象最快3時20分可達,加上口岸通關時間,昆明與萬象可實現朝發夕至,明顯少於現在48小時左右的公路行車時間。中老鐵路是老撾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時間與空間上多層次加深了老撾與周邊區域的互聯互通。
2021年12月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了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他指出,鐵路一通,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雙方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
視頻另一端,老撾國家主席通倫激動地說,這是老撾各族人民迎接建國46周年的寶貴禮物和慶祝老中建交60周年的盛大喜事。他祝願中國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祝老中友好合作關係萬古長青!
一次不懼山水之遙遠、沿途之險阻的牽手,背後是中老兩國建設者歷時5年之久的艱守奮鬥。中老鐵路縱貫中國雲南西部與老撾北部山區,沿途山高谷深、水系眾多、地質結構複雜、地域風情獨特,因此修建難度極大。既飛在天上,又行在水中,這是中老兩國合作完成的一項世界級超級工程。
中老鐵路線上有一處“一隧連兩國”的友誼隧道,因其屬於罕見的高侵蝕性鹽岩地質,這一“銅牆鐵壁”最終經過1,200多名建設者歷時4年多的艱苦鏖戰才得以安全勝利打通。不僅如此,整個中老鐵路工程共貫通了167座隧道,建成301座橋樑,其中新建隧道、橋樑總長達712公里,佔新建線路全長的76.5%;新建38座車站和32座牽引變(配)電所,架設1,677公里電氣化鐵路接觸網。
中老鐵路既自帶鋼鐵氣質,又充滿婀娜風情。初期全線投入運營的25座車站,呈現著“一站一景”的鮮明特色。比如,普洱站被譽為“一座透著茶香的車站”;西雙版納站的屋頂造型猶如翩翩起舞的開屏孔雀;琅勃拉邦站以老撾香通寺“人”字型屋頂為設計意象,建築結構最為複雜精美。
中老鐵路更是兩國之間的友誼路、發展路、希望路。自2016年全線開工至今,中老兩國建設者合力攻堅克難,厚植中老友誼,多次參與搶險救援、醫療救助、捐資助學等公益行動,工程帶動老撾當地5,000餘人參與建設、帶動當地就業11萬人次,幫助老撾修建公路水渠近2,000公里,購買老撾當地材料和物資超51億元人民幣。
更為重要的是,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將促進沿線地區深度融合發展,為兩國和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推動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走深走實。老撾隨之迎來現代鐵路交通的新紀元,實現了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夙願。這條鐵路,將大力促進老撾的貿易、投資,吸引更多遊客,並帶動通信、教育和衛生事業獲得長足發展,助力老撾經濟與中國西南地區、瀾滄江—湄公河地區互利融合。與此同時,作為泛亞鐵路的重要骨幹,中老鐵路也將鞏固提升中國與中南半島各國之間的聯繫,進一步帶動區域內各領域多方合作。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中老鐵路有望使萬象與昆明之間的運輸成本下降40%至50%;泰國蘭乍邦港至昆明的運輸成本有望下降至少32%;預計到2030年,經中老鐵路老撾段的年過境貿易貨物量將達390萬噸。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複合型
互聯互通網絡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越山海,惟架橋鋪路、建站設港。加強互聯互通,既是“一帶一路”的鮮明主旨,亦是“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中老鐵路通車運營,僅是“一帶一路”建設“大寫意”之下的一筆畫。“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持續構建多層次、全方位、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架構基本形成。一條條鐵路、公路、航運線如一道道彩虹,照亮遠方、點燃希望。
鐵路方面,伴隨中老鐵路順利通車,雅萬高鐵全線土建工程完成量超過90%,正式進入竣工倒計時。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順利推進,巴基斯坦一號鐵路幹線升級改造項目已完成技術磋商並啟動融資磋商,匈塞鐵路部分路線已順利通車,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投入運行。而馳騁在非洲大陸上的蒙內鐵路和亞吉鐵路,已安全穩定運營多年。
另有一鐵路明星項目——中歐班列,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這支“鋼鐵駝隊”以穩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務有力支撐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大動脈”,貫通疫情防控的“生命線”,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不斷刷新紀錄。2021年中歐班列實現逆勢大幅增長,全年開行達到1.5萬列,同比增長22%。目前,中歐班列已鋪畫運行線78條,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個城市,運輸貨品達5萬多種,物流配送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全境。
公路方面,2021年7月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成功合龍,預計將於今年竣工通車。中巴經濟走廊兩大旗艦項目——卡拉奇至拉合爾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和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二期(赫韋利揚至塔科特段)順利完工並移交通車,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全線貫通,中俄黑龍江大橋建設正酣。中蒙俄、中吉烏、中塔烏、中俄(大連—新西伯利亞)、中越實現國際道路直達運輸試運行,“一帶一路”國際道路運輸輻射範圍進一步拓展。
航運方面,中國積極打造絲路海運品牌,海運服務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沿海國家。得益於“一帶一路”的東風,曾經風光不再的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迎來新生,由中國企業參與運營後,該港全球排名在2021年躍升至第25位。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吉布提港等港口也同樣因“一帶一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此同時,中國民航圍繞“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完善基層建設布局,加強航空樞紐建造,積極拓展航空運輸網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班量佔中國航班總量的65.9%。
在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施“硬聯通”的同時,中國也非常注重加強政策規則的“軟聯通”。截至2021年10月,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合作平台,中國與19個國家簽署了22項雙邊、多邊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與6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70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128個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盧森堡、俄羅斯、亞美尼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以色列、蒙古、馬來西亞、埃及等國家舉行雙邊航空會談並擴大了航權安排。
此外,中國聯合相關國家建立了中巴經濟走廊交通基礎設施工作組、中緬經濟走廊交通合作工作組等“一帶一路”交通合作機制,共同編制了《大湄公河次區域交通戰略2030》《中亞區域經濟合作交通戰略2030》《中亞區域經濟合作鐵路發展戰略2030》《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交通規劃(2014—2030)》等文件,共同謀劃區域交通發展規劃,促“一帶一路”的橋樑紐帶不斷延伸。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
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2013年,習近平主席先後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一帶一路”由此應運而生。“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同合作夥伴一道不斷開拓進取亦砥礪前行。在國際社會的多方支持下,“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順利鋪就、不斷延伸,“一帶一路”業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
“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釋放合作共贏的正能量。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越來越多合作夥伴的紛紛加入讓一些針對“一帶一路”的無端指責與非議不攻自破。2021年,又有7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同145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31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協議。面對全球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的逆勢抬頭,“一帶一路”大家庭海納百川,眾多夥伴的團結攜手有力佐證了合作發展方為人間正道、互利共贏才是時代強音。
“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穩中有進,為全球復蘇提供新支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合組織峰會、博鰲亞洲論壇搭建高層對話,陸、海、天、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貫通築牢,亞投行、絲路基金為項目實施注入金融活水,進博會、中阿博覽會、絲綢之路博覽會打造廣闊交易平台。多方協作下,一大批“一帶一路”合作項目落地生根,幫助共建國家充分發揮資源稟賦,使區域發展不均衡現狀持續改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一帶一路”建設並未停滯,反而呈現出強大韌性與澎湃活力,提振了全球經貿信心,為國際經濟合作開辟新渠道和新空間,為各國復蘇發展創造新機遇。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一帶一路”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塑造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共建“一帶一路”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向投資蓬勃發展。2013至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從6.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11.6萬億元,年均增長7.5%,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從25%提升至29.7%。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以更開放的姿態深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國內各區域開放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自身市場潛力得以充分釋放。作為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支撐,“一帶一路”打開了中國開放合作新格局,也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惠民生、增福祉,不斷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初心。多年來,中國把向沿線國家提供農業、教育、衛生、環保、減貧等領域的民生援助納入“一帶一路”建設範疇,開展了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東亞減貧合作示範等項目,受到國際社會和當地民眾的廣泛認同和讚譽。疫情發生後,“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全力馳援各國抗疫,源源不斷對外輸送疫苗、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其中近九成流向了“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2021年,中國還同31個合作夥伴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夥伴關係倡議,倡導加強疫苗出口、援助、聯合生產、技術轉讓等合作,合力共築抗疫“長城”。
“一帶一路”內涵不斷深化,合作新領域穩步拓展。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之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對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增長點,更加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需求。中國大力支持“一帶一路”能源綠色低碳項目建設,31個合作夥伴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20億劑疫苗,佔中國以外全球疫苗使用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已同22個國家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為“絲路電商”合作開拓廣闊前景。
2021年11月,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同時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習近平主席全面總結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顯著成就,為新時代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共建“一帶一路”迎來九周年,正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一帶一路”,將持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為世界共同進步作貢獻。
(作者係國家部委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