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連日來新冠肺炎確診數字激增逾300宗,創下疫情爆發兩年來的最高紀錄。Omicron來勢洶洶,社區傳播鏈已經高達三位數,顯示疫情散播全港各區,其中深水埗、沙田、九龍城、葵青及黃大仙區的不明源頭個案最多,居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本地隱形傳播鏈肆意妄為,新冠病毒一傳十、十傳百,惟港府嘴上說要與病毒「鬥快」,落實起來則是滾芥投針,日前的疫情簡報會更是用大篇幅教市民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可是香港疫情嚴峻,是因為佩戴口罩情況不佳嗎?答案是否定的,本港市民從兩年前疫情爆發初始就自覺戴口罩、勤洗手和消毒,無論春夏秋冬都要「焗住」,抗疫至今已然疲累。反觀港府經歷五波疫情,於2022年1月31日才發布第一版《正確使用口罩的補充資料》,是否為時太晚?
雖然本港市民佩戴口罩情況不錯,但從近日疫情個案來看,不少確診者在新春期間進行一些跨家庭聚會,又趁放假期間前往多區遊玩,是導致確診數字激增的原因之一,可見疫情期間,市民還是要盡量避免外出,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有消息指政府計劃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將更多處所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的規管範圍,及收緊公眾地方群組聚集的限制等。各行各業陸續因社交距離措施而陷入「冰封期」,消息指政府將注資200億元啟動「防疫抗疫基金6.0」,特首林鄭月娥承諾會儘可能涵蓋上一輪抗疫基金未能涵蓋及受惠的行業和個人,以紓解各行各業的燃眉之急。儘管防疫基金能夠提供部分補貼,對於「手停口停」的打工仔們也只是杯水車薪。政府要考慮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切實向受影響行業雪中送炭,例如成立「失業援助金」及為受疫情影響的連帶行業提供一次性補助金。另外,由於疫情之下市民失業,生計大受影響,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政府可以考慮開設更多臨時職位,例如提供技術含量較低的抗疫工作崗位,一方面解決基層市民生計問題,另一方面有助協助政府展開各項抗疫工作。與此同時,為避免疫情「雪上加霜」,政府必須加強執法,嚴厲打擊違反口罩令和限聚令人士,萬不能讓市民捱過的苦、政府所做的努力都功虧一簣。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