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潘耀明 I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
一、一座玲瓏的文化橋樑
有人說,香港是一扇開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東南西北風,我說,香港也是一座嬌小玲瓏的文化之橋,中國通過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過她,可以走向中國。說香港是嬌小,是對地域、人口而言;說香港玲瓏,因她是通透的、明徹的。
海峽兩岸被西方稱作「鐵幕」的年代,即由1949年至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為止的30多年間,香港扮演了重要的文化橋樑的角色。
這裡說的「鐵幕」,在實際意義上,不純是指內地,台灣在文化思想領域上,對「五四」運動以來的大陸文化特別是文學作品也是採取閉關政策。後者在「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下,把來自對岸的文化乃至香港文化也視作洪流猛獸,嚴禁入口。
香港在兩岸之間實際上起了紐帶的作用。
在那個年代,有不少香港人回內地探親,把台灣的文化與西方文化迂迴地傳達到內地;相反,也把內地的文化信息,特別是「五四」以迄的新文學作品,如魯迅、冰心、巴金、錢鍾書、王辛笛、卞之琳等等台灣違禁的作品,從香港悄悄地捎到台灣。這種情況,一直到台灣於1991年解除「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為止。
上世紀80年代末,台灣的柏楊先生曾委託我代組織「當代中國大陸文學系列」,包括賈平凹、韓少功、莫言、王安憶、舒婷、馮驥才、史鐵生、陳建功、張承志、劉心武、鄭萬隆等當代大陸新銳作家,開始登陸寶島。
這些稿件全部通過香港的我中轉的,因那個時候,兩地仍未通函,柏楊出版這套書也是有政治風險的,因為台灣的「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仍未解除,有「通匪」之嫌。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
香港除了是兩岸文學交往的平台和橋樑,也是西方與內地文學交流的平台和橋樑。
香港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在冷戰時期,左右翼意識形態壁壘分明,湧現不同政治背景支持的文化刊物和文化出版物。如上世紀50年代由美國新聞處贊助的今日世界社,翻譯出版了大量美國及西方思潮的出版物。張愛玲的反共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她自稱是在美新處授權下寫的。
這些有政治背景的刊物和出版物,文化類特別是文學藝術,是其中主要的統戰手段。當時針對學生和青年人辦的刊物《中國學生周報》,是由美方津貼的友聯出版社支持的,1952年創刊,1974年停刊,共辦了22年;另一份讀者對象是青少年的《青年樂園》在上世紀60年代創辦,上世紀70年代被港英當局勒令停刊,隱有中方背景。特別是前者,介紹了大量的西方當代文學思潮(主編是文化界知名人士,如余英時、胡菊人等),孕育了如西西、也斯等重量級作家。至於後者,則凝聚了一大批繼承新文學創作傳統的作家,知名作家如舒巷城、金依、海辛等。
民間辦的文藝刊物,由徐速在1965年12月間創辦了《當代文藝》,影響頗大。《當代文藝》每月出版一期,每期收入小說、散文、雜文、評論、詩歌等,徐速寫的著名長篇愛情小說《星星月亮太陽》曾在這本雜誌連載,後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廣受歡迎。《當代文藝》迄至1979年4月終刊,總共出版了161期,為期13年又4個月之久,創下了當時內地及台灣以外純文學刊物歷史最悠久的紀錄。
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香港報刊闢有文藝園地較有代表性的有戴望舒在《星島日報》主編的文藝副刊「星座」刊登不少海內外名家文學創作作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台灣國民黨在香港辦的《香港時報》,闢有「淺水灣」文藝版,主編劉以鬯介紹了不少西方文學思潮及作品。內地背景的報刊《文匯報.文藝版》,先後由羅孚、曾敏之主編,則介紹了大量寫實主義的作品。
香港在上世紀60年代,有不同政治背景的中學、大專院校,也紛紛成立文社,由學校愛好文學的學生自動組合。期間香港文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少說也有一百多個。有介紹西方文學思潮、引入現代創作手法的作品;有承傳五四以來的寫實主義手法的作品;大都是油印(刻臘版)的刊物,在香港廣大的中、大學生中間流通,蔚成文社潮,是產生香港本土文學和作家的濫觴。我當時也在就讀的中學與一班志同道合、愛好文學的同學組織了「豪志文社」。
三、戰後文化雜誌
嚴格來說,戰後香港文化性雜誌並不多,以較正規的文化雜誌來說,可以說有4份,包括《明報月刊》、《大人》、《大成》月刊、《春秋》。
《大成》、《大人》、《春秋》和《明報月刊》雜誌在香港誕生,可說是一框奇異的文化風景。前三本文化雜誌,都是由1949年後避居香港的民國文化人創辦,創刊於1958年7月的文史雜誌《春秋》,是曾任國民黨軍官姚立夫主辦的,他在香港開了一家毛織廠。這本曾號稱是香港最長壽的藝文雜誌,歷經六十四載的歲月風霜,終於2021年7月宣布停刊。
《大人》雜誌創刊於1970年5月,1973年10月停刊,前後出了42期。《大成》是緊接着《大人》出版的,於1973年12月創刊,也沒有發刊詞,但這兩份雜誌同樣是標榜文史、藝術的綜合性雜誌,共出262期,1995年停刊。主編都是沈葦窗,刊物的風格也完全一樣。
以刊登文化掌故文章為主,還以較大篇幅刊登藝術圖文,包括繪畫、戲劇、曲藝、電影和流行歌曲。
四、金庸創辦的長青樹《明報月刊》
1991年我開始接手主編《明報月刊》,也撥出約四分之一版面刊登海內外文學作品,如十方小品、文學評論、文學活動信息。
《明報月刊》是金庸於1966年創辦的,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金庸為保存中華文化傳統文化,因而創辦了《明報月刊》,希望藉此傳承中華文化的薪火。
《明報月刊》其實是一份相當溫和的雜誌。由金庸親自寫的《發刊詞》,特別提到《明報月刊》堅持客觀、獨立、自由的信則。
《明報月刊》逾半個世紀,是目前海內外碩果僅存的綜合性文化雜誌,經歷了八任主編。第一位主編是明報企業的創辦人和《明報月刊》創始人查良鏞,其後是胡菊人、董橋、張健波、古德明、邱立本、古蒼梧、潘耀明等人,潘耀明先後接任編務,迄今已達27年。
《明報月刊》創辦到今天,已有56年歷史,是海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化雜誌,讀者主要是知識界、受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海內外大學圖書館、漢學研究機構。《明報月刊》享有盛譽,是海內外高端文化平台,對推動中華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起着不可取替的作用。
《明報月刊》幾乎是針對海內外文化名人開放的園地,作者名家如雲。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最初的傷痕文學,陳若曦寫的如《大青魚》、《尹縣長》、《耿爾在北京》等,都是70年代在《明報月刊》發表的。其後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在台灣《聯合報》連載,因政治原因被腰斬,也是在《明報月刊》全文登載的。
此外,上世紀60年代後期,在內地的無名氏(卜乃夫)輾轉托人把《金色的蛇夜──續編》帶來香港,於1979年9月至1980年5月在《明報月刊》連載。
我曾在內地的文化研討會上談到香港民間文化雜誌,凝聚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作家、藝術家、文化人,它們之可以生存,都是以極少的人力資源和儘量少的經費來經辦的。內地的行家聽到香港文化雜誌人員只有一、二個或三、四個,都嘖嘖稱奇,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這種不可思議的事卻在香港產生了,文化在商業社會大石擠壓下,仍然尋縫覓隙地在大石下探出頭來,令人驚艷不已!
除了民間的出版物,香港的中資出版社如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不少內地文化人和作家的作品;當年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及美國新聞處,是美國在遠東投下最多資源的官方機構。美國新聞處轄下的今日世界社和友聯出版社,翻譯出版了大量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作品,其中翻譯了大量美國當代作家為主的文學作品,他們高薪聘請了一些香港的知名文化人如戴天、董橋等主其事,並凝聚一批知名翻譯家如夏濟安、思果等從事翻譯工作。這對香港人,和通過香港這一橋樑輾轉傳到的內地讀者了解西方的文學思潮和文學作品,起過積極作用。
五、國際文化交流的樞紐
1949年後,內地與台灣、西方交往並沒有直接通航交通工具,香港為其中轉站。
1986年,由內地出訪美國的第一個作家代表團,由當時中國作協黨委書記馮牧帶隊,其成員包括張潔、蔣子龍、馮強等,就是經過香港輾轉飛美國的;還有鐵凝等作家代表團赴台灣訪問,來回台灣也是經過香港。他們經香港都是由香港三聯書店負責,由我具體接待的。
1979年,在美國中西部的愛荷華大學舉辦的「中國周末」(由聶華苓、保羅.安格爾主辦),轟動中外,海峽兩岸作家因政治原因隔離30年後、在這裡第一次(自1949年後)相聚,與會的內地作家蕭乾、畢朔望來回路程,也是經過香港轉赴美國和返回北京的。其後艾青、王蒙、丁玲、吳祖光等赴美國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The University of Iowa),都是以香港為中途站,也是由我出面接待的。
香港還為海內外作家提供豐富的發表園地,如《海洋文藝》便是一例。
具中資背景的《海洋文藝》1974年創辦,先出試刊,然後是雙月刊,繼而是月刊,約200頁。內容主要是小說、散文、隨筆、詩歌、評論、譯文、文壇資料等等,1975年開始改為月刊,直到1980年結束為止。1978年中國內地開放後,被埋沒已久的老作家紛紛得以解放,這一期間的《海洋文藝》刊載了不少知名作家的作品,如沈從文、吳祖光、施蟄存、趙清閣、卞之琳等;詩歌方面有艾青、蔡其矯、郭風和青年詩人舒婷。
六、率先整理文庫
內地剛開放,反映內地現實題材的百廢待興,新時期的文學異軍突起,蓬勃一時。但是對於整理古代、近代、現代的文學工作,卻少人問津,有見及此,利用內地的資源和香港的出版優勢,香港在這方面可以說起過主導作用。
我從1980年到1991年,負責香港三聯書店編輯部。我在香港三聯書店參與策劃編輯共有15套文庫,其中,1980年我們曾與廣州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沈從文文集》和《郁達夫文集》,開香港與內地合作出版的先河。當年,我原有一個大膽設想,擬出版一套《世界華文文學大觀》,先是化整為零,最後配龍成套。當時這個設想獲總經理蕭滋的支持。我們先後與內地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歷代詩人選》、《歷代散文選》、《現代中國作家叢書》等。
我們原來的計劃是想把現代中國作家擴展到當代中國作家,加上已出版的《香港文叢》、《台灣文叢》、《海外文叢》匯合為《世界華文文學大觀》。
《海外文叢》則是我1983年到紐約大學攻讀出版管理和雜誌學,在美國組的書稿,共出版了約40個海外華人作家的選集。
後來我因轉任《明報月刊》主編,離開了三聯書店,這項計劃被擱置了。
不管怎樣,香港在40年代以迄,肩負着中外、兩岸文學的交流的橋樑,她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沒有人可以取替。後來我還策劃了一套《二○○○年文庫──當代中國文庫精讀》,出版20位海內外新時期華文作家的作品,他們是:王蒙、王安憶、史鐵生、北島、李銳、池莉、余華、高行健、陳染、莫言、張承志、張煒、賈平凹、殘雪、舒婷、劉再復、劉震雲、劉索拉、韓少功、蘇童。當時高行健、莫言還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主管明報出版社時出版的。
此後,我還策劃出版《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由《明報月刊》與新加坡青年書局聯合出版),我們(我與新加坡詩人、新加坡青年書局總編輯原甸當策劃主編)發起了一個由28位海外大學的文學教授、專家、學者組織的編委會,他們包括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教授、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北京大學嚴家炎教授、上海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等等,由他們選出50位海內外華文作家,以獲得編委會票數最多的作家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賈平凹的《浮躁》獲美國美孚飛馬獎,於1991年10月在香港授獎,由我以香港作家聯會的名義,代表香港美國飛馬獎委員會頒發給賈平凹。
七、華文文學交匯之地
香港也是華文文學的交匯之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了躲避戰火及拘捕,不少進步藝術家、作家南來避居香港,此後經中國幾次政治活動,也有不少南來作家移居香港。後者如蕭紅、端木蕻良、戴望舒、許地山、徐訏、張愛玲等,南來作家中還包括了金庸、劉以鬯、葉靈鳳、曹聚仁等。
此外,海外、台灣作家經常在香港講學、參加文學活動不乏其人。魯迅著名的講題:《無聲的中國》,就是他在香港青年會演講的。
有見及此,大約在1991年,在曾敏之、劉以鬯及本人的倡議下,曾發起在香港成立「世界華文文學聯會」,並在香港舉辦了成立的籌備會議,當年的中文大學校長、獲聘諾貝爾物理獎的高錕,曾親自在籌備會議上致辭,認為在香港組織「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是適時和具深遠意義的。2006年12月,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式在香港成立,世界華文文學聯會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整合了海外30多家文學社團,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華文文學社團。
在翌年即2007年,我們還出版了大型文學雜誌《文綜》季刊,目前已出版了58期。刊物除了刊登來自世界各地華人作家作品之外,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把他與美國學者朗諾.波思克、杰爾.邁爾森合著的《再造華登湖:東西方論美國文藝復興》中文版給予《文綜》由2010年3月起獨家發表,令人鼓舞。
結語
香港地位特殊,自從1997年回歸後,在「一國兩制」模式下,言論、出版、信仰還是相對自由和開放的,這使她可以兼收並蓄,也可以葆有她文化橋樑和文化窗口的作用。
詩人艾青曾說過:「華文文學不但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非常豐富的傳統。華語是一個表現力極強的語種。華文文學可以和世界最優美的文學媲美。」他又說:「文化像水,像空氣,是會流動的;文化在交流中產生影響。只要善於吸收,善於借鑒,就會發揚光大。」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是以經濟發端的,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文學是文化的精靈。正如魯迅先生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所以今天提出文化大灣區的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
然而,作為大灣區的國際文化交流樞紐的香港,過去以迄,大多數文化活動在民間進行,港英當局及特區政府並沒有給予額外的資源加以推動,我曾說過,由於過去港英政府及特區政府對香港文化的漠視,相對北京、上海、東京、巴黎、紐約、倫敦等大城市,香港充其量是一個商業大都會,而不是文化大都會。北京有規模宏大的文學館,日本每一個縣、市都有文學館,獨香港闕如。香港回歸後,30多位香港文學界知名學者、作家、文化人曾呼籲在西九建立香港文學館,但特區政府一直不予回應。17年來,發起人之中的饒宗頤、劉以鬯、也斯等等11位作家、學者、文化人已先後去世,香港文學館仍如空中樓閣,渺不可及,令人浩歎!目下國家賦予的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着意加強香港在世界文化藝術上的地位。今天的論壇上,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原副主任楊健認為粵港澳三地文脈相親、文明相連、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為三地的融合創造了條件,我相信這將加強香港作為國際文化港口的地位和文化橋樑的交流作用,使這顆具有豐富文化涵養的東方之珠越益璀璨明艷!
(本文為2021年12月27日作者在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與香港紫荊雜誌社、聯合出版集團共同舉辦的「大灣區文化融合與港澳融入」論壇上的發言)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2月號第63-68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