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在1948年1月18日提出,“當著我們正確地指出在全體上,在戰略上,應當輕視敵人的時候,卻決不可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也輕視敵人。”即“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把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與善於鬥爭、善於勝利的科學態度很好地結合起來,以戰勝強大的敵人,奪取鬥爭的勝利;在具體鬥爭策略上,要謹而慎之,審慎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殲滅敵人。反觀香港抗疫現狀,香港本地確診人數在春節後由百幾宗增長到三百幾,今日出現六百余宗確診,超過六百初步確診,源頭不明個案激增,數百條社區傳播鏈無從跟蹤。香港特區政府在記者招待會以繼續實行“圍堵”措施形容現行防疫政策方向。並提出呼籲、建議市民減少聚集。推出社區隔離、家居檢疫;請求網購、快遞公司、物業公司配合;呼籲家居隔離的市民配合、減少外出;建議快速測試陽性的患者通過最少接觸外界的方式出行到達急症室。由此可見防疫政策目前日趨被動,近日坊間出現“與病毒共存”、“躺平”呼聲,影響和擾亂視聽,動搖市民對於政府抗疫工作的信心。此類扭曲的政策絕無在香港落地的條件。
歐美國家所施行的“與病毒共存”政策,可以說是無論戰略還是戰術上都藐視病毒帶來的影響,漠視重症病患及家屬的憂患,疫情大肆擴散情況下市民、特別是基層手停口停的生存壓力,本地醫療系統正常運作的重壓和小微企業個體販商持續生存的困難……美國截至1月中旬,約有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感染了奧密克戎,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已超過90萬。從突破80萬“大關”到90萬只用了51天時間。市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基層生存困難,此等後果我們又能否承擔?而對比採取“動態清零”政策的中國(包括港澳台),截至2月7日全國確診累計14萬,5700人死亡。在2月4日我國更成功安全主辦第24屆冬奧會。這充分說明了我國“一個都不能少”的大國使命擔當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打勝仗首先要有正確戰略策略”,強調疫情防控是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關乎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影響我國對外開放的關鍵。國家統一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加強疫情防控統一調動和宏觀調控,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制定審慎縝密方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具體到各省市地區網格,逐個擊破敵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實踐,是習近平主席關心疫情下節後人民生產生活平穩有序,要求全力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投放政府儲備菜,免除進場交易費,保障主副食品供應充足和流通平穩有序。面對香港目前元朗和天水圍等地區出現的蔬菜搶購、菜價瘋漲等現象,本港政府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推出相應應對措施並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動態清零”是指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狀態下,快速識別感染的發生,快速進行處置,有效管控和救治,切斷其傳播鏈。香港已將內地所倡導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放寬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而抗疫如逆水行舟,已退無可退,更需要堅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最大程度上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逐個擊破以消滅敵人。當務之急是社會各界統一思想,齊心積極抗疫,儘快控制疫情,恢復市民生產生活的良好秩序,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理事、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城市智庫成員、法學碩士、特許管治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