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葉 歌 I 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生
夏 泉 I 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
澳門自1999年回歸以來,一直堅持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通過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引導澳門青少年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澳門具有悠久的愛國愛澳傳統,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積極實施相關舉措,如制定歷史文化教育政策、修訂歷史教科書、培育歷史教師、倡導澳門青少年實踐交流等,以完善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體系,促使澳門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樹立典範。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澳門一直保持著自身特有的發展模式,成為「一國兩制」政策實踐的樣板。探究澳門回歸後當地青少年國家認同感高的深層次原因,不難發現,歷史文化教育起到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早在2014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就強調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奮圖強的光輝歷程,更多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理解『一國兩制』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與中國夢的內在聯繫。」在2019年澳門回歸2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在行政長官的親自領導、政府部門切實履職、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之下,澳門各類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有聲有色,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青少年心田中深深扎根」;習近平主席還前往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觀摩《「一國兩制」與澳門》歷史課,課後稱讚道:「這堂歷史課的意義非凡,也有的放矢,抓住了歷史的要點和教育的要害。」從習主席對澳門歷史文化教育的重視與關切,可見加強澳門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歷史文化教育中包含著中小學階段澳門青少年的歷史科、人文科教育內容,同時通過對歷史文化內容的學習,為中小學階段的澳門青少年建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這不僅影響著澳門青少年文化修養的形成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育,更肩負著澳門青少年國家認同形成的重任。
關於澳門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研究,學界目前尚無專著對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已有的相關論文側重於研究回歸後澳門地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與國家民族認同關係,如常樂的《教育政策與青年國家認同:「一國兩制」的澳門範例及經驗》,胡榮榮的《回歸以來澳門中小學的國情教育:發展與經驗》,張一鳴的《依法治教與澳門青年國家認同》,趙聯飛、陳志峰:《澳門中小學國情國史及愛國愛澳教育研究》,上述論文從國情、國史教育入手,探究歷史文化教育與國情教育對澳門青少年國家認同的重要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對回歸前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狀況進行簡要回顧、逐一分析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實施的歷史文化教育舉措、對澳門特區歷史文化教育狀況做出評價與總結啟示,基此探討澳門回歸以來中國歷史文化教育與「一國兩制」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澳門青少年國家認同的重要引導作用。
一、回歸前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狀況
回歸前澳門的教育大致分為殖民管治時期和過渡時期,這兩個時期由於澳門主權歸屬問題,其官方教育制度有很大區別,歷史文化教育因應時局的需求有不同的指向,具有較強的時代特色。
在殖民管治時期,澳門教育以葡萄牙殖民者的意志為優先導向。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允許外國商船停泊進行貿易活動,並拒絕向清政府繳納地租銀;1887年葡萄牙與清政府簽訂《中葡里斯本草約》和《中葡友好通商條約》,規定「由中國堅准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自此澳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澳門早期的行政具有多元主體、多重權力的混合自治狀態,澳葡政府殖民管治時期向澳門華籍居民徵收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在經濟方面大肆剝削;同時在文化方面實行壓迫與覆蓋政策,企圖從內到外對澳門實行殖民。但是殖民者的暴行反而激起澳門華籍居民對澳葡政府強烈的抵觸與反抗精神,加強了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歸屬與認同。並且澳葡政府沒有建立華人精英政治團體協助治理澳門,這使得澳門華人社會在近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擬政府化」自治形態。
基於澳門近代的政治形態,這一時期澳門教育形成東西交融的景況,澳門早期的教育以葡人教育、教會學校為主,同時傳統中式教育在澳門近代教育發展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一些有錢人家子弟通過讀書求取功名,家境較差的漁民、農民子弟也有部分進入社學、學塾學習簡單的文化知識或生產技術。中國傳統教育的存續發展,使華人對祖國的歷史文化並未疏離,也為之後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積累了深厚的社會基礎。民初,「澳門學生約7,000人,學校79所,如以當年12萬人口計算,學生佔6%,可見教育處於很低的水平……可以說這是華人教育的萌芽期」,這一時間華人在澳辦學熱情高漲,澳門教育進入發展時期。愛國教育始終存續於澳門的教育理念之中 ,「1922年,剛成立兩年的中華教育會組織3,000人的國恥大遊行,振奮人心,轟動香港。校內合唱《松花江上》,高呼『毋忘國恥』」;「儘管澳門文教發展比臨近地區緩慢,但具有先進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階層人士的推動下,祖國任何一項愛國運動,澳門都有呼應,都有群眾活動,具有愛國不甘人後的傳統精神。」這一階段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特點是以民間推動為主,並且與澳葡政府官方的教育模式形成一定的對抗力量。首先民間的華人團體不僅僅依靠歷史文化教育在澳門華人中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保證傳統文化在澳門的延續與發展;其次通過歷史文化教育構建的民族精神也成為了近代澳門華人抵抗澳葡政府的精神內核,凝聚澳門華人的力量廣泛參與愛國運動,在近代時彰顯澳門的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9年中葡建交,推動澳門問題的進一步解決,澳門教育進入過渡時期。中葡政府在1987年3月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在等待該文件生效期間,澳葡政府為鞏固葡語教學基礎性地位,分別於1987年、1988年、1991年頒布《在澳門推行雙語制普及化的一項政策》、第2/88/M號法律及《澳門教育制度》,這些政策法規通過「強制的免費教育實行將普及免費教育與普及葡語教學掛鉤」,帶有強烈殖民時期法律思想,對於澳門的教育發展帶有誤導性、阻礙性,引起華人教育界不滿,亟待回歸後對澳門教育政策進行撥亂反正。過渡時期澳門教育狀況相對於殖民時期稍有緩和,但是歷史文化教育與澳葡政府倡導的葡語教學依舊存在衝突與矛盾,新中國對澳門的教育影響仍然較少,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在這一時期更多依舊仰賴於澳門華人團體的推動。但相較於之前,過渡時期因新中國的成立,中國歷史文化教育有了更好的發展環境,澳門的愛國情感和對祖國的向心力更強,為回歸之後的愛國愛澳歷史文化教育做好了鋪墊與準備。
從殖民時期到回歸前,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整體態勢是壓抑卻有延續性。從殖民時期開始,葡文教育與英文教育一直佔據著澳門教育體系的主要方面,中華傳統歷史文化教育雖沒有被澳門統治當局放在較為重要位置,但仍以儒家傳統文化為主導緩慢深厚地發展,「沙梨頭土地廟『更館學社』、望廈的黃東暘書屋、趙家巷趙瑞春堂的『父子登科』橫匾…」,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在澳門深厚積澱的證明與見證,澳門同胞愛國愛澳的情感也得益於這種文化沉澱而在回歸前後迸發。
二、回歸後澳門特區實施的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舉措
回歸後澳門特區實施的歷史文化教育,是促進澳門同胞文化認同十分重要的引導機制之一。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從政策、教材、師資、拓展交流等多方面入手,以學習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知識、澳門本土歷史為主要切入點,讓澳門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認識與歸屬感更加清晰,切實理解澳門開埠後的真實歷史,從而正確看待「一國兩制」國策的內涵,理解此項國策為澳門帶來的發展機遇。具體而言,回歸後澳門特區實施的歷史文化教育舉措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完善歷史文化教育制度。2006年12月21日,時任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簽署並頒布第9/2006號法律《綱要法》,強調青少年愛國愛澳的教育目標,培養其對於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並恰當行使公民權利,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綱要法》規定要使其能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在此基礎上『認識、尊重澳門文化的特色』……這樣的新規定與新要求是對『一國兩制』大背景的回應,也是對澳門自身教育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回應。」歷史課程成為初高中必修課程。小學歷史課程目標主要有「培養學生基本的公民意識,養成其愛自己、愛他人、愛澳門、愛國家及愛大自然的情懷」;對於初中歷史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增強學生對本土與國家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在初中歷史課程學習A-4-14部分中的學習內容是「通過閱讀史料了解澳門回歸的歷程,增強愛國愛澳的情懷」,學習內容包括對於圖片、影片、文字等資料的閱讀分析,強調了解澳門與祖國間的關係,對於培養初中生的愛國愛澳情懷有著很強的引導作用;高中的歷史課程培養目標的核心是「構建對於鄉土、社會與國家的關懷與歸屬感」。這些規定從國家層面對於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教育做出了目標規劃,保證澳門青少年可以接受到完整、系統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為澳門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國家認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學歷史文化課程教材的編寫。澳門非高等教育長期以私立學校為主體,學校的管理體制、教材選用呈現多元化特點,這對於推行文化認同的國情教育造成困擾。2008年起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編制非高等教育試行教材,該教材的編訂突出對於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是澳門本土發行的第一套覆蓋全部非高等教育階段的通行教材,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澳門地區教材使用多元的情況,為各個學校進行系統的國情教育提供切實支持。自2018年起,新修訂的澳門特區初中、高中歷史教材試行版投入使用,同時自小學階段就開設的《品德與公民課程》從國民教育的角度加深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和國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也被作為專門的教材列入中小學教學體系當中,讓國家概念成為澳門青少年必須了解熟知的重點內容。
三是積極開展歷史教師培訓。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一直以來十分重視教學人員的培訓與發展。2008年,在國家教育部支持下,開始設立「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選拔優秀的內地教師前往澳門中小學開展教研交流,在2020-2021學年,已開辦六場中學歷史科專題講座。同時還有許多相關的歷史文化、國情教育的教師培訓,以2020-2021學年為例,開辦的相關培訓活動有:「青年教師國情考察計劃」、「國學經典導讀」、「澳門歷史和世界文化遺產之現場考察及教學設計工作坊」、「品德與公民教學主題培訓」、「培養學生的歸屬感講座」、「中華禮儀文化教育」②等。從這些形式豐富、門類齊全的課程設置來看,澳門特區對歷史教師培訓很重視,注重歷史教師自身「愛國愛澳」情感的建立以及對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熟悉與熱愛,從教師角度保障澳門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質量。
四是通過實踐活動培養澳門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情感。近年來對於青少年的培養發展工作一直被視為政府的重點工作,包括啟動「千人計劃」、統籌「大灣區青少年合作發展計劃」,澳門特區政府始終與青少年保持著多元暢通的溝通交流渠道,讓澳門青少年可以通過相關活動切身感受到祖國的關懷。澳門政府每年會安排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澳門青少年融入到「一國兩制」的文化環境當中。例如組織「京港澳學生交流夏令營」、「澳門國情教育培訓課程」等,這些活動每年選拔港澳地區優秀青少年到祖國內地交流學習,促進兩地青少年交流;澳門在「五四」青年節還舉辦「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增強青少年使命感與責任感;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舉辦「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大型圖片展」;6000名師生及青少年共同觀看愛國題材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等活動,加深澳門青少年對祖國及澳門的情感,學習中國近現代的革命歷史與奮進精神,感受「一國兩制」之下澳門與祖國共同繁榮發展的盛況。
五是澳門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以「愛國愛澳」為核心理念的澳門史教學。讓青少年通過了解澳門的歷史發展脈絡,懂得澳門作為中國早期的開放城市,它之於中國和世界的特殊意義;了解澳門豐富多彩、多元合璧的獨特文化景觀是豐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澳門這片土地上的綺麗發展。現行的澳門中小學教材中,雖然沒有專門的澳門史教材,但是從小學開始的《常識》課程中,就通過介紹澳門地區的居民、經濟、文化等現象,引導小學生學習地區行業職責、經濟發展、人口分布、內地聯繫等常識性內容,既可以了解澳門相關的情況,又能學習到切實的知識,是學習澳門史的一種十分巧妙的辦法。在初高中的《社會與人文》課程中有很大篇幅介紹澳門本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點明葡萄牙佔領澳門的過程、影響以及澳門主權回歸的過程、意義。正確學習中國以及澳門本土的歷史,可以使青少年人從中國歷史的角度去解讀澳門地方史發展,形成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幫助廣大澳門青少年正確理解地域認同和國家認同之間的歸屬問題,把握好地域認同與國家認同之間的尺度。
三、澳門特區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的評價與啟示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實施的歷史文化教育成效顯著。歷史文化教育對澳門青少年國家文化認同有著積極作用。一個地區對於本國的歸屬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對國家的文化認同與地域認同高度重疊,這就需要公民在自身意識形態上,對於文化有更強的歸屬感與傾向性。殖民管治時期澳門的華人自治團體除了保障華人應有權益之外,也使澳門華人一直浸潤愛國主義的教育之中。回歸後澳門的文化認同與國家的政治認同開始逐漸融合,在「一國兩制」國策引導下,特區政府積極有效的歷史文化教育保證了澳門青少年可以正確看待與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促進國情教育的推進,幫助澳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家國觀念,加強國家認同。
澳門地區相對於港台地區能夠更好完成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融合,在於澳門地區的文化認知歷來都是以國家在先的順序,「國家認同必須高於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也必須高於地域認同」才能更好地鞏固國家的統一與繁榮。新中國成立後,澳門華人社會的愛國傳統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揚,回歸後特區政府十分注重落實「一國兩制」國策,「不僅繼續讓愛國愛澳的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且讓隱形包容反建制的聲音也喪失了生存的空間」。正是在這樣思想傾向、制度傾向都有利於文化認同的社會環境下,澳門地區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才能在回歸後順利交融、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澳門兩地在近代都被長期殖民統治,於20世紀末期相繼回歸祖國,但是兩地間的政治、文化認同情況卻存在差異,尤其是青少年對於國家的認同情況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方向,這與兩地不同的歷史文化教育情況有很大關係。港英政府長期推行重英輕中的殖民教育,「向香港青少年滲透宗主國意識並加強英國制度、文化優越性的教育,淡化香港人政治、國家和民族觀念」,回歸後香港特區的歷史文化教育沒有及時貼近國情教育需求,教科書、教學環境、教師等歷史文化教育的重要環節均出現偏差,深刻影響著香港青少年的國家文化認同。在2020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前,香港初中歷史教科書《新理念中國歷史》,其中對於現代政治史部分談及較少,使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成就認知不清晰,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誤判斷從而弱化國家認同感;在香港史的教學中也未從國家層面出發,樹立「先國後家」的認知順序,導致一些香港青少年只認同自己「香港人」的身份,而輕視「中國人」身份。根據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研究關於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感」調查結果顯示,截止2019年6月底,香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為10.8%。關於「對『一國兩制』有冇信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對「一國兩制」無信心的比例達到55.3%,超過樣本一半以上比例。2012年香港反國民教育事件、2014年非法「佔中」、2019年反「修例風波」,這些由香港青年廣泛參與的事件,為香港的國民教育敲響警鐘。從部分數據以及事件狀態來看,香港地區青少年本土意識較強,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度較高,但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認同感」不高,亟待從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的角度解決這一問題。借鑒澳門的歷史文化教育的成功經驗,從國家認同的角度正確教授中國歷史文化,加強國民教育,推進香港青少年與內地青少年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可以極大提高香港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總之,一個地區的國家認同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教育無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在「一國兩制」的指引下,澳門特區積極因應國家與澳門的發展需求,將歷史文化教育為主要內容式的國情教育放在第一位。通過問卷調查可見:「2020年澳門中學生作為「中國人」和「澳門人」的身份認同感迅速上升,再創歷年新高」,有近80%的澳門中學生對「我是中國人」的表述持以「同意」或「非常同意」的肯定態度;關於「澳門中學生對中國內地情況最為熟識的方面排序」的調查,「文化/民俗」、「歷史背景」分別以49.5%和45.1%的高比例位居前兩位。在2021年6月澳門特區出台《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將「傳承愛國愛澳,增強家國情懷」列為政策方向與目標首位,「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國際交流中,放眼世界,注意到澳門多元化且融貫中西的文化價值……這種覺悟,必將催促澳門社會認同性的成長壯大」。
在實行「一國兩制」的港澳地區,歷史文化教育所承載的意義,不僅在於歷史文化知識的傳承,更在於一種正確的歷史觀念與意識的傳遞:港澳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港澳同胞與中國內地民眾是守望相助、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共享新時代中國繁榮發展的甜美果實。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與輝煌歷史、中國近代形成的團結奮進精神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艱苦奮鬥精神,應是中華兒女共同傳承的寶貴財富。回歸22年來澳門特區積極推進歷史文化教育,為澳門創造了一個愛國愛澳、昂揚向上的良好發展氛圍,為澳門「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樹立典範。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2月號第72-79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