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航海與哥倫布航海,都是偉大的壯舉,值得後人欽敬。但是,世界上對這兩次航海的評價,極為不公。歐洲中心主義者貶低鄭和航海,抬高哥倫布航海,說哥倫布航海發現了新大陸。美洲也不是什麽新大陸,也不是歐洲人首先發現的。印第安人在那裡生活了千萬年,難道還沒有發現,還要等歐洲人去發現?而他們對於鄭和航海,只字未提。中國當時雖然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造船業和第一流的航海技術,卻沒有去開辟殖民地,不是中國人不會選擇歷史,失去機遇,而是中國人知其不義而不為。

世界歷史上有許多次航海,值得稱道的也很多。公元15世紀,東、西方前後出現了轟動世界的航海壯舉。
在東方,中國明朝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派遣宦官鄭和和王景弘率領27800多人,駕駛62艘大船下西洋。最大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從福建長樂太平港起航,經占城(越南南部)、爪哇國(印尼爪哇)、三門喬國(南蘇門答臘)、暹羅國(泰國)、南天竺(印度)、錫蘭山國(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南亞諸國,直達非洲東岸。曾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遠及西南非洲海域。沿途跟30多個大小國家進行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在28年中,鄭和七次下西洋,涉三洋,航程十萬余里,跨兩洲三十多國,增加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相互了解,增強了友誼,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史家稱為“明初盛事,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壯舉,也給沿途國家人民帶去了繁榮。因此,這些國家人民采用建塔、建廟等形式來紀念鄭和。鄭和又名“三保”或“三寶”。馬來西亞有三寶城,泰國有三寶廟、三寶塔、三寶港,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公廟,柬埔寨有三寶公廟等。這是鄭和航海為世界文化交流、經濟貿易、造福各方做出重大貢獻的證明。
在西方,西班牙國王斐迪南於公元1492年資助、派遣哥倫布率船三艘,船員87人(一說90人),從巴斯港起航,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島,後又三次西航,到達南美洲沿岸,開通歐美航線,給歐洲人奔赴美洲開了道路。
這兩次航海,都是偉大的壯舉,值得後人欽敬。但是,世界上對這兩次航海的評價,極為不公。我們從各個角度對這兩次航海進行比較。
首先,從時間上看,鄭和航海比哥倫布航海早了87年。
其次,從規模上比,鄭和船隊有62艘,人員27800多人。哥倫布只有三艘小船,人員87人。鄭和最大的船長44丈,可乘千余人。哥倫布的船長不及18丈。鄭和的隊伍是哥倫布的三百多倍。
再次,鄭和航海的航程,所經過的國家、航海的次數,都遠遠超過哥倫布航海。
另外,近三萬人的龐大隊伍,由海路出航,說明中國的航海業、造船業都是世界上最強的,也說明當時的中國經濟發展,國家實力雄厚。在航海中,到三佛齊國遇到海寇陳祖義,到錫蘭、蘇門答臘都遇到武裝沖突,都一一予以平定,生擒首犯。鄭和所到之處,收到各國進貢的各種瑪瑙、水晶,各種香料以及象、孔雀等動物,還有許多古所未聞的珍禽異獸。明朝政府送給各國的禮品主要是中國的特產如瓷器、絲綢、茶葉、金銀製品、銅鐵工藝品。價值多在對方禮品之上,顯示出大國風度。還送給各國代表明朝政府印信的“璽書”和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歷法《大統歷》。鄭和航海大大增加了中國與世界人民之間的了解,加強了交流與友誼。而哥倫布航海無論在時間、規模、人數、次數以及世界意義等各方面都不及鄭和航海。
哥倫布首航美洲以後,歐洲人發現了掠奪的對象,獲得了發財的機會,不久就蜂擁而至,開拓了大批殖民地。歐洲人發財了,財大氣粗,就把哥倫布航海的意義無限製地擴大。實際上,哥倫布航海對於世界的意義沒有對於歐洲殖民者發財的意義那麽大。黑格爾說,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和貿易。這說的是歐洲殖民者。對於中國來說,有人說鄭和航海只是“毫無經濟目的”的“政治遊行”,還無不遺憾地說:“歷史選擇了中國人,而中國人卻不能選歷史。”中國當時雖然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造船業和第一流的航海技術,卻沒有去開辟殖民地,不是中國人不會選擇歷史,失去機遇,而是中國人知其不義而不為。
歐洲中心主義者貶低鄭和航海,抬高哥倫布航海,說哥倫布航海發現了新大陸。美洲也不是什麽新大陸,也不是歐洲人首先發現的。印第安人在那裡生活了千萬年,難道還沒有發現,還要等歐洲人去發現?而他們對於鄭和航海,只字未提。
來源:周桂鈿.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A]. 天府文化研究院.天府文化研究(創新創造卷)[C]. 成都:巴蜀書社, 2018:40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