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今日(19日)下午出席內地援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開工儀式。
林鄭月娥表示,將同步在竹篙灣以及啟德的一塊用地建立約一萬個社區隔離及治療單位。她表示,特區政府會用盡全力、排除萬難,找其他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
林鄭月娥表示,中央的資源源源不絕來到香港,包括來自廣東疾病的專家,包括流動檢測車及其他物資。在今日將會迎來廣東的治療專家及百多位協助核酸檢測的採樣員。
她表示,衷心感謝中央接受請求,讓特區政府可以委託內地施工團隊,在最少時間,分別在這竹篙灣土地及啟德一塊用地,建立約一萬個社區隔離及治療單位。“讓我們儘快完成任務,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會用盡全力、排除萬難,找其他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分別是徵用新落成公共屋邨樓宇、租借酒店及改裝一些室內體育中心,現時看來兩萬個額外單位是可以確定,陸續予感染者入住。”

尹宗華:興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對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是必需的
尹宗華表示,香港中聯辦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履行抗疫主體責任,全力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領導特區防疫抗疫工作。興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對於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是必需的。希望中國海外集團不負特區政府所託,以最優辦法、最快速度,夜以繼日建設,建設期間要確保施工和人員安全。
據悉,內地援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由兩座隔離設施組成,分別位於竹篙灣和啟德。項目全部投入使用後,預計將為香港提供約一萬個隔離單位。
據了解,項目設計充分考慮潔污分區、排水、排污、排氣等12個細節,嚴格執行香港檢疫中心感染控制標準和要求。項目設計講究平疫結合,設計了單人房和家庭房,家庭房可居住3-4人,疫情期間作為隔離設施投入使用,疫情結束後只需稍加調整即可作為社會過渡性房屋使用,預計屆時可滿足1至2萬人的居住問題。
隔離設施可改造成過渡性房屋
具體而言,竹篙灣增建隔離設施佔地超過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26萬平方米,高兩層,分6個片區,建成後將為香港提供超過6500個隔離單位。啟德增建隔離設施佔地超過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14萬平米,高四層,分3個片區,建成後將為香港提供超過3000個隔離單位。為實現分階段交付、保障後續使用安全便利,兩座設施的每個片區均配有醫療、辦公、儲存等輔助設施並獨立供水供電。
兩座隔離設施均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建造,公司旗下中建國際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設計,旗下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負責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