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有云「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意思是利用食物的甜酸苦辣鹹五味對應人體五臟,將有藥效食材和中藥互相配合,煮成色、香、味俱全和有治療價值的藥膳。
疫症當前,病人可以用藥饍調理身體,加強身體防疫能力;健康人士可以用來養生。以下向大家介紹一些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草藥處方、湯水和外用香囊。
針對疫情,中藥預防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疫病流行期間,是否每一位市民都需要服藥?就這方面,我們分為兩種情況,分別處理。
第一種是低風險人士:疫病流行階段,無明確接觸確診者,屬於低風險感染者,他們可以按平時養生調理,注意休息、合理飲食等等。
第二種是高風險而無症狀的人士:曾經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症狀,可以按體質進行預防性治療。治療上可以參考以下兩款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擬定的處方。

新冠肺炎預防一號方
處方有助清肺解毒,祛濕化濁的功效,適合體質平和,或者比較強壯、消化功能正常人士。
材料包括: 金銀花 10克,連翹 10克,板藍根 10克,蘆根 10克,桑白皮 10克,白朮 10克,藿香 8克,生甘草 3克
新冠肺炎預防二號方
這處方有助益氣固表,燥濕解毒的功效,適合體質偏虛寒、消化功能差、沾寒沾凍、四肢偏涼、胃口差、大便稀的人士服用。
材料包括:黃芪 15克,白朮 10克,蒼朮 10克,防風 10克,藿香 10克,板藍根 10克,金銀花 10克,連翹 10克
以上處方都是成人份量,每天一劑,用三碗水浸半小時,大火煲滾,用中火煲多二十分鐘,隔走殘渣,剩一碗半藥,早晚各服一次。以上中藥處方含有治療性中藥,建議市民在註冊中醫師指導下服用,千萬不要自行執藥服用。
(本文摘自香港中醫藥界抗疫聯盟《齊心抗疫,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