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輪疫情來勢洶洶,每日新增確診不斷增加。為應對疫情,特區政府本周二(22日)表示,中央將在五個地點援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正在落馬洲河套區進行施工的中國鐵建(香港)有限公司接到指令後,立即投入建設準備工作,預計將提供超過1.1萬個床位。
落馬洲河套區施工現場中國鐵建方面自去年起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承建科學園相關工程,至今年2月21日,中國鐵建收到指令,落馬洲河套地區將用於修建應急醫院及方艙醫院。
據了解,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建設預計需要超過80公頃土地,而待醫院建成後,合計將提供超過1.1萬個床位,相信將能為香港抗疫工作提供極大支持。醫院建設工作將由中建集團展開。
中國鐵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王棟在介紹項目情況據中國鐵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王棟介紹,為配合中建建設醫院,中國鐵建方面連日來主要進行三個方面工作:騰移現在的工地;在工地四周搭建圍欄,將來配合醫院進行隔離;接駁臨時的水電、準備污水處理等等。
王棟表示,今次涉及工作量實際上相當大,要短時間內將此前工地上的大量設備、機械等移除,亦需要對土地進行平整,才方便之後展開醫院建設。王棟告訴記者,中國鐵建方面一接到指令,就迅速開始制定相關計劃,並且調集三百七十多位員工及上百輛機械車輛,開展工作。
在工地現場,中國鐵建落馬洲河套地區項目工程總監陳浩文接受採訪表示,今次工程遇到最大困難就是要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中國鐵建21日接到指令,預計一周左右就要完成全部工作。
中國鐵建調集大批人員、車輛參與工作平整土地說來容易,做來卻非常耗時耗力,一周左右就必須完工,無疑壓力很大。前線員工都明白,自己流下的汗水都是在支持香港抗疫,因此面對困難依然士氣高昂。陳浩文透露,工人們此前已經分為數個班次,全力施工,甚至在夜間亦有排班。
現場確實可以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廣闊的工地上,多輛挖泥車一字排開,清除土方,而大批貨車則進進出出,運走泥土及設備等。不時還可以看到掛在貨車上的宣傳標語,提醒工人注意防疫。
陳浩文説,面對困難,施工團隊都抱定同樣的目標,希望儘快建好醫院,從而讓全港市民都得到幫助,而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很多困難就迎刃而解。
陳浩文介紹,施工團隊在夜間也抓緊施工(受訪者供圖)落馬洲河套地區項目商務總監洪溢鴻就向記者介紹了一個生動案例:根據計劃,工地周圍將建起約4000米的圍欄,將醫院和外界隔離開隔離開,這項工作涉及許多不同部門乃至分包商,工作量大工期還短,無疑是一個挑戰。面對困難,所有業主、總承包商、分包商、工人都能同心協力,不再像以往那樣按部就班走流程,而是靈活處理,現場加緊施工,各類程序特事特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洪溢鴻説,這些天來自己四處奔走,但也深感辛勞十分有意義。他笑稱,自己也是香港市民,若是運氣不好,都有可能“中招”,而現在努力參與醫院建設,是服務市民,同樣也都是在幫自己。
另一位在工地現場的中國鐵建員工戰魯傑出身內地,在香港的大學畢業後留下工作。他説,這次得知公司要參與醫院項目,自己第一時間報名參與。“是香港給了我機會,讓我了解香港,接觸國際。這次香港發生疫情我非常痛心,很想為香港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中國鐵建表示,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多方奮戰之下,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隔離治療設施相關工作進展順利,相信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中國鐵建董事、副總經理王棟表示,幾天來,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充分認識到項目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大家努力方向高度一致,全力支持醫院建設,他對此感到非常欣慰。
王棟説,自己多年來曾經遇到許多困難狀況,雖然“身經百戰”,但這一次在香港參與方艙醫院建設,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過,他強調,中國鐵建有優良的傳統,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他表示,在政府和各界的支持之下,香港一定能夠克服疫情,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