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外交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前進方向。近日,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寫作組在將於3月1日出版的《紫荊》雜誌上刊登文章,解讀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思想淵源、核心要義及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意義。
文|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寫作組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非凡理論勇氣、寬廣戰略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勇立時代潮頭、引領時代方向,在中國對外工作領域提出一系列具有鮮明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和實踐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思想淵源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集大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理論的一次大發展、大飛躍,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對時代潮流的精準判斷。偉大的時代必將孕育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必將指引時代前行的方向。習近平外交思想正是在中國同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為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制定對外戰略、開展對外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把舵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領航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繼往開來、闊步前行,始終站在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道義制高點。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新時代中國外交的偉大實踐。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外交實踐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並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精闢回答中國應推動建設什麽樣的世界、構建什麽樣的國際關係,新形勢下中國需要什麽樣的外交、怎樣辦外交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外交領域的最新成果,指引中國外交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作出重大探索和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和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習近平外交思想對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對新中國70多年外交優良傳統進行創新性繼承,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理念賦予時代精神。習近平主席開創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等重大理念,以及全球治理觀、全球安全觀、全球發展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等一系列回應時代之問、解決時代難題的主張和倡議,使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煥發出新的光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在全球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根本在於習近平主席領航定向,在於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 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習近平外交思想實現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與人類進步潮流的高度統一,中華民族精神與崇高國際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國氣派與世界情懷的高度統一,迸發著推動時代的思想偉力。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境界。習近平外交思想以“十個堅持”為核心要義,明確了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歷史使命、總目標和必須堅持的一系列方針原則,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本質要求、總體目標、內在規律和前進方向。
一是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體系更加完善,頂層設計更加科學、戰略謀劃日益加強、制度體係不斷完善、統籌協調更加有力、對外工作大協同更加順暢、服務發展大局更加高效,推動對外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是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習近平外交思想承載中國外交服務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指引中國外交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提供全方位、全覆蓋、高質量服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爭取更多理解支持。
三是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多次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的豐富內涵,提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外交思想飽含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睿智思考和獨特創見,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領航中國外交為世界作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更大共識,匯聚更大力量。
四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險考驗。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外交有力捍衞國家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自信、自立、自強,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五是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絲路精神”,踐行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加強同有關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六是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主席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堅持和平發展不能犧牲國家利益,和平發展是各國共同的責任。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中國人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七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週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國外交戰略佈局更加完善,外交工作服務國家大局更加高效。
八是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捍衞國際公平正義,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抵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中國以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責任擔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公平正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九是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習近平主席指出,國家安全和發展相互依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我國對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中國外交的神聖使命。針對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勢力圍繞台灣、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的攻擊抹黑和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再度抬頭,中國外交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有力捍衞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
十是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形成了以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鮮明特色的外交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外交展現出守正創新的大國氣派、立己達人的世界情懷、開放包容的寬廣胸襟、重情尚義的崇高品格,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習近平外交思想
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歷史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倡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引領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為處於十字路口的國際社會指引前進方向。
一是為解決“世界怎麽了?我們怎麽辦?”等時代難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縱觀世界形勢,人類社會遭遇多重危機,全球治理經歷深刻變革,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各國都在探索應對之道,人類需要作出正確抉擇。習近平外交思想主張以和平發展超越衝突對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絕對安全、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防止文明衝突、以綠色發展呵護地球家園,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為人類找到了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基本路徑,開闢了21世紀國際關係演進的嶄新境界。
二是對新時代國際秩序演變作出精準判斷。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站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邊,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戰、共同責任把各國前途命運聯繫起來,為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明確了方向。
三是為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思想指引。習近平主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外交思想從中國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類共同福祉出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理念,並與時俱進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提出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倡議,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不斷把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轉化為謀事創業的磅礴動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刻辨析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擘畫了宏偉藍圖。面對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我們要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歷史性意義,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為服務民族復興和促進人類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執筆人:於江、吳曉丹、王文起、張偉鵬)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編者按:習近平外交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前進方向。近日,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寫作組在將於3月1日出版的《紫荊》雜誌上刊登文章,解讀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思想淵源、核心要義及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意義。
文|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寫作組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非凡理論勇氣、寬廣戰略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勇立時代潮頭、引領時代方向,在中國對外工作領域提出一系列具有鮮明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和實踐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思想淵源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集大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理論的一次大發展、大飛躍,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對時代潮流的精準判斷。偉大的時代必將孕育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必將指引時代前行的方向。習近平外交思想正是在中國同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為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制定對外戰略、開展對外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把舵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領航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繼往開來、闊步前行,始終站在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道義制高點。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新時代中國外交的偉大實踐。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外交實踐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並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精闢回答中國應推動建設什麽樣的世界、構建什麽樣的國際關係,新形勢下中國需要什麽樣的外交、怎樣辦外交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外交領域的最新成果,指引中國外交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作出重大探索和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外交思想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和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習近平外交思想對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對新中國70多年外交優良傳統進行創新性繼承,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理念賦予時代精神。習近平主席開創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等重大理念,以及全球治理觀、全球安全觀、全球發展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等一系列回應時代之問、解決時代難題的主張和倡議,使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煥發出新的光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在全球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根本在於習近平主席領航定向,在於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 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習近平外交思想實現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與人類進步潮流的高度統一,中華民族精神與崇高國際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國氣派與世界情懷的高度統一,迸發著推動時代的思想偉力。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境界。習近平外交思想以“十個堅持”為核心要義,明確了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歷史使命、總目標和必須堅持的一系列方針原則,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本質要求、總體目標、內在規律和前進方向。
一是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體系更加完善,頂層設計更加科學、戰略謀劃日益加強、制度體係不斷完善、統籌協調更加有力、對外工作大協同更加順暢、服務發展大局更加高效,推動對外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是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習近平外交思想承載中國外交服務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指引中國外交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提供全方位、全覆蓋、高質量服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爭取更多理解支持。
三是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多次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的豐富內涵,提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外交思想飽含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睿智思考和獨特創見,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領航中國外交為世界作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更大共識,匯聚更大力量。
四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險考驗。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外交有力捍衞國家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自信、自立、自強,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五是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絲路精神”,踐行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加強同有關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六是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主席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堅持和平發展不能犧牲國家利益,和平發展是各國共同的責任。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中國人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七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週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國外交戰略佈局更加完善,外交工作服務國家大局更加高效。
八是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捍衞國際公平正義,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抵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中國以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責任擔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公平正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九是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習近平主席指出,國家安全和發展相互依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我國對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中國外交的神聖使命。針對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勢力圍繞台灣、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的攻擊抹黑和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再度抬頭,中國外交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有力捍衞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
十是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形成了以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鮮明特色的外交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外交展現出守正創新的大國氣派、立己達人的世界情懷、開放包容的寬廣胸襟、重情尚義的崇高品格,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習近平外交思想
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歷史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倡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引領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為處於十字路口的國際社會指引前進方向。
一是為解決“世界怎麽了?我們怎麽辦?”等時代難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縱觀世界形勢,人類社會遭遇多重危機,全球治理經歷深刻變革,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各國都在探索應對之道,人類需要作出正確抉擇。習近平外交思想主張以和平發展超越衝突對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絕對安全、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防止文明衝突、以綠色發展呵護地球家園,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為人類找到了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基本路徑,開闢了21世紀國際關係演進的嶄新境界。
二是對新時代國際秩序演變作出精準判斷。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站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邊,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戰、共同責任把各國前途命運聯繫起來,為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明確了方向。
三是為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思想指引。習近平主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外交思想從中國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類共同福祉出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理念,並與時俱進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提出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倡議,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不斷把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轉化為謀事創業的磅礴動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刻辨析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擘畫了宏偉藍圖。面對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我們要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歷史性意義,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為服務民族復興和促進人類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執筆人:於江、吳曉丹、王文起、張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