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香港開埠初期,香港一直倚賴山澗水及雨水作為主要水源。隨著人口壓力增大及多次旱災出現,香港本地的水資源逐漸無法滿足香港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這個人煙稠密的城市一直面對著開拓穩定及足夠用水供應的艱鉅任務。東江水對香港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它佔本地總食水供應量約70%,並足以令香港自1982年起不再受制水之苦。
文|江西 劉珊伊
“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流進深圳流進了港九,流進我的家門口……”春節期間,悠揚的歌聲在三百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繚繞。
浩浩東江,發源於江西贛州的椏髻鉢山,水源地涵蓋尋烏、安遠、定南3個主要源區縣等,是香港和廣東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多個城市的重要飲用水源。1963年,香港遭遇大旱。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東深供水工程向香港供水。從此,來自江西贛州深山的東江源頭水潤澤著香港同胞。時至今日,周恩來總理“一定要保護好東江源頭水”的深情囑托,仍然銘刻在三百山的護源石上。
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保護東江源水質,贛州市牢固樹立源頭意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及治水思路,始終踐行位置、責任、工作標準上游的理念,推進河長制從“有名”轉向“有實有效”,確保了東江“一江清水往南送”。
多措並舉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水源地
“為了子孫後代,為了香港同胞,我不後悔。”回想起多年前自己響應退果還林、砍掉臍橙樹、搬離水源區的事,尋烏縣三標鄉三標村原村黨支部書記黃聖松說。
和他一起登上尋烏縣境內椏髻鉢山頂峰,“一腳踏三縣,一眼望兩江”的美麗神奇景象呈現在眼前。從椏髻鉢山流出的清泉溪水,匯入東江,奔騰向南,澤潤著“創新之都”深圳、“東方之珠”香港。
為了保證一江清水送粵港,多年來,江西贛州東江源區縣的人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水源地。
自2016年以來,東江源區縣實施生態移民搬遷1,943戶,治理廢棄稀土礦山19.3平方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9.11平方公里,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指標呈下降趨勢。如:定南縣全力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工程,投資4.465億元(人民幣,下同),鋪設和改造污水管網約194.85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了20%。該縣還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園建設,對33萬頭生豬產生的糞污全量收集和處理,轉化成每天3萬度電力和每年3萬噸有機肥料,實現豬場零排放零污染。
很多人搬離了,還要有人留下來“護林”。初春時節,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一派鬱鬱蔥蔥的景象,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原始森林,連綿的青山間,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龔隆壽是三百山裡的護林員,退伍返鄉後一幹就是40餘年。一套迷彩服、一雙解放鞋、一隻電喇叭,就是龔隆壽巡山護林的全部行頭。每天早上5點多,天剛濛濛亮,龔隆壽就向深山進發。餓了,就在山上吃自己帶的乾糧;渴了,就捧一把山溪水喝。這樣的巡山護林路,龔隆壽走了10多萬公里,走壞了100多雙鞋,他也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江西贛州還不斷加強執法,鞏固治理成效。贛州在全省率先設立生態檢察處、成立環資審判合議庭,加快探索“三合一”審理模式。安遠、尋烏等地創新生態綜合執法模式,有效整合環保、林業、水利、國土、礦管等方面執法力量,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行政、統一管理”,2016年至今累計開展執法巡查4,966餘車次,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1,259起(含聯合執法行動),受理、查處行政案件274起,受法律法規懲處80餘人。
向“綠”要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樹不能砍了,礦不讓採了,污染企業不讓進了……”江西贛州的東江源區縣發展問題怎麽辦?脫貧攻堅工作怎麽做?
東江源區縣選擇自力更生,向“綠色”要發展,向生態要效益,各種綠色農業、生態養殖悄然興起。定南縣九曲河是東江源頭之一,在該縣境內有37.5公里長,自古有“不是桃源勝似桃源”的美譽。以前九曲村村民大多還是從事著傳統農業生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少村民世代靠漁業維持生計,近年來,這裡的群眾生活悄然在變化。“從父輩起村民就在河裡刨食,這些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大夥兒都收網上了岸,但日子卻越過越紅火。”漁民任顯勝說,“轉行”的漁民發展起了油茶、臍橙、茶葉、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不但有了脫貧致富路,還為保護東江源頭構築了一道道“綠色銀行”。
向綠色產業要效益,各地大力發展通用設備製造、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綠色產業。目前,三縣累計引進首位產業72個,簽約金額288.09億元,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63.69萬千瓦。
青山綠水間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水源地各縣通過著力打造旅遊區、度假村等生態旅遊產業,生態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優勢。三百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腳下的符山村裡,一輛輛小汽車、旅遊大巴絡繹不絕地駛入,鄭華夫婦在自己家的民宿裡忙得不可開交。 “符山村生態環境優美,離三百山近,發展鄉村旅遊很有‘錢景’。”鄭華介紹說,雖然春節假期旅遊高峰期剛過,但民宿仍然天天爆滿,他們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信心。
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保護與發展良性循環
在定南縣龍塘鎮,村民們愜意地坐在小公園裡聊天。仔細看,這個公園別具一格:頭上是整齊的太陽能光伏板,旁邊還有幾個集裝箱。原來,這是定南專門為農村打造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運用生物技術,太陽能發電自給運轉,讓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得起,也用得起。”設計系統的江西威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鐵成介紹,一個公園,可以處理7,000人的生活污水。
據悉,2016年,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的推動下,江西、廣東兩省簽訂《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正式開始實施首輪東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2018年首輪協議期滿後,江西、廣東兩省在首輪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就第二輪橫向生態補償達成一致,於2019年12月簽訂了《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2019-2021年)》,繼續推進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產建立長效機制。截至目前,東江流域共獲補償資金26億元。
“生態補償為生態保護增添了新動力,東江源的保護又多了一重保障。”郭鐵成說。
除了資金方面的生態補償,贛粵兩地還加強聯防聯控,實施流域共治。2020年12月,贛粵兩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簽訂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商定建立聯合協作機制、研判預警機制、科學應對機制、後期處置機制,涵蓋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事前、事中、事後處置全過程,推動東江流域聯防聯控機制再上新台階。贛州市組織建立了市、縣、鄉鎮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明確縣(市)政府對流域內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和修復負主體責任,為指導鄉鎮開展日常監督、專項整治行動,保障水生態環境質量安全。2021年11月,贛州市借鑒“南陽實踐”先進經驗,聯合河源市生態環境局、龍川縣人民政府開展了東江流域贛粵跨省界尋烏-龍川段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活動,切實提升了跨省界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東江流域贛粵跨省界水生態環境安全。
通過多年來一系列的努力,生態補償機制體制不斷完善,生態補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東江源區保護取得明顯成效。東江流域出境考核斷面水質顯著改善,2021年達歷史最好水平,尋烏興寧電站、定南廟咀裡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尋烏興寧電站斷面水質類別由2018年Ⅱ類提升至Ⅰ類,定南廟咀裡斷面水質由2018年Ⅲ類提升至Ⅱ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