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界2020年9月曾經公布過一則重磅人事變動: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首席戰略顧問、太平人壽原副董事長、太平保利原董事長張可,“跨界”成爲雲鋒基金合伙人,並親自出任香港上市公司雲鋒金融CEO。2021年1月同時兼任雲鋒金融旗下控股公司——香港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CEO。
業界爲之震動的不僅僅是人事變動,更是張可的又一次跨界選擇。這位有着近30年金融保險業高管經歷,涉足過壽險、財險、資管及銀行等眾多領域的萬通保險新掌門人,是業內跨界創新高手,從業經歷中屢創轉型再造、扭虧爲盈、破繭重生等業界傳奇,更是中國壽險業著名太平人壽“三年再造”奇跡的締造者。
他豐富的市場實戰經驗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深受金融保險業界关注,并被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CCL)授予了“傑出領導者”稱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位敢拼敢闖的業界領袖,之前竟然是一位儒雅沉穩的大學哲學老師。
文|本刊記者 許煜
第一次跨界:從大學教師到保險業者
張可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曾留校任教長達十年之久。但骨子里不甘平庸的種子,亦隨著安穩歲月愈長愈茂。他開始業餘涉獵和了解不同行業,並最終放棄了當時在很多人眼里遙不可及的大學教師“鐵飯碗”,“跨界”加入到完全陌生、充滿不確定性的保險行業——平安保險,並且選擇從業務員做起。
這一決定讓身邊很多朋友特別是教師世家出身的父母,完全無法理解。但對於天生拒絕平庸舒適、勇於挑戰創新的張可來説,卻是一項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業。在太太的大力支持下,張可決心放手一搏。“時代如此之新,一切皆有可能。”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一次冒險,勝過一千個安逸的日子。張可的選擇最終獲得了豐厚回報:短短6年時間,他從普通業務員開始,一路做到中國平安成都分公司副總經理、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業務風生水起,事業一片坦途。
第二次跨界:從壽險高管到財險高管
然而,在這麽一個別人眼里已是畢生追求的位置上,2001年張可又一次選擇從零開始——加入剛組建的太平人壽,創業!
2001的太平人壽,剛剛恢復了中斷40多年的國內業務。初入市場,沒有隊伍、沒有渠道、更沒有客戶,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首批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四個分公司同時籌建,張可負責籌建成都分公司(後改爲四川分公司)。
他把原來開拓平安市場的經驗和韌勁,全用於新公司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上,並立下“打造市場上最優秀保險公司”目標。天道酬勤,從創業伊始,四川分公司業績一直穩居太平人壽全系統分公司首位。
兩次不同凡響的選擇,奠定了張可不同凡響的職業背景。但2007年,又一個6年之後,拒絕平庸的張可再次接受挑戰:根據集團公司安排接手了連年虧損、基礎薄弱的太平財險,出任總經理。從壽險高管跨界到財險高管,據悉在中國保險行業中,截至目前張可還是唯一一例。
上任伊始,他率先在業內實施體制改革:業務推行“前後分開、左右分開”集中管控;財務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和決策單元管理模式;績效考核從大包干變KPI獎金模式……大破大立的改革,極大激發了公司的內生動力,不僅讓太平財險成功扭虧為盈,其發展速度、綜合成本率及優化率等重要指標的表現,更令業界矚目,連續多年領跑市場。
勇立“軍令狀”:三年再造新太平
在太平集團的歲月里,張可似乎不是“建設者”就是“救火員”。2011年末,太平人壽總保費下降4%,市場份額萎縮、排名下滑,公司面臨“不進則退、退無可退”局面。張可再次臨危受命,調任太平人壽總經理,並接下了“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軍令狀。
面對這個在同業看來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張可異常的沉著冷靜。他有條不紊地根據市場調研進行了多項雷厲風行的改革,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教會員工活用“解放思想”理論。他認爲,只有改變思維方式,跳出條條框框,才有可能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只為目標找方法,不為困難調目標”,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在他的帶領下,太平人壽以客戶為中心,大刀闊斧改革產品開發、銷售支援和後援服務體系,強調市場化機制的打造;同時通過專業分解指標,重構“權、責、利”分配機制;並重塑企業文化,除了不懈追求一流業務品質,還特別強化了風險防範意識、服務效率與效能等,奠定了堅實的可持續發展基礎和能力······
最終,太平人壽成功實現了總保費、總資產、淨利潤三年翻番的行業奇跡。其後更於2017年首破千億大關,成功躋身壽險千億俱樂部。在張可離任前,其復合增速始終保持同行業第一。可以說,張可“三年再造”計劃的圓滿完成,收穫的不僅僅是公司業績,更是一種“挑戰不可能”的頑强鬥志和拼搏精神。
打造新萬通:客戶為本 團隊為根
在張可的金融保險職業生涯中,“拒絕平庸” “勇於挑戰” “跳出舒適圈” “思維破局” “重塑文化理念”等等······這些評價始終伴隨著他。但他對自己的評價卻是:“眼中有人”。最初從高校跨界到保險業,他的理想就是:做厚道的保險人,成就有情懷的企業。
履新萬通,他堅持並強調:企業發展的根本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滿意產品、極緻服務,創造更高價值。 “在保險行業中,只要你心中有客戶,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必能獲得客戶信任和信賴。客戶是公司生存發展的生命綫,不對客戶厚道,市場就不會對我們厚道。”
在張可這些理念的引導下,萬通保險懷着對客戶的敬畏之心,不斷檢視產品、理賠和服務體系,持續創新優化,緊貼客戶需求,出品親民產品,讓客戶切切實實享受到萬通的發展紅利、服務紅利和創新紅利。
對於保險業最被詬病的理賠環節,張可直言是最能檢驗一個公司是否將客戶放在心上的關鍵細節。他認爲:理賠不僅要不惜賠,還要賠得早、賠得好,才能真正幫助客戶渡過難關,贏得信任。“產品只有客戶用得上,才能真正體現出產品的市場價值和服務功能。”
因此,萬通率先在理賠環節掀起效率風暴:所有理賠只需一部手機、一次申請即可完成,最快以秒計時就能賠付到賬。並通過科技賦能不斷創新,打造移動“數智”平台和自動核保系統,隨時隨地達成“秒賠”用戶體驗,真正踐行“最需要” “買得起” “用得上”的萬通親民營銷理念和最極致服務品質。
曾經有過十年高等學府哲學執教經歷的張可,除了有別於其他業內人士的價值哲思外,大氣、謙和、厚道、重情義,也是他的重要標籤。在分享對成功的理解時,張可說:“成功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在共同理想引領下取得的結果。”
他厚待員工在業内已是眾所皆知。無論執掌哪個企業,他都會努力讓所有員工與公司一道同步成長、分享紅利。太平人壽“三年再造”之初,他就曾大膽推動用人機制和獎勵機制雙改革:將幹部收入和業務員收入與業務達標直接掛鉤,“下不保底、上不封頂”,打破行業規則,拉開獎勵差距,極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堅信:以體面的收入支持員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作為領導者,張可的厚道還體現在對人才的愛惜和不遺餘力的培養上。他執掌下的新萬通,對員工的優待、愛護和培養,在同業中亦是有目共睹。“今年萬通將聚焦強化MDRT培育、打造精英培訓體系,大力推動專項人才培養計劃。簡而言之就是:搭建一個更好的舞台,讓大家一起共舞。”
洞察“銀髮潮”:助減社會養老壓力
去年8月,張可在接受著名媒體人楊瀾訪問時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已近2億人。“中國老齡化程度的迅猛發展,將進一步加劇社會養老壓力。當‘銀髮潮’迎面而來,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地安享夕陽人生,實現老有所養、老有善養,已成為全社會都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他直言:在退休規劃方面,最容易忽視和低估的就是長壽風險。“一旦身體比預期健康,壽命延長10年、20年甚至更長,又沒有足夠儲備,便會引發‘人還在、錢沒了’的財務困境和社會問題。”
他建議從三個環節入手打造“完美退休規劃”:一是利用“定期定額”和“專款專用”提前規劃,財富越早累積,時間復利效果越可觀。二是選擇一份設計周全的“終身年金”計劃,一舉多得實現財富增值、退休規劃和財富傳承三重保障。三是準備足夠保額的醫療險和承保範圍全面的重疾險,來抵禦長壽風險的各種不確定性。
他還建議借鑒港澳養老保險經驗,應對國內迫在眉睫的養老挑戰。比如:夫妻共用年金計劃(即使夫妻其中一人身故,在世另一人仍可繼續領取年金)、身患重症年金加倍計劃、年金定期遞增計劃等。
針對國內60嵗以上不允許購買壽險這一行業規則,張可呼籲要“與時俱進”多設計一些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保險產品,讓長者“長壽變為享受,歡度夕陽紅。”
“萬通這點就做的很好:我們的壽險計劃中,75嵗以下的長者都可以購買。這也是萬通敢於直面‘銀髮潮’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他自豪表示。
布局大灣區:倡建“壽險產業生態圈”
中國保險復業40年,一路高歌猛進超高速發展,一代代保險職業經理人脫穎而出,共同譜寫了那個時代的榮光時刻以及他們自己的閃亮日子。時至今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張可認爲:行業市場邏輯已從“電梯模式”逐漸向“攀岩模式”過渡,對職業經理人的專業素養和情懷擔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也讓他敏銳看到了行業跨界融合的趨勢,並提出了構築“壽險產業生態圈”理念。他主張壽險傳統產業鏈向外延伸,主動融合科技、健康、養老、教育、環保等產業,讓其他行業力量參與到保險生態建設中:“行業沒有永遠的‘護城河’,壽險業生態更是如此,不去跨界,就會被打劫;不去融合,就會被吞食。”
他特別强調,大灣區內各城市,有着國內領先的產業和環境優勢,更具備“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跨界融合基礎。“主動創新,引領業界,大灣區保險業必將在新一輪跨界融合中,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和活力。”
新年伊始,張可在萬通保險“打造新萬通 共創新未來”年終總結暨新年工作大會上明確提出,2022年萬通將繼續以勇於創新變革的姿態,直面激烈競爭的行業形勢和數位化轉型趨勢,將一切有助於煥發萬通活力、激發萬通潛能的發展計劃和管理行動快速落地,在創新融合中構建壽險新生態,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為同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使命感有多強,企業未來就能走多遠。”展望萬通發展前景,喜歡創造奇跡的張可,一如既往的鬥志昂揚。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3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中國保險界2020年9月曾經公布過一則重磅人事變動: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首席戰略顧問、太平人壽原副董事長、太平保利原董事長張可,“跨界”成爲雲鋒基金合伙人,並親自出任香港上市公司雲鋒金融CEO。2021年1月同時兼任雲鋒金融旗下控股公司——香港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CEO。
業界爲之震動的不僅僅是人事變動,更是張可的又一次跨界選擇。這位有着近30年金融保險業高管經歷,涉足過壽險、財險、資管及銀行等眾多領域的萬通保險新掌門人,是業內跨界創新高手,從業經歷中屢創轉型再造、扭虧爲盈、破繭重生等業界傳奇,更是中國壽險業著名太平人壽“三年再造”奇跡的締造者。
他豐富的市場實戰經驗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深受金融保險業界关注,并被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CCL)授予了“傑出領導者”稱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位敢拼敢闖的業界領袖,之前竟然是一位儒雅沉穩的大學哲學老師。
文|本刊記者 許煜
第一次跨界:從大學教師到保險業者
張可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曾留校任教長達十年之久。但骨子里不甘平庸的種子,亦隨著安穩歲月愈長愈茂。他開始業餘涉獵和了解不同行業,並最終放棄了當時在很多人眼里遙不可及的大學教師“鐵飯碗”,“跨界”加入到完全陌生、充滿不確定性的保險行業——平安保險,並且選擇從業務員做起。
這一決定讓身邊很多朋友特別是教師世家出身的父母,完全無法理解。但對於天生拒絕平庸舒適、勇於挑戰創新的張可來説,卻是一項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業。在太太的大力支持下,張可決心放手一搏。“時代如此之新,一切皆有可能。”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一次冒險,勝過一千個安逸的日子。張可的選擇最終獲得了豐厚回報:短短6年時間,他從普通業務員開始,一路做到中國平安成都分公司副總經理、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業務風生水起,事業一片坦途。
第二次跨界:從壽險高管到財險高管
然而,在這麽一個別人眼里已是畢生追求的位置上,2001年張可又一次選擇從零開始——加入剛組建的太平人壽,創業!
2001的太平人壽,剛剛恢復了中斷40多年的國內業務。初入市場,沒有隊伍、沒有渠道、更沒有客戶,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首批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四個分公司同時籌建,張可負責籌建成都分公司(後改爲四川分公司)。
他把原來開拓平安市場的經驗和韌勁,全用於新公司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上,並立下“打造市場上最優秀保險公司”目標。天道酬勤,從創業伊始,四川分公司業績一直穩居太平人壽全系統分公司首位。
兩次不同凡響的選擇,奠定了張可不同凡響的職業背景。但2007年,又一個6年之後,拒絕平庸的張可再次接受挑戰:根據集團公司安排接手了連年虧損、基礎薄弱的太平財險,出任總經理。從壽險高管跨界到財險高管,據悉在中國保險行業中,截至目前張可還是唯一一例。
上任伊始,他率先在業內實施體制改革:業務推行“前後分開、左右分開”集中管控;財務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和決策單元管理模式;績效考核從大包干變KPI獎金模式……大破大立的改革,極大激發了公司的內生動力,不僅讓太平財險成功扭虧為盈,其發展速度、綜合成本率及優化率等重要指標的表現,更令業界矚目,連續多年領跑市場。
勇立“軍令狀”:三年再造新太平
在太平集團的歲月里,張可似乎不是“建設者”就是“救火員”。2011年末,太平人壽總保費下降4%,市場份額萎縮、排名下滑,公司面臨“不進則退、退無可退”局面。張可再次臨危受命,調任太平人壽總經理,並接下了“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軍令狀。
面對這個在同業看來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張可異常的沉著冷靜。他有條不紊地根據市場調研進行了多項雷厲風行的改革,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教會員工活用“解放思想”理論。他認爲,只有改變思維方式,跳出條條框框,才有可能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只為目標找方法,不為困難調目標”,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在他的帶領下,太平人壽以客戶為中心,大刀闊斧改革產品開發、銷售支援和後援服務體系,強調市場化機制的打造;同時通過專業分解指標,重構“權、責、利”分配機制;並重塑企業文化,除了不懈追求一流業務品質,還特別強化了風險防範意識、服務效率與效能等,奠定了堅實的可持續發展基礎和能力······
最終,太平人壽成功實現了總保費、總資產、淨利潤三年翻番的行業奇跡。其後更於2017年首破千億大關,成功躋身壽險千億俱樂部。在張可離任前,其復合增速始終保持同行業第一。可以說,張可“三年再造”計劃的圓滿完成,收穫的不僅僅是公司業績,更是一種“挑戰不可能”的頑强鬥志和拼搏精神。
打造新萬通:客戶為本 團隊為根
在張可的金融保險職業生涯中,“拒絕平庸” “勇於挑戰” “跳出舒適圈” “思維破局” “重塑文化理念”等等······這些評價始終伴隨著他。但他對自己的評價卻是:“眼中有人”。最初從高校跨界到保險業,他的理想就是:做厚道的保險人,成就有情懷的企業。
履新萬通,他堅持並強調:企業發展的根本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滿意產品、極緻服務,創造更高價值。 “在保險行業中,只要你心中有客戶,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必能獲得客戶信任和信賴。客戶是公司生存發展的生命綫,不對客戶厚道,市場就不會對我們厚道。”
在張可這些理念的引導下,萬通保險懷着對客戶的敬畏之心,不斷檢視產品、理賠和服務體系,持續創新優化,緊貼客戶需求,出品親民產品,讓客戶切切實實享受到萬通的發展紅利、服務紅利和創新紅利。
對於保險業最被詬病的理賠環節,張可直言是最能檢驗一個公司是否將客戶放在心上的關鍵細節。他認爲:理賠不僅要不惜賠,還要賠得早、賠得好,才能真正幫助客戶渡過難關,贏得信任。“產品只有客戶用得上,才能真正體現出產品的市場價值和服務功能。”
因此,萬通率先在理賠環節掀起效率風暴:所有理賠只需一部手機、一次申請即可完成,最快以秒計時就能賠付到賬。並通過科技賦能不斷創新,打造移動“數智”平台和自動核保系統,隨時隨地達成“秒賠”用戶體驗,真正踐行“最需要” “買得起” “用得上”的萬通親民營銷理念和最極致服務品質。
曾經有過十年高等學府哲學執教經歷的張可,除了有別於其他業內人士的價值哲思外,大氣、謙和、厚道、重情義,也是他的重要標籤。在分享對成功的理解時,張可說:“成功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在共同理想引領下取得的結果。”
他厚待員工在業内已是眾所皆知。無論執掌哪個企業,他都會努力讓所有員工與公司一道同步成長、分享紅利。太平人壽“三年再造”之初,他就曾大膽推動用人機制和獎勵機制雙改革:將幹部收入和業務員收入與業務達標直接掛鉤,“下不保底、上不封頂”,打破行業規則,拉開獎勵差距,極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堅信:以體面的收入支持員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作為領導者,張可的厚道還體現在對人才的愛惜和不遺餘力的培養上。他執掌下的新萬通,對員工的優待、愛護和培養,在同業中亦是有目共睹。“今年萬通將聚焦強化MDRT培育、打造精英培訓體系,大力推動專項人才培養計劃。簡而言之就是:搭建一個更好的舞台,讓大家一起共舞。”
洞察“銀髮潮”:助減社會養老壓力
去年8月,張可在接受著名媒體人楊瀾訪問時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已近2億人。“中國老齡化程度的迅猛發展,將進一步加劇社會養老壓力。當‘銀髮潮’迎面而來,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地安享夕陽人生,實現老有所養、老有善養,已成為全社會都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他直言:在退休規劃方面,最容易忽視和低估的就是長壽風險。“一旦身體比預期健康,壽命延長10年、20年甚至更長,又沒有足夠儲備,便會引發‘人還在、錢沒了’的財務困境和社會問題。”
他建議從三個環節入手打造“完美退休規劃”:一是利用“定期定額”和“專款專用”提前規劃,財富越早累積,時間復利效果越可觀。二是選擇一份設計周全的“終身年金”計劃,一舉多得實現財富增值、退休規劃和財富傳承三重保障。三是準備足夠保額的醫療險和承保範圍全面的重疾險,來抵禦長壽風險的各種不確定性。
他還建議借鑒港澳養老保險經驗,應對國內迫在眉睫的養老挑戰。比如:夫妻共用年金計劃(即使夫妻其中一人身故,在世另一人仍可繼續領取年金)、身患重症年金加倍計劃、年金定期遞增計劃等。
針對國內60嵗以上不允許購買壽險這一行業規則,張可呼籲要“與時俱進”多設計一些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保險產品,讓長者“長壽變為享受,歡度夕陽紅。”
“萬通這點就做的很好:我們的壽險計劃中,75嵗以下的長者都可以購買。這也是萬通敢於直面‘銀髮潮’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他自豪表示。
布局大灣區:倡建“壽險產業生態圈”
中國保險復業40年,一路高歌猛進超高速發展,一代代保險職業經理人脫穎而出,共同譜寫了那個時代的榮光時刻以及他們自己的閃亮日子。時至今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張可認爲:行業市場邏輯已從“電梯模式”逐漸向“攀岩模式”過渡,對職業經理人的專業素養和情懷擔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也讓他敏銳看到了行業跨界融合的趨勢,並提出了構築“壽險產業生態圈”理念。他主張壽險傳統產業鏈向外延伸,主動融合科技、健康、養老、教育、環保等產業,讓其他行業力量參與到保險生態建設中:“行業沒有永遠的‘護城河’,壽險業生態更是如此,不去跨界,就會被打劫;不去融合,就會被吞食。”
他特別强調,大灣區內各城市,有着國內領先的產業和環境優勢,更具備“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跨界融合基礎。“主動創新,引領業界,大灣區保險業必將在新一輪跨界融合中,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和活力。”
新年伊始,張可在萬通保險“打造新萬通 共創新未來”年終總結暨新年工作大會上明確提出,2022年萬通將繼續以勇於創新變革的姿態,直面激烈競爭的行業形勢和數位化轉型趨勢,將一切有助於煥發萬通活力、激發萬通潛能的發展計劃和管理行動快速落地,在創新融合中構建壽險新生態,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為同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使命感有多強,企業未來就能走多遠。”展望萬通發展前景,喜歡創造奇跡的張可,一如既往的鬥志昂揚。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