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國政協委員 黃英豪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雖然去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內地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國家整體經濟依然取得了令世界觸目的成就,尤其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1%,超額完成了去年提出增長6%的目標,總量更達114萬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了全球領先的地位,這份亮麗的成績單,充分證明了國家近年提出的“雙循環”發展新戰略,具有非凡的前瞻性,是符合國際國內發展趨勢的正確決策。
展望2022年發展,雖然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波折,但我始終充滿信心,建議國家有關方面,根據各行業、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全面貫徹落實“穩中求進、穩字當頭”的經濟發展總方針,尤其要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注重消化行業調整效應,不宜出台幅度太大的調整動作。
發展數字經濟對接國家規劃
香港是國際性的貿易和物流中心,貿易及物流是香港四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其對本地經濟貢獻的重要性相當明顯。然而,近年來,無論是本地經濟行業之間的橫向比較,抑或是將香港貿易物流相關數據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比較,香港的貿易和物流業正在萎縮,其重要性以及區域影響力逐漸下降。以世界貨櫃港口(吞吐量)排名來說,香港曾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但自2013年起跌出前三名,排名不斷下降。去年香港港口處理的標準貨櫃有1,800萬個左右,雖然成績尚可,但也只是最高峰時期的74%。目前,無論是歐洲最大港口荷蘭鹿特丹港,或是內地的主要港口,均比香港現有的碼頭設備先進,特別是深圳的蛇口,廣州的南沙等,廣泛應用5G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發展數字經濟是未來大趨勢,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一文,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國務院去年12月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國家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到2035年形成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達至世界前列。顯然,“數字經濟”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之一,也是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前沿;香港若要保持競爭力,必須有充分認識並積極跟上潮流。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香港社會對此了解不多,特區政府在政策層的著墨也甚少,即使是2021年施政報告,也僅僅提到發展智慧城市。而數字經濟有兩方面重點,一是前沿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例如自動駕駛、芯片製造、大數據運算和處理等;二是人工智能、區塊鏈、遙感技術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在各個日常經濟活動層面。智慧城市只是數字經濟的一個部分,兩者不論從目標乃至發展重心都不相同,後者所包含的範圍遠大於前者。顯然,如果按國家對數字經濟的分類定義,香港現有的智慧城市策略以及創科政策,遠遠不足以同國家的規劃發展對接。
適度放開網絡限制支持跨境電商
為此,在政協層面,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指導香港特區政府制定發展數字經濟的宏觀規劃,從對接國家發展規劃為出發點,找到香港在創科產業方面的策略性定位,並在硬件設施方面提前布局。我在這次兩會上也提交提案,建議國家適度放開網上數據流動的限制,支持香港推動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
在立法會層面,我積極呼籲特區政府改變觀念,由推動“智慧城市”升級到發展“數字經濟”,在現階段就要有具體的措施,進一步落實政府部門在各個施政環節的智能化,帶動本地企業和社會對數字經濟的需求。另外,最急迫的事情,是基礎建設和應用場景方面,特區政府有責任、也有空間可以牽頭做得更多,為新技術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帶來本地企業所欠缺的技術需求;以及提前做好5G基站建設布局,為將來萬物互聯等科技應用做好準備。
香港要大幅推進5G建設
5G建設是重要的數字基建,香港目前雖然號稱5G網絡已覆蓋九成地點,但不少用家反映,網絡並不穩定,有時會由5G網絡降為4G。而且據國際網速測試公司Opensignal的全球比較研究顯示,截至2021年11月,香港在5G網速上不入前15位,在5G體驗上亦不入前十大。可見,香港在發展5G網絡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據部分電訊商反映,他們在鋪設5G網絡時遇到不少障礙,包括資金成本高昂,以及由於法例所限,以至進入私人場地舖設網絡時阻礙重重。為加快構建智慧城市,特區政府應改變政策,將基站網絡建設視為政府需負責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大幅增加投資,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
例如:設立配對基金或中長期低息貸款,支持有關企業加快建設5G基站網絡等數字經濟所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並為企業建設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提供政策便利,協助企業掃除興建新型基礎設施所面臨的障礙。
此外,我通過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調研,在這次兩會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國家支持發展將風能和太陽能轉化為綠色甲醇液體儲存的技術,建設以綠色甲醇為原料的能源系統,以替代煤炭和石油作為主要能源,該提案希望能為解決內地的交通、電力和供暖供冷及石油短缺問題,並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