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潤波
花容婥藥的芍藥
唐代劉禹錫《賞牡丹》一詩:「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他形容芍藥妖嬈無格,蓮花則文靜少情,牡丹卻於濃艷與清麗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國色天香。周敦頤《愛蓮說》:「自李唐來,世人獨愛牡丹,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喜蓮花,劉禹錫愛牡丹,各花入各眼,各有所好,唯兩人卻不約而同認為芍藥「份外妖嬈」。李時珍喻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所謂芍藥,猶婥藥也。婥藥,是指貌美,由於芍藥花容婥藥,因以名之。風姿綽約這句成語,會否因此而來?
白芍養血柔肝
芍藥、牡丹、蓮花,對尋常百姓而言,是觀賞植物,平素就在我們身邊,但大多數人都不知它們有如此高的藥用價值,俗語有云:「這麼近,那麼遠。」但對中醫而言,這些都並非是尋常藥物,而是救人良藥。芍藥入藥,已有超過二千年歷史,處方名為白芍,或是赤芍,漢代之前,沒有白芍、赤芍之區分,後來認識到兩者功用不同,才行區分。
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春、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及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煮至無硬心,撈起曬乾,切薄片。味苦、酸、甘,性微寒。歸肝、脾兩經。以浙江出產的白芍,品質最佳,有些老前輩,處方書「杭白芍」,以示上品。白芍能養血柔肝,古人將肝比喻為將軍,將軍多脾氣暴戾,受軟不受硬,不能逆其意,否則勃然大怒,治肝要用養血柔肝藥,白芍是常用藥物。
白芍,有時担當「阿二」角色,意思多作為臣藥,去輔助君藥完成任務。譬如說白芍其中一個功效是養血,養血其實就是補血的意思。在補血名方「四物湯」中,它就是輔助當歸、熟地,去完成補血的任務。白芍間或擔任「大配角」,但亦有「担大旗」的時候,如小腿容易抽筋的朋友,可考慮芍藥甘草豬腳筋湯,作為食療。
食療方一:芍藥甘草豬腳筋湯
材料:白芍八錢,甘草五錢,豬展連筋一個。
白芍是舒緩平滑肌痙攣的良好藥物,甘草可緩急止痛,兩種藥物合用,名叫芍藥甘草湯,漢代醫學名著《傷寒論》中就記載著:「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意思是說,芍藥甘草湯,能令痙攣的肌肉,得到鬆弛,所以腳能得到舒展。除此之外,芍藥甘草湯亦能舒緩腸胃的肌肉痙攣,解除腸胃抽搐所引發的疼痛,此時可用豬肚替換豬展,效果相當不錯。炎症會出現疼痛,芍藥又是一隻緩解腹部疼痛的常用中藥,例如小建中湯,用桂枝湯倍加芍藥,是借助芍藥緩解肌肉痙攣所導致腹部的疼痛。
盤腔炎,是指子宮、輸卵管、卵巢、盤腔結締組織、盤腔腹膜的炎症,屬於中醫學「少腹痛」「熱入血室」「帶下」「不孕」「癓瘕」等範疇。足厥陰肝經,路經少腹,傍涉盤腔。臨床多表現為下腹隱隱作痛,有脹墜感、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有時可有低熱,常在勞累時、性交後、排便時及月經前後加劇;可伴有月經失調、白帶增多、痛經、婚久不孕等。本病纏綿難癒,反覆發作,令婦女非常困擾,甚至萌輕生之念。
治療盤腔炎,我喜用《四逆散》,由柴胡、枳實、白芍、甘草四味藥組成。柴胡是疏肝理氣的常客,盤腔乃肝所管轄之地,地方有事,自然問責當地負責人。枳實是理氣藥,負責將人體的氣機理順,如紅磡隧道內有汽車拋錨,必須派拖車將其拖走,然後交通才恢復暢通。白芍負責將盤腔的肌肉放鬆,舒緩痛楚。如瘀血積聚明顯,增加赤芍,加强活血化瘀之力。甘草調和諸藥。
食療方二:柴枳芍草湯
材料:柴胡四錢、枳實三錢、白芍三錢、赤芍三錢、甘草二錢
製法:上藥五碗水煎至一碗
適用:慢性盤腔炎
白芍的另一姊妹就是赤芍,赤芍和白芍均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根莖,雖不是「同根生」,卻是同科的一對「孖生姊妹」,效用各殊。赤芍屬清熱涼血類藥物,白芍屬補血斂陰類藥物。
赤芍味苦,性微寒,與白芍相比,只歸肝經。白芍補而無瀉,赤芍瀉而不補,同一基原的兩種植物,功效截然相反。臨床用治溫熱病有一良方名「犀角地黃湯」,處理病人高燒而陷神志昏迷,內裏就有赤芍、牡丹皮、犀牛角及生地黃,這條方劑給我的啟示,就是治理高燒疾病,必須配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藥物,好像煮芝麻糊時過於猛火,煮焦後形成硬塊,套諸人體,就是瘀血,必須涼血化瘀,盤腔炎形成硬腫,配之為宜。
白芍補而收澀,赤芍瀉而偏散。臨床用葯,需要益陰養血、滋潤肝脾,我們會選用白芍;若要行滯、清熱涼血,改用赤芍。前者是補血藥,後者是清熱涼血藥,但亦同能緩解疼痛。如想增强止痛療效,用醋炙之。誰喜人間芍藥花?願各位女士解除疼痛後,風姿更顯綽約,份外妖嬈!
作者簡介:黃潤波,醫學博士,註冊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副教授、香港中醫藥科技學院名譽教授、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藥學部客座講師、國際藥膳食療學會副院長。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2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