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賴小平、侯少貞
中醫藥抗疫有數千年歷史
在中醫學上,「疫」是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素問•刺法論》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這是中醫最早的傳染病學說,與西方醫學的傳染病學說認知是吻合的。中醫藥經歷了幾千年的臨床實戰,已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
建國初期,流行性乙型腦炎在中國北方流行和肆虐,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以蒲輔周先生為代表的名老中醫採用中醫經方進行及時治療,很快控制住疾病的傳播和危害。上世紀60年代,全球瘧疾肆虐時,中國啟動對抗瘧疾中藥的研製,屠呦呦教授等團隊臨危受命開展科技協作攻關,從中國《肘後備急方》中得到靈感並發現中藥青蒿中治療瘧疾有效單體成分青蒿素。青蒿素成功開發,不僅保障了中國人民健康,而且為人類健康做出巨大貢獻,拯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2003年,中國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收治SARS感染者,以鄧鐵濤為首的中醫專家用中醫藥治療,獲得「零感染、零死亡、零轉院和零後遺症」的臨床治療效果,引起醫藥界和社會的高度重視。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全球,我國也有零星的爆發,中醫藥在防治甲流方面的優勢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2020年初,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爆發,中醫藥全面進入防控的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臨床療效觀察顯示:治療總有效率在90%以上,能夠有效緩解症狀,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有效促進恢復期人群身體康復。
流感是外因、內因及助因共同造成的
中醫認為,流感多由氣候突變、寒溫失常、非時之氣夾時行病毒從口鼻皮毛入侵人體,初起邪遏衛氣,正邪相爭,使肺氣不能宣通,衛外功能減退,而產生一系列鼻道、肺系及衛表的症狀,症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外感表證。一般病程較短,對於體質較強者,初起肺衛階段即可痊癒,不再傳變。
時邪疫毒是外因
時邪與疫毒是指四時不正之氣和疫癘毒邪,二者密切相關。《內經》把外感病的病因歸結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百病皆生於六氣」,六氣為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太過與不及均可導致外感病發生。
正氣不足是內因
人體正氣的虛實在發病上起重要作用,吳有性說:「昔有三人,冒霧早行,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因此,體質壯實,臟腑功能活動旺盛,精、氣、血、津液充足,正氣充盛者,抗病力強,邪氣難於入侵。即使受邪,病邪易被祛除,也難於發展。
社會因素是助因
古代疫病的流行往往和朝代變遷、戰爭頻繁、兵戈殄戳、人煙繁勝等因素密切相關。現代流感的傳播速度,受環境污染、人畜混居、人口密集高、衛生行政部門的疫情應急能力等的影響較大。
中醫藥治療流感的主要配方特點
衛氣雙解,表裡兼顧:不可拘泥於先表後裡,否則易貽誤病機。在解表的基礎上兼清氣涼營,可明顯提高退熱效果,又可防病邪內傳,減少併發症,縮短病程。治療時應因勢利導,給邪以出路。
辛涼和辛溫並用:在解表法的應用中,有報道認為辛涼和辛溫並用效果勝過單用辛涼解表。治療時應把握不論邪在衛氣營血各個階段,貫穿透邪外達的原則。不可一見火熱之證動輒下苦寒降滯之品,否則藥過病所,冰伏氣機,反致邪不外透而內熾,變證蜂起,拖延病程。
扶正固本的應用:中醫對流感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近年來逐漸使用黨參、黃芪等以扶助正氣,尤其是針對年老體虛、兒童以及素體氣虛者,可幫助增強其抗病邪能力。
中醫疫病理論對新冠的認識與防治
新冠肺炎爆發集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流行性、傳染性,符合中醫「疫病」的特點。新冠肺炎臨床上以發熱、乏力和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伴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
中醫認為新冠的基本病因病機為:疫癘之氣,從口鼻而入,侵襲肺衛,肺失宣肅,故而發熱、咳嗽;客於膜原,滯於胃腸,困阻脾陽,則運化失司,氣機鬱滯,故見腹脹、納差、嘔吐、大便溏爛,甚者腹瀉;疫毒留滯體內,化熱壅肺犯胃,阻滯氣機,易導致肺氣鬱閉,見喘促不能平息,納呆、惡心、嘔吐;甚則逆傳心包,見神識昏蒙或神昏譫語;若疫毒稽留不去,邪勝正衰,暴傷正氣,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等陰陽離決之危象;若及時治療得當,濕、熱、毒、瘀得除,然肺脾已虛或氣陰已傷,可見低熱、少氣懶言、疲乏、口乾、納差、大便溏爛等。因此,年老、正虛體弱或素體肺胃伏熱者,易疫毒內陷,傳變迅速,出現危候。
除了常規的對症治療,中醫在幫助新冠患者減輕疾病痛苦、緩解症狀、增強體質方面發揮著獨到的作用。國內治療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劑「清肺排毒湯」,由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四個方劑共21味藥裁化而成。該方不以藥而以方為單位,方與方協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藥量的情況下產生幾倍量的效果,寒濕熱毒排出速度更快,是中醫臨床治療新冠肺炎的代表性通用方之一。
中醫防治疫病注重調護正氣和治「未病」
中醫疫病的辨證要點可歸納為:寒疫按六經辨證,溫熱類疫按衛氣營血辨證,濕熱類疫按三焦辨證,雜疫按臟腑辨證。
接種疫苗來預防病毒性傳感染病的方法常滯後於病毒變異的速度。中醫更注重調護正氣和治「未病」策略對疫病具有防治優勢,強調必須把「治未病」放在首位。採取各樣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傳變,其核心思想和策略可分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3個方面。
未病先防
疫病發展迅速、症狀重、流行快,對病人要盡早診斷和及時治療,密切觀察,以防病情傳變。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積極措施,如果疫病已經發生則要做到既病防變。《漢書》所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說明在西漢時期就採取隔離制度以防治疫病。隔離檢疫醫事制度的實施對預防疫病起到重要的作用。對與疫病患者密切接觸者,也有隔離與防護措施的記載,如《晉書》記載:「永和末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疾,百日不得入宮」;又如醫生以及不得不與病人接觸者,也應採取適當的措施,「宜遠座不宜近對,即診病看喉,亦不宜與病者正對,宜存氣少言,夜勿宿於病者之家。」加強環境、飲食和個人衛生對於預防疫病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些預防經驗至今都十分重要。
保養正氣方面,中醫多強調怡七情、調飲食、適勞逸、導引與針灸強身扶正,使機體正氣強盛,氣血調暢,以抵禦疫病的傳染。
既病防變
中醫根據風寒、風熱、濕熱、暑濕、秋燥等不同病因,以及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等不同部位和邪氣在表證期、半表半裡期、裡證期等不同階段,明確辨證,依法處方,標本兼治,在緩解症狀、減輕患者痛苦以及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古代醫家所倡導的傷寒六經辨證及溫病學說,仍然被奉為外感熱病辨證論治的規範。如流感為時疫病毒犯衛犯氣,肺胃併犯,故在病理上既有表陽被鬱,又有毒熱內熾,火熱自內出,經氣先虛,雖汗多不解,所以治法上既不能單純解表,也不能單純清裡,初應以表裡通解為法。邪氣內陷者,應以清熱解毒為主。營衛得清,邪不傳中,是為善法。
由於疫病起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首先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次應注意飲食起居的調護,防止兼夾證,以免加重病情;其三,在治療上,應積極運用有效的治療方法以防傳變,如《溫疫論》治療上強調「注意逐邪,勿拘結糞」,善用下法。
病後防復
首先應防「自復」,如《溫疫論》所云:「若無故自復者,以伏邪未盡」。其次應當注意生活飲食起居的調理,預防「食復」、「勞復」等,如《溫疫論》認為:「若因飲食所傷者,或吞酸作噯,或心腹滿悶而加熱,此名食復。」又如《溫疫萃言》所說:「病新瘥後,精髓枯燥,切不可為房事,犯房事,勞復必死。」
作者簡介:
賴小平: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廣東「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務院學位辦第五屆及第六屆中醫藥學科評議組成員。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2年春季刊)